语录网句子大全 儿童句子的产生过程,儿童的语言是如何产生的?

儿童句子的产生过程,儿童的语言是如何产生的?

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语言的理解,二是主动说出的语言。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语言,然后才会说话。但是,孩子并不是生下来语言就能自然而然地发展的,从小和狼一起长大的狼孩子,七岁时也只会嚎叫,而且语言很难再发展;从小生长在无人关注的环境中的孩子,语言能力也很贫乏。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7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如没有及时的刺激和训练,容易产生语言障碍,影响将来的心理发展。

主要以听学周围的人为主。

听到父母或者照看他的人会说这门语言,获取那个照看他的人的理解然后在小孩的大脑中发生阻碍他开口的科学 ,这个时候孩子就不能开口说话了(也就是说听到父母的话就不能开口了)。

然后经历一个语言的形成期逐渐的由不能开口变为开口说话 ,这个逐渐的过程通常要持续五年的时间五年后获取了成人的语言能力从而形成了母语。

1、孩子在3个月左右,会发出一些呢喃声音。

2、在7.8月左右,孩子可以开口说些叠词,如“爸爸”“妈妈”,开始模仿大人说话。

3、孩子在1岁至一岁半时,可以说一些单词句。

4、孩子在1岁半至2岁时,可以说一些日常的简单句,处在语言爆发期。

5、孩子一般到了3岁之后,可以完成日常的一些对话,还能掌握地方方言,语言表达成熟。

1岁至2、3岁,儿童的语言开始产生,这一阶段被称为语言发生阶段。

1岁至2岁,儿童说出的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的句子包括单词句和双词句。

在人类的所有能力中,语言的发展令人惊奇。即使有关语言发展的起源和重要性的看法不同,但所有的学者都认为,语言的获得有两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1~1.5岁)这个时期孩子对成人语言的理解发展比较快,但本身主动说话的能力发展得较慢。第二阶段(1.5~3岁)孩子主动的语言发展迅速,句子的结构也更加复杂。

幼儿园烟雨的发展,幼儿园小孩说话不清楚,逐渐变成清楚一点,在老师的带动下,才能说出标准语言,因为老师在课堂忘和学长都是说标准话,所以幼儿园的孩子说人话学的很快,也非常标准,所以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的带动下,逐渐锁上了标准语言

1、言语的概述

言语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和自已运用语言的过程。人们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儿童言语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能够越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言语活动依靠语言作为工具进行,儿童掌握语言的水平影响言语活动水平;语言是在人们的言语交流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某种语言如果不再被人的言语活动所使用,就会消失;如果儿童无言语活动机会,也就不能掌握语言。

2、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

(一)前言语阶段(出生后第一年)

1、言语发生的准备

(1)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

(2)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语词的理解。

2、前言语阶段的三个小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这一阶段的发音是一种本能行为,没有任何符号意义,天生聋哑的儿童也能发出这些声音。

(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这一阶段,婴儿明显变得活跃起来,发音也增多了。

(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这一阶段,儿童所发的音明显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开始多样化。

(二)言语发生阶段(1-3岁)

1、言语发生的标志;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具体标志:

(1)用最不严格的标准衡量,初步理解词的意义;

(2)持续地、自发地使用一些词,且这些词必须是成人语言中的词而非自造的;

(3)词带有概括的意义,而不是只代表某一事物;

(4)掌握10个词左右。

2、言语发生阶段的两个小阶段:

(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这一阶段,儿童理解的语言大量增加。但是,说出的词语很少,甚至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期。

(2)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3岁):儿童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语词大量增加,语句的掌握也迅速发展。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至6、7岁)

儿童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迅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3、幼儿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1、逐渐掌握了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1~1.5岁的儿童开始发出第一个类似成人说话时用词的音,4岁的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到6岁时,儿童已经能够辨别绝大部分母语中的发音,也基本上能发准母语的绝大部分语音。

2、韵母的正确率高于声母。

3、语音的发展受生理因素和语言环境的影响。幼儿发音的正确率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地区儿童发音正确率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的儿童,城乡发音正确率也有很大的差异。

