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知青捉鱼回忆,知青水塘抓鱼趣话(之一)

知青捉鱼回忆,知青水塘抓鱼趣话(之一)

知青水塘抓魚趣话

我们上山下乡的地方地处苏北废黄河入海口三角州平原,由于地势低洼、水网密布、大大小小的沟渠纵横交错,长满芦苇水草的水塘星罗棋布,是鱼虾繁衍生长的天堂,也是麋鹿、丹顶鹤的栖息地。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知青的业余生活也非常枯燥。我们这些来自江南大城市的知青为了改善生活和消遣,在艰苦的劳动之余,也常常会想出各种办法去抓鱼、捕鱼。

在1975年以前由于没有渔具,因此,抓鱼、捕鱼的方法非常原始,对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说可能是闻所未闻,不可思议的。

仅仅是利用现有的农具、甚至是徒手,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现在粗略介绍,与读者共飨:

一、浑水摸鱼

苏北沿海植被茂盛、温暖潮湿,因此夏天蚊子特别多。

一到天黑,天气闷热,汗流浃背。

忙碌了一天的我们好不容易想休息一下,赶紧躲进知青点宿舍内的蚊帐里,那个年代没有电风扇,更加不可能有空调。

实在是闷热难耐,无法入睡。

想在门外乘个凉,蚊子又成群结队地向你侵袭,如果你大口呼吸,蚊子甚至会钻进你的鼻孔和口腔。

于是,知青们三五成群,手提蒲扇,结伴到小河边散步纳凉。

在一个星光满天的夜晚,当我们跨过小河边通往水稻田的排水渠的缺口时,隐隐约约听见一阵水响,有一群鱼从小河里跃上了排水渠。排水渠不大,水也只有一尺来深,长满了茂密的水草。

知青伙伴们听说有鱼,立刻来劲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跳进排水渠抓鱼。

由我和另外一个知青两个人负责在下游把守缺口。

我们就地取材用树枝和水草编织了一个简陋的拦阻设施,挡住缺口,即拦阻了鱼群的退路,又能够保持水流畅通,以免水位升高难以抓鱼;其他人用树棍到上游驱赶鱼群,并且不断地用脚在水里搅动,把水搅混。

大家用手在水里乱摸,弄得满身都是泥水。

不一会儿,鱼群乱了方寸,在知青们的脚旁边上下乱窜。

经过紧张的较量,各有收获,我在缺口处守株待兔,一条大鱼钻进我的胯下,被我全身扑住,最大的这条鲤鱼有五斤多重。

虽然没有食油、姜、酒等调料,清水煮鱼汤放了点盐,依然鲜美可口,当天夜晚,知青点的夜空里飘逸着一阵阵诱人的鱼香和欢快的笑声。

作者简介:

孙振兴:男、1952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高级会计师。

1969年赴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务农十年。

1979年返城后业余自学十几年,完成大中专课程,曾选派中国人民大学进修,爱好文学写作,已在省、市、全国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2015年出版25万字个人文集《金秋的落叶》;2017年组织编写约40万字的淮海农场知青上山下乡纪念文集《梦萦淮海》;2019年、2020年撰写的文章入编《永远的知青》《记忆的森林》;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理事、《无锡知青》杂志编委。

语录网网友观点:‘多少人为了生活,历尽了悲欢离合;多少人为了生活,流尽血泪,心事向谁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f2022053112480616b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