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经典语录 苗炜语录,苗炜:干了好多年文字工作,在我看来,“语句通顺”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苗炜语录,苗炜:干了好多年文字工作,在我看来,“语句通顺”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44期,原文标题《文通句顺的绘本》

(于楚众 摄)

儿子20个月的时候,还不怎么张嘴说话,但喜欢听故事,常常拿着一个绘本让我念给他听。

最喜欢的故事叫“小牛钉纽扣”,5页。

第二页上的原文是——小牛看见院子里晾的衣服,咦,爸爸衣服上的纽扣怎么少了一粒?每次读到这一句,我都会调整一下,读成“爸爸的衣服上怎么少了一粒纽扣”,起初,我以为这是语感上的偏好,但多读两次,就知道这是一个不够好的句子。

“小牛看见院子里晾的衣服,咦,爸爸衣服上的纽扣怎么少了一粒?”这个句子的陈述中,有一个目光的跳跃,先看到衣服,画面上的衣服不止一件,然后就聚焦到纽扣上,从院子里的衣服直接到掉下纽扣那个直径不超过5毫米的点,这个目光上的快速移动,让这个句子不顺畅,我觉得一定要改成“小牛看见院子里晾的衣服,咦,爸爸的衣服上怎么少了一粒纽扣”。

这样,小牛的目光是先看到院子里的衣服,再看到爸爸的衣服,再看到少了一粒纽扣。

他的目光顺畅了,这个句子才舒服。

我给儿子读了好多绘本,矫情一点儿说,许多绘本的语感都很糟糕。

其中最要命的是病句,有一个故事叫“快乐的生日”,小狐狸过生日,请小熊、小兔、青蛙等等来吃蛋糕,小狐狸想自己吃蛋糕,但他忽然想到——“自己生病时,小熊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自己遇到不会做的题,小兔一直给自己耐心地讲解;下雨天,自己没带伞,青蛙毫不犹疑地把雨伞借给了自己”。

这里的“自己”用得实在糊涂,小孩子学代词,总有一段时间是“你我不分”的,但“自己”这个词还不至于用错,可给孩子看的绘本中,“大家”和“他们”这两个词,也还是会弄混。

另外有一个故事叫“小雁南飞”,说小雁跟着大雁飞往南方过冬,文中说到大雁,总写成“大雁们”,这大概是英语中的复数概念吧,乱用这个“们”,已经是糟糕中文的一个特征。

我在这里可不是给儿童读物挑病句,我要说的可不是病句这么简单的事。

儿子22个月的时候话多了起来,过了两岁,忽然有一天,拿着绘本自己讲了起来——工人们正在开山挖石,拓宽道路。

挖土机正在挖土,大大的动力铲“咣咣咣”地铲起泥土,翻斗车在下面接着。

重重的压路机也在工作。

这个绘本叫“忙碌的大卡车”,他听了大概有100次吧。

最喜欢这个劳动的场面。

我听他几乎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老怀大慰,只觉得这几句话像诗一样。

我想说的是,要让孩子听到那种清澈简单又准确的语言。

许多绘本是非常糟糕的语言,你一字不差地念给孩子听,是一种污染。

比如这段——“小猴子在路边捡到了一个西瓜,正准备快乐地吃掉的时候,这时,一只小狐狸突然跑过来”。

你肯定看出来了,“的时候”和“这时”,应该删去一个。

我想说的是,你如果删去“的时候”,保留了“这时”,那么“突然”两个字也应该删去。

绘本中有时为了强调戏剧性,总喜欢用“这时”“突然”这类词,读多了有一种一惊一乍的效果。

还是这个故事里的一句——“小熊一看,发现是一只大西瓜”。

“发现”这词实在多余,显得小熊非常弱智,一看之后,还要脑子里转一下,才发现是一只大西瓜。

接下来还有一句——“小熊发现河里有条小船,于是记下了西瓜在小船旁边的树叶堆儿里”。

这里的“发现”,最好改成“看见”,这里的“于是”,应该删去。

绘本中这种乱用连接词的现象太多了。

再来一句——“天天小学修建操场,挖土机、水泥搅拌车、翻斗车忙了好几天了,操场已经初具雏形,但还有许多坑坑洼洼的地方。

就在这时,工地里来了压路机”。

我对着“就在这时”四个字琢磨了好几天,还是觉得不太对,这四个字,前后最好是两个动作,如果你前面描述一种已完成的状态,后面跟一个动作,那不要用这四个字。

这四个字大概相当于英语中的just then,小孩在语言中先体会到时间感,才会明白时态。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有清晰的语言,才有清晰的思维。