4、语音意识的发生。幼儿语音意识形成主要表现在能够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能意识到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

(二)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的增加。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1岁左右,儿童才开始说出词,到入学前,儿童已能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据研究发现,3-4岁幼儿的词汇量约为1200个,一般研究表明,到幼儿末期,已掌握3000-4000个词,约为幼儿初期的三倍多。

2、词类范围的扩大。首先,词的类型逐渐增加。幼儿掌握词的类别顺序是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等。掌握实词的顺序是先掌撵名词,其次掌握动词和形容词,再次掌握数量词和其他实词。

虚词包括介词、连同、助词叹词等幼儿掌握虚词的时间很晚,而且占词汇量的比例很小。

3、词义的理解逐渐确切和深化。儿童最初时,对词的理解不够确切,表现在对词义理解的扩张和缩小两个方面,随着词汇数量的增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幼儿对词义的理解逐渐确切和深化。

(三)语法的发展

1、从混沌体到逐步分化。在儿童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最初的语句是笼统的、混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分化。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3、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

4、句子由短到长。

(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自言语,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五)出现介乎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的过渡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

内部语言是语言的高级形式,比外部语言更概括,幼儿中期内部语言才开始产生,在内部言语发展的过程中,其过渡形式是出声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游戏言语和问题言语。

4、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儿童掌握书面言语一般要经过识字、阅读和写作三个阶段。

幼儿期处在书面言语的准备阶段,即早期阅读或前阅读阶段。

早期阅读是指婴幼儿凭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读物的活动。

幼儿的早期阅读与成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有区别的。

从阅读材料来看,幼儿的读物不是文字材料而是图画材料;从阅读方式来看,幼儿可以是自主阅读,也可以是借助成人的帮助来阅读。

5、幼儿的言语与幼儿的活动

(一)活动中儿童言语的特点

自我中心言语:表现为幼儿讲话时不考虑自己在和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或是自言自语,或是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

(1)偏重于外部条件的解释:认为儿童的语言获得主要还是由后天的环境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主要有“模仿说”和“强化说”。

(2)偏重于内部条件的解释:强调儿童的语言获得主要是由先天的生理条件和大脑的遗传机制决定的。主要有“天赋说”和“认知说”。

其一,社会模仿学习。大致有4种基本形式:

(1)即时的、完全的模仿或临摹。

如一个孩子说:“我妈妈出差了”,另一个孩子也说“我妈妈也出差了”。

(2)即时的不完全模仿。

如老师让孩子说“我要高高兴兴过六一儿童节”,儿童模仿成“我高高兴兴过儿童节”。

(3)延缓模仿,听到范句后不立刻模仿,隔一段时间后,在一定的场合中把范句或与范句接近的话复述出来。

如在班车上看到有的聋儿哭了,另一聋儿说“小朋友哭,不好”。

(4)选择性模仿或创造性模仿,即按照范句的句法结构,在新的情境中表述新的内容,这类模仿不是重复别人的原话,带有自己的创造性。

比如聋儿在外出的路上看到“塞车”的情景,就说“车排队”。

总的说来,模仿的发生往往受到儿童的言语技能的限制,对于超过他们技能的范型,或者表现为不能模仿,或者表现为不完全模仿。

事实上,儿童模仿语言的时间很长,除睡眠之外,几乎都有语言伴随着儿童生活的展开,只要儿童有兴趣和需要,模仿学习可随时随地发生。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应经常采用示范、模仿和强化的策略,引发聋儿的创造性模仿学习。

其二,在加工信息中学习语义。

成人每天都要用语言向孩子传递各种信息,儿童通过加工有关的词语和语句,获得很多的知识,而形成有关概念,也理解和储存了一大批词汇。

例如我们有计划地向聋儿传递“猫”、“羊”、“狗”、“兔”的有关信息,聋儿在加工信息过程中有理解、有顿悟,就会有“动物”类的词汇的储存。

其三,在建构话语时学习。

儿童在每日的生活和做游戏、认知、交往活动中,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动觉信息以及个人的感受、愿望或需求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和要求做出言语应答,语言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织不断发生,语义、句法、语用和主体认知水平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同化”和“顺应”,这就构成了语言学习的内部动力或策略,促使儿童不断地进行尝试、调整。

