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有一种叫“投标”的战役

有一种叫“投标”的战役

对于我这个“投标人”来讲时常出现,翻看回顾近年的日记,有关投标辛酸、投标总结等内容时常出现,随着工作的积累,我在思考,我能为投标人做些什么?我能为自己的“投标青春”留下些什么?可以为“投标人生”可以提升些什么?……梳理思路,我将以《有一种叫“投标”的……》为题,讲述并分享“标书人”的经历,盼大家赐教。

一、有一种叫“投标”的战役

投标是一场战役,特别是规模大、要求高、竞争激烈的投标项目更是如此。

相比较过去狼烟四起的战场,当今行业内的投标依然是硝烟弥漫,诸位行业参与者为了市场份额,为了生存,不得已被迫加入到投标的战役之中。

相比较日常工作,投标对各项要求更高,尤其是大规模的集采招标更是如此,“每分必争、每点必琢、每字必细、每项必精、每人必忙、每疑必究……”这是书写标书的基本要求。

身为投标项目的主要执行参与者,在经历了数个通信行业亿元规模集采的投标战役后,对投标战役的体会真切而复杂。

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投标战役?因为许多项目将决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布局和战略规划,甚至会决定区域内相关企业的谁主沉浮。

当前涉及通信领域已经市场化开放,尽管在有些项目会有保护性的潜规则,但公开PK同场竞技已势不可挡。为了生存,企业高度重视投标的相关事情,为了某一个项目投标,公司甚至会抽调人员专门成立“***投标战役攻坚部”,制定标准、校正时钟、明确节点、分配任务、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备战投标。

经历了多次“战役级”的投标,投标结束后每次都会总结分析,每次都希望下一次可以轻松一些,但经历告诉我,纵使准备再充分再细致,最后一周的满血工作、通宵鏖战始终是“标书人”的宿命,特别是开标前的夜晚会因为报价测算而纠结,在数个不眠昼夜的见证下,总算完成了战役的最后一击。

但战役远未结束,投标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开标价格的分析汇总,对当前战局有一个宏观的判断测算,并为下一场战役提供参考数据。

等待战役结果的过程漫长且煎熬,终于结果公示,少人欢喜多人愁。

经历过投标战役的我们,对每一次的投标战役都充满了敬畏之心,“成王败寇、细节决定成败、专注赢得未来、莫以成败论英雄、享受过程忽视结果”,相关的这些人生哲学都可以在此找到对应的舞台。但客观的讲,在当下投标战役仅属于胜利者,而失利者只能……

一场投标战役的胜利可以带来短暂的荣誉,但一场战役的失利将带来自信心上的巨大伤害。

二、有一种叫“投标”的亲情伤害

“投标”期间,压力很大,节奏很快,难免让人心烦意乱,有时甚至会乱发脾气,会在不经意之间伤害挚爱的家人。

回到宿舍,吃过晚饭,与家人微信视频是我每晚必做的事情。

一个人在外工作打拼,我是家人最大的牵挂,家人是我最大的动力,每晚视频母亲及爱人都会在结尾再三叮嘱要吃好、休息好、注意身体。

前天晚上当母亲得知我当晚又可能熬夜通宵赶标书的时候,母亲叮嘱别那么辛苦,工作凑合就行,身体要紧。

面对不得不完成好的工作,当时的我没有控制好情绪,用鲁莽的粗暴语言回复了母亲,当我说出之后立即后悔,母亲伤心的挂了视频。

昨天中午,投标结束,我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向她道歉,母亲无奈的讲:“你也成人了,家人的关心话语,被你当成废话。

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妈知道你一人在外工作太辛苦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尽量保证休息,别让自己太累了……。

”电话这边的我早已泣不成声,眼前闪现出了“拖着残疾病腿终日为我操碎心的母亲“。

类似的事情过去也曾发生,现在写这段文字时,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也许,将这种行为叫做“投标的亲情伤害”有些牵强附会,作为看官的您或许会说这是我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但我相信此情形对于每一位“投标人”来讲应该并不陌生。

有一种叫“投标”的亲情伤害,这是“投标人”的一种不应有负面情绪。

冷静下来,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万分的后悔、无知和耻辱,压力之下我竟失去了是非判断能力,伤害了疼我、爱我、惦记挂念我的亲人的心。

日常在外地工作,半月至一月回家一次,每次离开家的时候孩子就开始数天数,每晚视频孩子的第一句话永远是:爸爸,你还有***天就回来了。

工作生活琐事拖累,每一次回家似乎也并不轻松,甚至时常回到家后依然得忙着赶做标书,孩子哭闹着要我陪她出去玩,嚷着爸爸骗人,心烦无奈只好将她关在门外任由其无辜的哭闹。

