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谨以此文献给天堂里的父亲,谨以此文献给天堂里的爷爷奶奶

谨以此文献给天堂里的父亲,谨以此文献给天堂里的爷爷奶奶

冬日的寒风呼呼的刮着,天气雾蒙蒙阴森寒格外的寒冷,我敬爱慈祥的爷爷于2020年12月26日永远远离了生活了80多年故土及他的子孙。升仙到了遥远的天国。

时至今日,爷爷虽然离我的生活越来越远,但有关爷爷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小时候的我,总是喜欢依偎在爷爷的怀里,听他讲古经和他一生的

经历。

听完后惹得我经常哈哈大笑,虽然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自我感觉很有趣,所以在有空的时候老缠着爷爷不放。

可是爷爷要忙啊!他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耕地,放羊套着那辆经过风吹雨淋岁月痕迹的马车(说是马车其实在农村就是叫骡车)……只要是忙碌的季节,就能看到爷爷的身影在田间地头。

那时我特喜欢听到爷爷赶骡车的吆喝声。

听爷爷说,老家位置陕甘交界处,东到本镇三尧村,与亭口乡接界;南至本镇湾李村与灵台县邵寨镇相接;西到南河,与枣园乡相邻;北至本镇赤峪村,与冉店乡毗邻。

爷爷为了后代子女着想为了吃饱穿暖,痛下决心举家搬迁至东与秦都区渭阳西路街道接壤,南与西安市户县涝店镇相邻,西邻庄头镇、北连西吴的阜寨镇千佛寺村。(千佛寺,位于兴平市阜寨乡千佛自然村西侧千佛寺,位于兴平市阜寨乡千佛自然村西侧,渭河北岸,渭河北岸,相传唐时唐僧往西天取经,延渭水而上在此住宿)。

爷爷一生养育3儿5女,人丁兴旺孙子玄孙30余人,子女分布在四方北为了生活忙碌奔波,随着岁月的洗礼年龄的增长,空闲时爷爷喜欢坐在老房子的屋檐下天晴晒着太阳,下雨时避雨抽着手工卷制的烟叶悠然自得。

春天万物苏醒,春风吹,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这时候爷爷驾着套好的骡车,把家里的农家肥装上车,拉往自己的田地里,一车、两车.....地里布满了馒头一样的小山包,翻地松土种上土豆、小麦等。

夏天到来,太阳公公放射着炙热的光芒,麦子快熟的时候却是一大景观,田野里一片金黄、麦浪翻滚,麦穗飘香,只是那时候饿着肚子无心赏景,那时候没有收割机没有现代化的机械,爷爷早早起来磨好镰刀,取下背棍、绳子,套好车子,匆匆去往麦田地里,头戴斗笠肩带毛巾、弓腰、挥镰、挥汗如雨,伴随着一片嚓嚓声,麦子一把一把被割下,集成捆子,背上放到路边的骡车上运往卖场,经过紧张激烈碾压、脱粒、晾晒最后颗粒归仓。

秋天来了,收割玉米基本四个步骤“掰、剥、脱、晒”,每步都渗透着对土地的无限深情。

如遇上年份雨水较多,绵绵的秋雨导滋润了土地,雨水散去后,玉米地泥泞不堪,骄阳又将密不透风的玉米地烤得像个蒸笼。

拿着尼龙袋走到地里,开始逐垄掰玉米。

将掰下的玉米棒放进手中的尼龙袋里,同时肩扛沉重袋子倒进车厢里,扛着重重的一口袋玉米穿行在密不透风的泥泞的地里往复。

玉米搬运回家后腰酸背痛,一股难掩的酸涩倏然袭上心头。

冬天到了,田地蒙着一层白茫茫薄薄的霜,可以看到下面僵化的土地,硬冻而干裂。冬日北风呼呼的刮着,树枝被风摇曳得吱支地响,像在悲泣,又像在疯狂地舞蹈。冬天的乡村是安静的。小河结了冰,山变成了长龙。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爷爷的身体越来越不太好,爸爸是爷爷的长子也是我们的骄傲,我的父亲从小学习刻苦用功考取了乾县师范,毕业后当上了辛勤的园丁,后因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参军,在自然条件艰苦的岁月了父亲每次回家都会带回好多好吃的,给爷爷特别的一份或者一些生活所需的物资。

母亲的一生充满艰辛、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在家不辞劳苦的照料着我们4个,把我们4个抚养成人,每天起早贪黑只为了我们能吃好穿暖,子女长大各自都成家都有自己子女,终体会到父母多么的艰辛多么的不易。

爷爷80多岁的高龄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多次住院,爷爷还是一如既往的放羊,照顾着家里可爱温顺的小猫、小狗,大门上方的一窝小燕子,往复忙碌着琐碎的家务。或许倔强了大半辈子撑起半边天的爷爷也撑不住了!爷爷的离世带给我们撕心裂肺的悲伤及无尽的思念。

真是祸不单行,在爷爷离世不到百日内我瘦弱可怜的奶奶、和蔼的多病叔叔也突然相继离我们而去到那遥远的天国,昔日的老房子也因为修路拓宽变为一片废墟。每次看到老房子只有无尽的思念。

祝愿在天国的亲人一切安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v202206170700069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