这里有“创造”,也有“错误”,但都会引发周围人的积极反馈。

因此,成人积极参与儿童的语言学习中,将有助于聋儿更加敏感、主动地吸收加工和输出语言信息,以致语言最终的习得。

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和原因 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和原因:

1、语言前阶段:

① 非自控阶段(0~6)月

② 咿呀学语阶段(6~12)月

儿童语言获得过程

2、真正语言阶段:

① 单词阶段(1)岁

② 双词阶段(2~3)岁(双语句不但表达出的语义关系更加复杂,更是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

③ 简单句阶段(2~2.5)岁(多个实词连接的简单句,也称作“电报句语言)④ 复杂句阶段 “成人句语言”(开始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

2.儿童语言获得的原因和条件:

3.儿童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有那些:

儿童听得能力往往都要早于说的能力,或者说理解句子的能力往往要早于构造句子的能力。

另外还有的更细的划分,即除了区分听和说,还区别语音、语义和语法的不同发展过程,从这方面说,儿童语音能力的发展最早于语义和语法能力的发展,但语法能力的发展则肯定是观察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最主要的线索。

4. “获得”、“学习”与“语言学”的关系:

(1)“语言获得”并没有太多“教”和“学”的问题,因此,跟狭义的语言教学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直接,这其中也就不需要太多通常说的语言学知识。

(2) “语言学习”则主要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问题,这也就是狭义的语言教学。

(3)儿童掌握母语的“获得”过程中也不能说就没人教或不去学,特别是当孩子上了幼儿园和小学以后,“学习”这种外在和显性形式也就对提高语言能 力有重要作用了;

(4)成人学习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也不能说就没有环境的影响和语感习惯的作用,特别是在学了若干年之后,“获得”这种内在和隐性形式可能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5)可以这样看,即儿童掌握母语的前期主要靠“获得”,后期就也需要靠“学习”;成人学习外语的前期主要靠“学习”,后期也需要某种程度的“获得”

儿童言语发展有显著的阶段性,可分为:言语准备阶段(0~1岁)、言语形成阶段(1~3岁)、言语发展阶段(3~7岁)。

【言语准备阶段】

儿童在能清晰的说出词汇前,需要有一系列的前言语动作为基础:

1、1-3月龄:简单发音阶段。出生后以哭声表达感情。哭声停止时,能发出ei、ou的声音。之一是时期发音是一种本能行为,听障儿童也能发出同样的声音。

2、4-8月龄:连续音节阶段。会自动发音,连续重复同一音节。比如:ba-ba-ba,da-da-da。其中有的音节与单词的发音有相似,但并不具备符号意义。

3、9-12月龄:说话萌芽阶段。不知重复同一音节,而且明显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考试多样化,像是在说话,但实际上没有意义,只是为说话做发音准备。

【言语形成阶段】

儿童开始大量的理解语言,并且开始主动说出有一定意义的词,随着词汇量的不断增加,开始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机能。

1-1.5岁:单词句阶段。在听懂的基础上,1岁后,儿童开始说出第一个词,并逐渐增加。此时,儿童用词有单音重叠,一词多义,以词代句的特点。

1、5-2岁:双词语阶段。开始说出双词或三词组合的句子。如:妈妈抱抱。句子有简单、不完整、词序颠倒等特点。

2-3岁:完整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时期。此时儿童可以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子更准确的表达思想,还开始使用简单的复合句。

【语言发展阶段】

儿童开始掌握语音,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又迅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儿童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儿童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是指在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音准差、不会掌握语言表情技巧、口吃等问题,父母及老师应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措施。

1、音准差:

音准差是指不能准确发出某个单音节的读音。3~4岁的儿童,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语音听觉系统及大脑机能的发展,发音能力迅速地加强,4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这时由于自身发音系统的异常或方言的影响,就会出现音准差的问题。