毕竟是亲情关系,尽管孩子伤心,但刚上大班的孩子依然会在我每次回家前在她的黑板上稚嫩的写下:爸爸回来了,爸爸辛苦了。

工作关系,我欠家人太多;能力关系,我在协调方面倍感压力;行业关系,我别无选择。

三、有一种叫“投标”的强迫症

投标人普遍都有强迫症,面对让人眩晕的海量文字,标书人耐心的一遍遍修改着标书,直到所有格式统一为止。

从字体到段落,从字号到间距,从标题到正文,从日期到编号,从缩进到分节,从页眉到页脚,从……到……,投标人在忙碌的工作中美化统一着标书。

领导曾说,标书人要有强迫症,要有追求完美的思想,要有不厌其烦的耐心,要有入座扎根的状态……。

日常团队在标书时,成员问我某某排版标准,我的回答:一切以“追求完美”为准则。

尽管每个人的审美观念标准不同,但在制作标书过程的影响下,追求完美已经成了日常思维。

现实的生活中,尽管有许多表面上的形式距离完美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完美,有时偶尔生活中的我会“强迫症”复发,会按照“投标”的标准不厌其烦的干一件事情,其结果……

四、有一种叫“投标”的昼夜鏖战

身为“投标人”昼夜鏖战赶做标书时常会有,各种原因综合所致,次数可以减少但无法避免。

即使标书做的再完美再细致,投标前的几天相关参与者都会自动调整到到“冲刺鸡血”模式,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检查细节,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核对工作,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比对排版,一点点的挑战个人极限。

在冲刺的那段时间,做梦也会满是标书,偶尔的一个细节会从睡梦中惊醒,起身立即查阅比对修正。

昼夜鏖战期间,咖啡、红牛、黑卡是最好的伴侣,而这种方式让身体倍受伤害,尽管我们知道这样不好,但面对下一个任务,我们依然会义无反顾的投入。

五、有一种叫“投标”的市场开拓

相比较从前,当前行业发展早已与过去不同,随之而来的市场开拓较先前也有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根据经济学规律,借鉴成熟市场经济体经验,通过开放包容的招投标是历史的必然。

而招投标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参与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从资质到实力,从人脉到口碑,从学历到技能,从经验到业绩等复杂的维度给行业带来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通过投标这种方式开拓市场可以带来什么?站在甲方的角度讲,至少可以在“感官上”带来“低价而优质的服务”。

但毕竟参与者的水平参差不齐,而规则让中小企业很不适应,尽管政府已经多次“简政放权”,但行业内的参与准入门槛日益升高甚至有抵消稀释国家政策红利的趋势。

毕竟这是一个饱含技术的的行业。

通过投标开拓市场,鞭策参与者努力提升自身实力,现实的诸多案例已经证明,企业没有大小背景之说,蚂蚁绊倒大象并非天方夜谭。

对于大型企业,在此过程中同样倍感开放背景下市场竞争的压力,历史社会责任在肩,如履薄冰胆战心惊,如果不努力终究也难逃历史车轮的宿命。

六、有一种叫“投标”的无奈和不解

经历了开标前的昼夜鏖战,经过了漫长等待,结果终于公示。

“冰与火”,“失败与成功”,“喜悦与失望”、“欢喜与不解”、“释压与沉沦”……,作为亲历者,相比较成功中标,我更希望谈谈“投标”的无奈和不解。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没中标?我们哪里被扣分了?我们比别人差到哪里?是不是有什么……?投标前期打满鸡血全力奋战,有些结果让人失望甚至崩溃。

相比较参与执行者,项目负责的一线领导承担更大的压力,失利与自我否定,问责与检讨分析,结果与付出切割,失望与士气低落……等所有的这些等待着他去面对。

失败是成功之母,执着是成功之父。

经历了太多的投标,见证了太多的案例,现在的我们尽管时常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挂在嘴边,但真正面对新的投标任务时又会“重拾初心”,继续前行。

泰戈尔说,错过太阳时,你在哭泣,那么你也会错过星星。

在生活的抗争中,哪怕满身疮痍,也该把无奈沉入心底,这是生活的哲理。

有一种叫“投标”的……这一话题,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身为从业十多年的通信老兵,先后从事过网维、基建、文秘、市场等不同岗位的我,对每个岗位都有着各种特殊而复杂的情感,招投标工作也同样如此。

投标可以拓展的话题还有许多,如投标的时间管理、投标的团队建设、投标的项目哲学等等。

写这篇文章时,新一批的投标项目已经报名,留给我做标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进一步观察投标,我们会发现投标好似“浓缩的五味人生”。

在文章的结束之际,我想套用“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的辩词:“当成败成为评判英雄的尺度时,英雄身上那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就会被我们淡忘了.当成功成为衡量英雄的标准时,手段就变得无关紧要.于是,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而高尚只能作为高尚者的墓志铭.如此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英雄观对于当今这个功利理性膨胀,人文精神衰微的现实社会来说,到底是会纯化我们的道德,还是会泯灭我们的良知,这不是一目了然吗?……”以求共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k20220529003809fac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