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从《蜗居》到《安家》:艺术让生活更加美好

从《蜗居》到《安家》:艺术让生活更加美好

简文主义/文

最近一部《安家》在各大媒体平台引发讨论,足以见证其火热程度。在我国,一部电影有多火,当看它的票房销售数据,而一部电视剧到底有多火,那就要看它是否能够引发官方媒体的争议。结合以上两个测评方式来看,《安家》都做到了。

2009年11月,一部围绕房子为主题的都市剧《蜗居》,呈现在观众面前。剧中人物“郭海藻”、“宋思明”引发了观众热议。这两位人物,一位善良的背叛,另一位是欲望的背叛,当两者归于一体之时,却发现背叛的是现实生活与社会正义,但引发这一系列背叛的正是“房子”。由此,房子带给人们生活美好的矛盾,构成这部剧最值得人们品味之处。《蜗居》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一部电视艺术。

2020年2月,一部名为《安家》的同样以房子为主题的都市剧,在东方卫视热映。细心的观众能够发现,《安家》与《蜗居》是同一个编剧,名叫六六。正是六六通过《蜗居》写意了那一时期的人们,面对生活艰难的乐观情绪。是她又通过《安家》表现了新时代的人们面对生活艰难的励志态度。

《蜗居》着重写意了情绪,将房子夸张成为奴役人们的生活枷锁。而在当时的现实中,无数贴近剧情的真实案例让这部剧,标签了敢于表达真情绪的噱头,走进人们的内心。回想一下,观众对于剧中人物“小贝”和“宋思明”引发的不同情绪。也许,《蜗居》涵盖了太多的情绪,便催发因假想而形成的批判。

而《安家》却着重凸显了实干,将房子描述成为激励人们的生活目标。两部剧间隔十年,正是这十年,中国经历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变迁。也正是大环境下,敢于正视现实,为改变命运不断拼搏的人们,给予了这部剧体裁外的生命。其中以剧中业主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两位店长“房似锦”与“徐文昌”的工作方式,都将为生活美好而努力的不同视角展现给人们。

毫无疑问,《安家》重新将房子为主题的都市剧,回归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及精神生活的追求。从《蜗居》中的情绪,回归于《安家》中的实干。一部电视剧目,其精细程度能够贴近某一位民众的生活,亦可以代表每一阶层民众的生活,但真正的意义,便是由这种生活视角,激发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

艺术能够经受得起批判与赞美,电视艺术更是如此。对于《蜗居》的赞美,正是人们内心中对于生活的批判,而对于《安家》的批判,恰恰是源于人们对于生活的赞美。大部分喜爱《安家》这部剧的观众,正是喜爱《蜗居》的观众,也许正是他们内心的变迁,才更能体会其中的深意。

正如制作公司耀客传媒相关人员所说:作品需要精雕细琢,但绝不能失去生活的影子。

所以,无论何时,一部精品电视剧重点不会在于一个行业或者一个组织,而是要落在大部分群众的生活之中。《蜗居》如此,《安家》亦是如此。真正反映群众生活的艺术,才能够让生活更加美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31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