帮助儿童发音准确,家长和老师应该充分发挥成人语言的榜样作用,尽量做到发音正确,吐字清晰,语言规范。对于儿童语音中的错误和缺点,不要加以讪笑,不要故意重复他的错误和缺点,而要加以正确的示范。除了直接发音给他听之外,还可以解释我们是怎么做才发出这些音的原理让他明白。发音的时候故意夸张一点

人本身对交流非常渴望,在婴幼儿身上这就能够直观地展现了。婴幼儿虽然不大会说话,但是他会尝试用各种方式来同妈妈交流。

家长则可以根据幼儿各阶段的语言发育特点,来帮助他们进行语言开发。

1、0-2个月

发展特点

1、易敏感。在意身边的各种声音,会长时间注视着说话的人。

2、爱交流。出生半个月左右,就向往和妈妈对话,开始会发出哼哼声,还会使用不同的哭声来告诉妈妈不同的需求。

3、辨别与回应。到了2月大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并发出声音进行回应。

培养方法

1、多交流。和宝宝说话时表情可以略带夸张,鼓励他发声。

2、多体会。宝宝的语言或许很难懂,但母子连心,静下心来慢慢体会,记住任何一种声音都要给予回应。

3、目光交流。在这一时期语言交流还比较困难,坚持目光交流,经常面对宝宝,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2、2-6个月

1、元音和辅音。你会发现宝宝在会笑之后,会不时发出a、o、e的声音。不开心时,会发现出n、m、p的声音,开心时还会夹杂着k的声音,还会依依呀呀地和妈妈“谈心”了。

2、愈发敏感。有人喊他的名字时,会立即转过头来找。看到熟悉的家人,书籍,玩具会发出欢快的声音。

3、多元化的声音。四个月大时,孩子会开心地尖叫甚至发出吐泡泡的声音。六个月大时,会朦朦胧胧地发出ma,da的声音。

1、锻炼舌头。可引导幼儿经常吮吸或舔乳头。

2、听音乐。播放很有节奏的儿童音乐,也可经常朗诵儿歌。

3、笑脸迎宝。经常在宝宝面前笑,通过滑稽的表演让他试着模仿。

3、7-12个月

1、发音清晰。可以很清晰地发出ba,ma,da的声音,8个月时就可以蹦出连着的baba和mama了。

2、爱模仿。10个月时,开始模仿旁人的说话声音而且越来越像。到了1岁左右,还会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3、会理解。理解能力越来越强,赞同会点头,反对会摇头,并理解大人的指示,如挥手拜拜,拍手等。

1、做个优秀的老师。宝宝会模仿你的声音来学说话,因此同他说话时要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来,最好结合些动作来表达。

2、一同依依呀呀。使用宝宝的语言,他会看到你开心的样子更加努力地说。

3、跟着他说。这个阶段的宝宝会蹦字,不妨随着他一起说,并给他以拥抱鼓励,让他不停地练习说话。

4、理解。即使宝宝会说某个字或词也未必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家长要通过动作或者实物让他明白。

4、1-2岁

12-18个月的发展特点:

1、认知能力变强。幼儿逐渐认识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苹果,水杯,帽子等。

2、说奇怪的语言。开始创造新型语言,外人一般都不大懂,还会一直重复大人的口头禅。

3、会说10个词左右。其中包括吃、抱、抓等动词还有熟悉的物品,人名。

1、正确的表达。这时期宝宝的表达能力不及理解能力,当他想吃糖时,或许只会说“妈妈”,这时你需要说“妈妈马上给你一颗糖”,再重复“糖”字,以后他就会说:“妈妈,糖”。

2、读书。给宝宝读书,并着重人名和物名,重复他熟悉的物品名字,并引导宝宝来跟着读。

3、听声音。让宝宝听各种声音,如下雨声,打雷声,翻书声,并帮助他辨别。

4、联系生活。从身边开始,让他辨别不同物体的颜色和类别,必要时可以教会宝宝数数。

18-24个月的发展特点:

1、会说短句。能力稍强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说出4、5个字连成的句子了,掌握30个单词不成问题。