有些绘本喜欢在文本中加一两个成语,大概是让孩子学点儿成语吧。

不过,在我看,小孩子根本没必要学成语。

金庸《天龙八部》里有一段,乔峰闯聚贤庄,和少林长老玄难打斗,玄难起初用“袖里乾坤”这样的绝技,衣袖被震破之后,用的是“太祖长拳”,练武的人都会用这套拳,乔峰跟着也打太祖长拳,打出来的“冲阵斩将”“河朔立威”却比普通拳师厉害得多。

我很喜欢这段故事,小孩子学语言,就跟学太祖长拳似的,以后他能清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就足够了。

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

有些绘本,本来是我们国内作家自己创作的,可不知为啥,还要加上一个翻译,把中文翻译成蹩脚的英语,伪装成一种国际化的版本。

孩子当然要学英语,我也想给儿子双语教育,有时给他念英语绘本,他就哭闹,喊着不要英文不要英文,大概是我的英语发音实在太不准确也太难听了。

他喜欢《托马斯小火车》动画片,中文版看过20遍,给他看英语版,他也很不高兴。

可是,给他念唐诗,听过几十遍就能背诵出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他不可能理解这字句的意思,但母语的韵律、声调能自然地接受。

我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巨大的疑惑,那就是有理数为什么叫有理数呢?从数学定义上,我明白有理数是一个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的比,无理数的小数部分无限不循环,看起来,有理数比无理数显得更有理。

可“有理数”这个名字还是怪怪的。

这个疑惑在我心底埋了好多年,后来我才知道,有理数是rational number,词根是ratio,正是比率的意思。

事后回想,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为什么会在心底疑惑了那么久呢?为什么我没有去问问老师或同学?等我有了孩子以后,我再想,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会压抑一个孩子的好奇心?那些来自西方的名词,还是应该用英语来传授吧?我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要让儿子有类似的困惑。

我肯定没能力解释他将遇到的所有问题,实际上,他给我带来了很多问题。

我们经常在一家玩具店里转悠,他迷恋那里的汽车模型,模型的包装上注明1∶87,这是一个比例。

可为啥是1∶87呢?这样的疑惑能在网上瞬间解决,这是HO scale,是用3.5毫米比1英尺,16.5毫米就是标准轨轨道的宽度了,世界上大多铁路玩具都是按照这个比率来生产的,许多汽车模型、兵人玩偶也用HO scale。

我给儿子买了很多轨道玩具,还给他讲《火车快跑》的绘本,这本小册子里不过30个单词,火车经过隧道,火车经过trestle,这是什么?我查了一下,是高架桥、栈桥。

再等等,如果有一天他问我更多关于桥梁的问题,我又知道什么呢?先买一本《怎么读懂桥梁》备用吧。

有了孩子,我当然要做好准备,带他认识这个繁杂的世界,但让父母更高兴的是,孩子能带领我们认识HO scale和trestle,带领我们用新眼光打量这个自以为很了解的世界。

我干了好多年文字工作,在我看来,“语句通顺”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用苏东坡的话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能做到“行云流水,文理自然”,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启功先生写过一副对子,“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把行文与行为方式挂钩。

在教孩子说话的过程中,我整天看到的都是非常“简浅显”的句子,其中有好句子,也有好多不准确的、粗劣的文字。

(苗炜,作家,著有小说《寡人有疾》《面包会有的》,随笔集《让我去那花花世界》《给大壮的信》)

语录网网友观点:我觉得\爸爸衣服上的纽扣怎么少了一粒'表述没有问题,反而是这种表述更生动层次感更强,一幅画面立体呈现在人脑海。

这句话没有不通顺。

“爸爸的衣服上少了一粒纽扣句子也通顺,这是一种描述,两个句子都没问题,都文字架构语句前者更生动不是吗?当然,现在办公文件仔细推敲真是有语句不通顺,表达的意思能看明白,但涉及到数字,合同,法规,侵权方面还是要严格规范,我给办公室的年轻孩子看稿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己读读,通不通?他们也不理解,更不知道怎么改。

