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养虾水质技术,成功养虾“关键”:水质的养护与稳定调节!

养虾水质技术,成功养虾“关键”:水质的养护与稳定调节!

养虾先养水,无论是虾苗中间培养(又称暂养或标粗),还是成虾养殖,养殖期内水质之优劣是养虾成败的根本。

水质的好与坏,优良水质稳定时间的长与短,取决于菌相和藻相,水体易浑浊(水中悬浮颗粒较多),如果水体缺菌相,水质则不稳。

此外,虾塘水质好坏还受到虾塘底质优劣的制约,这在养殖中后期更为明显,因此养水和养底是密不可分的。

虾塘养水成功有以下好处:

①藻类的光合作用可增加水中的溶氧。

②重金属离子等有害毒物可被藻类、微生物及有机颗粒等吸附沉淀而降毒。

③藻类和微生物可促进排泄物及残饵等的分解转化而有利于虾塘生态平衡和稳定水质

④肥水有强的蓄热能力,利于稳定水质。

⑤适宜的肥水可促进对虾生长

一、水质养护的关键环节

养水涉及的因素有肥料、天气、温度、盐度、PH值、藻类、透明度、有益菌、危害菌、溶解氧、氨氮、硫化氢、硝酸盐、碱度、硬度、重金属、化学耗氧量等等,但最关键的是藻类、有益菌、溶解氧,这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水质的框架。因此要养护好水质,首先要懂得池内环境因子的监测。

【监测范围与内容的参考】

监测范围:涉及池水和底质,其中又分别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个方面。精养虾池环境条件较快,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因为,在养成期内必须随时注意环境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水温、海水盐度、PH值、溶解氧、三氮一磷、总碱度、池水透明度、有毒重金属离子、化学耗氧量、硫化氢、海水内异养细菌数、弧菌数、磷酸盐磷,硝酸态氮、有毒重金属离子等因子可以定期监测,每周或者一个月进行一次监测,并有详细的记录作参考。

对虾养成期内,常规水环境因子的监测标准为:

水温:19~29℃逐变幅度,最低不小于14℃,最高不大于35℃

盐度:海水养虾10~28%(渐变幅度)

PH值:8~8.7(最低不小于7.6,最高不大于9.0)

氨氮:4月份平均不超过1.5mg/L,5月份平均不超过0.5mg/L,6月份平均不超过0.7mg/L,7月份平均不超过0.7mg/L,8月份平均不超过1.5mg/L,9月份平均不超过2.0mg/L

水色:浅褐色、黄绿色、浅绿色,海水无异臭味

透明度:25~35cm,水中悬浮物少,水面光亮,波纹较大

弧菌总数:池水不超过1000个每毫升,底泥不超过10000个每毫升

池底硫化氢:不超过0.03mg/L

总碱度:75~200ppm之间

钙镁总硬度:80~120德国度,不得低于50

有毒重金属离子:不超过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底土:不变黑、无臭味溢出。

【养护水质的关键与技术措施】

(1)养好基础水色:也就是在放苗前,选用优良肥料,培育出优良藻相,并补充有益菌,为优良水质及水质稳定打下坚定基础。

部分养殖户只知道藻类产氧的一面,不注意其耗氧的一面,藻类是一种低等的浮游植物,白天上浮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溶解氧,夜晚下沉因呼吸而耗氧,白天水色越浓越漂亮晚上耗氧越严重,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吃亏。

如果在放苗初期认为白天水色漂亮晚上舍不得开增氧机,就会造成缺氧、亚缺氧,少则10天,多则20天,虾就会出问题。

(2)养殖前期水质的养护:苗期的水质养护主要就是培育单细胞藻类、培期水色,防止水体掉清、倒藻,一旦出现该问题,会导致天然饵料缺乏、水体溶氧急剧下降,虾苗很快就出现游塘伏边等不良反应、活力减弱、摄食下降,最终影响到其存活率。

因藻类生长繁殖的初期对营养需求量答、质量要求较高,加上虾苗对其不断摄食,如不及时补充高营养肥料,就容易导致水色掉清和倒藻。

(3)养殖中后期水质的养护:养殖中后期水质容易过浓、藻体老化变为青灰色、暗绿色或酱油色、水体无光泽;水体有机物过多、水体浑浊、水面产生泡沫、水体产生分层或滋生蓝藻等情况。

中后期的水质养护主要就是培菌养藻,即用菌分解老化藻、用营养肥培育新生有益藻、营养藻类正常的生长环境、提高藻类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促进其健康生长繁殖,防止水质过肥或转水,保持水体有益菌藻类的平衡,维护水质稳定,避免不良水质的产生。

只有水质调好了,水体中的有益藻类菌健康了,并成为优势菌群,才能保证所养殖的对虾健康快速地生长。

凡是生物都会有应激,藻类也有应激,也会因应激而大量死亡。养殖中后期预防藻类应激的措施:一是加深水位,达到1.2~1.5M,水位深水质稳定。二是晚上增氧,保证藻类晚上溶解氧需要。三是补充碳源,在气温高、光照强的情况下,藻类因光合作用强烈造成二氧化碳缺乏,如果不及时补充碳源,会造成PH值超高或倒藻。

(4)适时适量进水和换水,预防水过浓发暗

养殖前期只进水不排水,大约放苗后30到40天开始加新水,一般第一次加新水只加3~5厘米即可,第二次 加水可加5~15厘米,第三次以后每5~7天添加一次,每次15~20厘米左右,进水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8~10点,并用80~100目网袋过滤。

(5)一定要坚持每天测PH

PH值如同一把尺子,能够直观显示每天藻类的生长状况以及溶解氧是否充足稳定。

如果每天能够根据PH变化,结合透明度、水色、天气、结合前几天施肥、放菌、用药,做综合分析,就能判断水质尤其是溶解氧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每天早上7:30之前或下午16:30之后监测养殖虾塘水体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

早上和下午PH值变化差不超过0.3,PH值波动较大说明养殖虾水体中的藻类不稳定,容易倒藻,应施用相对药品来调节水质(详情见公众号商城)

二、溶解氧,对虾、藻类存活之保障

充足的溶解氧是水质稳定剂对虾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

养虾最怕倒藻,倒藻大多都是晚上缺氧所造成的,因而要想保持充足的溶解氧意义重大。

要保证水体溶氧充足,除了要配备足够增氧机外,还要通过施肥培育藻类,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获得溶解氧,这是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占70%以上。

增氧机只能起到补充作用,溶解氧问题实质是藻类问题,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中经,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等一切有害物质,也是因为溶解氧不足而产生的,所以养虾的关键就是要养好藻。

而红色水黄色水蓝色水等不良藻类占优势的水体下也容易得病。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肥水、调节水、保水的基本知识,保证有益藻类生长保持在良好状态,获得充足的溶解氧,从而保持水体环境稳定。

作为高密度养虾所需要的溶解氧,不但要充足而且要稳定,溶解氧大起大落是养不好虾的。水太瘦表面藻类数量少,表明溶解氧少,虾容易得病。水太肥表明藻类老化大量死亡,表明溶解氧急剧降低,这时候虾处于极度应激状态更容易得病。

如果我们的增氧机在安装的位置上全部是固定的,从开始到收获没有任何变化,那么这就是一种浪费。从放苗开始每隔两天,就改变一台增氧机的角度方向,这样既能够增加净化塘底的面积,又能把更多的污染物转化为肥料,是十分有益的,也能避免突然的全塘性的泛底。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p2022090314001034d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