2、学会交流。开始学会真正的沟通,会礼貌地等待别人说完后,再说出自己的意愿,并在不同的场景下说出不同的词,能够回答大人简单的问题。

3、喜爱重复。热衷于重复听自己中意的歌,重复看自己中意的书及动画片。

1、多用形容词、副词、介词。这时的宝宝可熟练使用名词和代词,那么妈妈就要多在说话中加入形容词、副词、介词,并努力用肢体语言让他明白其中的含义。

2、切勿比较。不同的孩子语言能力都有所不同,不可盲目催促或者比较,这会破坏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

孩子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和特征,具体如下:

1、单词句阶段(1-24个月),这一阶段,婴儿通常使用能够单独表达一个整思的“表句词”来表达他们的意思,也叫“表句词”阶段。例如,当儿童说“牛奶的时候,可能意味着“这里有牛奶”或着“给我一杯牛奶”。

2、双词句阶段(18-30个月),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将两三个词汇组合起来使用。虽然能够表达意思,但是,去掉了很多表示功能的句法成分

3、句法爆发期(24-36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能够将单词组成有意义的、类似于句子一样的单元,他们能够使用形客词等,控制语调及词形变化的规则。对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观察表明,尽管面临的语言内容不同,儿童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都经历了相似的发展阶段,并在相同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里程碑。

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第七阶段完整的语法阶段标志着儿童进入了真正的语言阶段。

第一阶段:无意识的交流阶段(出生—4个月)

父母对小儿的咕咕声或啼哭声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作解释,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之为解释性的交流。

小儿开始时也没有意识自己的发声或啼哭声能够影响父母的行为,但父母自小儿出生后第一天就把孩子当做交流的个体,对孩子的不同声音作出不同的照顾性应答,有的父母会用短的简单句对小儿说话,特别是母亲,有时以高的音调和夸张的声音逗引孩子,小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懂得了寻找交流对象,渐渐地产生父母与小儿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用哭声示意父母抱、饿了或尿湿了要父母关 照等。

于是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有意识的交流阶段(4-9个月)

4 个月的小儿能用眼睛盯着父母所指的事物,父母和小儿把眼光共同落在同一事物上,此时,最好父母口中念念有词,对孩子说物品的名称,大约6-8个月的时候, 父母可对着图片说出名称,而在9个月的时候,小儿可有交流性的眼光注视,即不但注视着事物,还会转向父母,注意父母的瓜,这一能力的出现意味着小儿与父母 有了有意识的信息传递,不仅如此,9个月的婴儿还可理解一些名词,如“钉”、“球”、“狗”等。

第三阶段:单词阶段(9-18个月)

约12个月的小儿会说出单词,单词的性质大多数为名词。

尽管小儿很早就能理解一些动词,但说动词要落后于说名词。

在这个阶段,小儿会在情境中使用会说的一 些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单词开始时发展得比较慢一些,但接着就会出现一个很快的两个字组成的词组。

一般来说,小儿至少能说50个单词,才会发展词组。

因 此父母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儿童的词汇量,大概在18个月左右,两个字的词组就会出现。

第四阶段:词组阶段(18-24个月)

这个时期的小儿会用单词和词组说自己的事情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而且有了最初的语句形式,父母们无需再把精力放在小儿词语的内容上,而是训练孩子使用句子 表达,其中包括了语法的万分,而且语言的训练应在小儿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鼓励他们与父母和老师泺。

在这个阶段开始时,父母为孩子提供词组示范,如说“坐凳 上”、“吻娃娃”。

对这种“电报式”的说话示范,语言专家各执己见, 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不过,有一条原则应当记住:语言不只是用简单的词的组合来表达意思,而是要用语法组成句子后才能说明意义。

因此,在对儿童语言的干预 中,父母要避免用语法不确切的话与孩子沟通。

第五阶段:早期造句阶段(24-36个月)

小儿说事物已不再局限在此时此景,还能说不在眼前的事情,能用简单的短句如名词加上动词。在说话中,小儿还能使用代词“我、你、他”,介词“上、下”,形容词“好、坏、多、少”上等等。至36个月左右,小儿基本上能用短句进行表达,并且开始步入完整的造句系统。

第六阶段:句子掌握阶段(3-5岁)