每次都得从头删改一遍。

改完发给他们看,人家还说,没改多少呀,就是词句稍微调整了。

下次还这样。

弄得我看到稿子就冒火,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有文字洁癖。

甚是。

不光儿童读物,成人媒体,尤以网络媒体更不堪。

错字错词先不说,怪联想句构,颠三倒四不明觉厉比比皆是,要下大力气加强语文学习了,别让键盘统治。

我觉得“爸爸衣服上的纽扣怎么少了一粒”?强调的是纽扣少了一粒,而“爸爸的衣服上怎么少了一粒纽扣?”,强调的是衣服少了纽扣,侧重点不同,不能说前句语句不通。

余也鲁教授讲:父亲教我写文章要做到别人难增损一字,所谓添朱则太赤,添墨则太黑。

还说她在期坦福念书的时,宣伟伯在他的一篇短文中去掉了几个字,说:“为看的人省点眼力,”若能处处为读者的眼力着,许多长文章可以缩短,一点无损内容。

“天天小学修建操场,挖土机、水泥搅拌车、翻斗车忙了好几天了……”这里“翻斗车”后面应该加“,”,大家说呢?,情景:小明家养了5只小鸡,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亊就是跑到鸡笼边看小鸡。

今天又去看小鸡时“咦,怎么少了一只”,于是他赶紧跑去问妈妈

如果改成:今天又去看时“咦,怎么少了一只小鸡‘’,语句语气是一样的吗,求指教,中小学教育为了应试,不再花时间用在语言的语义语法的学习上,比如写作文,尽然可以无情景,无情感的写出所谓的好文章,判定好坏强调的是文中用的词句多少。

看过一次写作教学,老师拿出一篇短文,划出文中的若干词和句,让学生背出这些好词好句,然后要求学生用这些词句写出命题短文。

类似于组装文章。

如此教育,本末倒置。

受这种教育成长的人,编出上述读本毫不奇怪。

中文将毁在这些人手中。

“语句通顺”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用苏东坡的话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能做到“行云流水,文理自然”,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启功先生写过一副对子,“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把行文与行为方式挂钩。

在教孩子说话的过程中,我整天看到的都是非常“简浅显”的句子,其中有好句子,也有好多不准确的、粗劣的文字。

(苗炜,作家,著有小说《寡人有疾》《面包会有的》,随笔集《让我去那花花世界》《给大壮的信》),后果很明显,现在网上充斥的大量带解说的视频,解说词没有一句能连贯的,全靠大量连接词硬拼硬凑。

我理解这种现象根源还不在于语句通顺与否,而是对“文字”正本溯源文化的缺失,让人们只识字但不明其意,导致原本简单的意思要靠堆砌词语的方式来体现,让文字失了精准,沦为口水,苗炜:干了好多年文字工作,在我看来,“语句通顺”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错了!

语句通顺是基本要求。

任何一个成年人,包括不识字的人,都应语句通顺!

语句通顺是正常成人的思维能力,而不是文字能力。

这其实是母语的要求,怎么想怎么说。

对非母语的作者不易做到的。

看看《三家巷》广东人读来不难,《红楼梦》北方人就能读得津津有味。

只有唐诗所有国人都感到美,那是唐代科举制度统一普及国语所致。

有些艰深的也就流传不广。

这篇文章写的不错。

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文章写作,做到语句通顺并不容易,它包括语法通顺,语境通顺,语感通顺,逻辑通顺等等一个好的表达需要做到全部通顺。

有一段时间,学姐给别人看文章的时候,老“挑毛病”,内容专业,咱提不出毛病,但是从作者的思维转化落实到文字的时候,已经少了许多从前老舍等人的“扎实”,现在的新媒体太快…值得反思,记得二十年前一位老记者教我们写稿时,让我们看小学一年级课文……然后同样的事情让我们再让我们写一遍,看看谁的字比课本上的少~我们谁也做不到~看似“简单”的语句,却是最高级表达……至今受益匪浅,我的老师告诉我:

语法,是把话说对,

修辞,是把话说美。

我深深的记住了这一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v202205210754069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