小儿可以使用简单句和较复杂的句子,掌握了大部分的语法结构形式,而且能够有一点点理解词语的抽象关系。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小儿这一阶段的词汇已接近成人, 说话俨然像个“小大人”。这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要注重完整的句子表达,为孩子起示范作用,同时要培养孩子听众指令做事,从而为入学做好语言的准备。

第七阶段:完整的语法阶段(5岁-成人)

从此,儿童逐渐建立了成样的语言能力,而这个过程中的儿童,也还是在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词汇,改善自己的表达及语言在环境中的使用,但不再增加新的语言形 式。

这个时期是个体交流能力明显增长的时期,有些专家认为,5岁是语言发育的一个分水岭,从这时开始至12岁,语言的发展将出现根本性改变,不仅是句子的 复杂化,而且句子的含义和语言的用途向高级发展,最为显著的一个变化是儿童用语言学习阅读和书写。

你提的问题是几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语言研究者的一个经典论题。当代语言学对此的基本解释是:第一语言习得(也就是母语的获得)和第二语言习得(也就是外语的学习)是差别极大的两个过程。第二语言习得可以借鉴第一语言习得的一些方面,但是不可能完全照搬。

1、从生理发育方面看,第一语言习得是与认知能力的获得同时发生的,小孩子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语言,大脑里从无到有地产生了很多东西,换句话说,这两个过程是和大脑发育融为一体的,这个经历在人的一生中无法再次复制。

根据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人脑一开始具有一种普遍的语言学习机制,有无数的简单参数需要设定(如修饰语是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还是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一旦设定,就会逐步定型。

可以相像,第二次修订肯定不会像第一次设定那样容易。

2、从生活需求方面看,第一语言是小孩子认识和交流的基本工具,没有可替代品,说白了,想要听懂就得听懂这种话,想要说出也得会说这种话,交流的需求使得孩子对掌握语言充满动力,而可以相像,在学习外语的时候,遇到绕不过的东西是可以利用母语的,因此不再有这种需求动力。

当然,这也不是说外语学习就完全不能应用母语学习的规律。近几十年来,从“直接法”到“浸入式教学”模式,人们不断尝试着把潜移默化的母语习得方式应用到外语学习当中去。不过由于我上面提到的这些根本差别,有一个结论始终是明确的:外语不可能像母语那样容易掌握。

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是从出生开始,儿童出生后,还不能用语言表达任何东西,但他(她)能够利用听力来感受到你所说的言语,所以在儿童出生后就可以在语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并加以练习,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当他们吐出真正话语时还不时加以鼓励

儿童语言发育的六个阶段

1、预备阶段(0-1岁)

这阶段是咿呀作语和初步理解的阶段,故又称“先声期”。到孩子8个月时发声练习达到高峰,并会改变音量和音调以模仿真正的语言。

2、语言发育第一阶段(1-1.5岁)

这时期的语言特色是说单字句,能用手势、表情辅助语言来表达需要;能以动物的声音来代替其名;会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如问:你几岁?他会鹦鹉式复述:几岁,如同回音般,故又称“回音语”(备注:“回音语”出现在这个阶段,并持续到2岁左右消失,为正常)。

3、语言发育第二阶段(1.5-2岁)

 又称“称呼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开始知道“物各有名”,喜欢问其名称,字句迅速增加。

4、语言发育第三阶段(2-2.5岁)

能说短句,会用代词你、我、他,开始接受“母语”所表现的独特语法习惯,如用感叹句来表示感情,用疑问句询问等。

5、语言发育第四阶段(2.5-3岁)

这个阶段会使用复杂句,喜欢提问,故又称“好问期”。

6、完备阶段(3-6岁)

说话流利,会用一切词类,并能从成人的言谈中发现语法关系,修正自己错误的暂时性的语法,逐渐形成真正的语言。

幼儿最先发现的句子形式什么?(一)句型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发展儿童最初的句子结构是不完整的。

儿童的不完整句大多发生在2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和双词句。

大约2岁以后,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

完整旬的数量和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到6岁左右,儿童98%以上使用完整句。

完整句又可以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陈述句和非陈述句、无修饰句和修饰句。

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简单句是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

从2岁以后,简单句逐渐增加。

我国近年来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学前儿童主要使用简单句。

发展的趋势是,简单句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复合句逐渐发展,但总的来说,学前儿童使用简单句的比例较大。

学前儿童使用简单句的主要类型有:主谓结构句,如“宝宝睡觉”。

谓宾结构句,如“坐车车”,“找妈妈”。

主谓宾结构句,如“宝宝坐车”。

主谓双宾结构句,如“阿姨给宝宝糖”。

儿童复合句的主要特点首先是数量较少,比例不大。

学前初期,复合句的比例相当小,虽然复合句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到学前晚期,仍然在50%以下。

其次是结构松散,缺乏连词,只是简单句意义上的结合,如“妈妈上班,我上幼儿园”。

第三,联合复句出现较早,偏正复句出现较晚。

复合句包括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学前儿童比较容易掌握联合复句。

学前儿童的联合复句中主要是并列复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偏正复句反映比较复杂的逻辑关系,学前儿童较难掌握。

学前儿童常用的偏正复句主要有条件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转折复句主要出现在4岁以后)。

2.从陈述旬到非陈述句儿童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

在整个学前期,简单的陈述句仍然是基本的句型,学前儿童常用的非陈述句有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儿童最初说的句子是没有修饰语的。

如“宝宝画画”、“汽车走了”。

2—3岁儿童的语言有时出现一些修饰语的形式,如“大灰狼”、“小白兔”,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把修饰词和被修饰词作为一个词组来使用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大灰狼”就是“狼”,不论那是大狼还是小狼。

朱曼殊等的研究发现,2岁半儿童已经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语,如“两个娃娃搭积木”。

3岁儿童已开始出现复杂修饰语,如“我玩的积木”。

2岁儿童运用修饰语的仅占20%。

3岁到3岁半是复杂修饰语句的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到4岁,有修饰的语句开始占优势。

(二)语句结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1.句子结构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1)表达内容的分化学前儿童早期,语句表达情感的、意动的(语言和动作结合表示意愿)和指物的(叫出物体名称)三个方面的功能紧密结合而不分化,表现为同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语义。

2岁和2岁半的儿童经常是边做动作边说话,用动作补充语言所没有完全表达的意思,以后逐渐分化。

(2)词性的分化学前儿童早期的语词不分词性,表现为将名词与动词混用,例如“嘀嘀叭叭呜”既可当名词表示“汽车”,又可当动词表示“开车”。

以后才逐渐分化出名词和动词等词性。

(3)结构层次的分化学前儿童最初使用主谓不分的单词句、双词句,以后才发展到出现结构层次分明的句子。

这主要是由于其认知水平低下,因为学前儿童早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混沌不分化的,不能细致地分析事物的特征和细节,所以不能掌握相应的描述事物特征和细节的话语,从而犯语法错误。

随着年龄的增长,句子表达的内容、词性和结构层次才逐渐分化。

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最初的单双词句只是一个简单的词链,不是体现语法规则的结构。

学前儿童最初的句子不仅简单,而且常常不完整,漏缺句子成分或句子成分排列不当。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句子日趋完整和严谨。

3.句子结构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学前儿童最初的语句结构不能分出核心部分和附加部分,只能说出形式上千篇一律的、由几个词组成的压缩句。

稍后能加上简单修饰语,再后来加上复杂修饰语,最后达到简单修饰语和复杂修饰语的灵活运用和语句中各种成分的多种组合。

学前儿童句法结构的发展在4岁—4岁半之间较为明显,5岁学前儿童语句结构逐渐完善,6岁时水平显著提高。

(三)句子的含词量不断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的趋势。

也就是说,句子的含词量逐渐增加。

研究表明,3—4岁学前儿童以含4—6个词的句子占多数,4—5岁学前儿童以含7—10个词的句子占多数,5一6岁的学前儿童多数句子含有7—10个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11一16个词的句子,但3个词以下和16个词以上的句子在学前儿童期较少出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n20220918022810aca2sg-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