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商店,是一层淡淡的薄雾,我在这头,大数据在那头

商店,是一层淡淡的薄雾,我在这头,大数据在那头

一、供销社的独特气味

说实在的,现在去惯了很多大型的商超,购物城,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各种装修豪华气派,服务人员热情周到。

我却丝毫找不到小时候去趟供销合作社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看过一个数据,截止1978年,中国大陆供销合作社的商品零售额,已经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5.5%;占农村商品零售总额的68.2%。作为统购统销特殊时期的产物,供销合作社作为当时商品流通的主渠道,曾垄断了几亿中国农民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

可能现在很多人已经完全没有供销社这个概念了,特别是年轻人,更不会从老一辈人口中听到这个词,倒是今年1月26日周六,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被任命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之后。

这项人事变动,让供销合作社忽然火了,并带动了一轮供销合作社的概念股突然飙高,让“供销社”这个极具历史感的名词再次进入大家视角。

在八十年代,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当地还有最后一批供销社存在,那时候,能去趟供销社买东西,对小孩子来说,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小孩去趟大型游乐场。

那时候的供销社,才是方圆几里地最豪华的“购物天堂”。

供销社

隔着小小的玻璃橱窗,三尺水泥加玻璃的柜台内,摆着各类当时能想象和不能想象的商品,在大人眼里,这里有生产用的种子、农具、化肥,有生活必需的油、盐、酱、醋、茶;但在小孩子眼里,这里有诱人的糖果、玩具、文具、小人书甚至新衣服、……

供销社是每一个小孩心中的天堂,隔着小小的橱窗,愿望在里头,人在外头。。。

在当年那个计划经济时代,要想买东西只能通过供销社凭票购买,就算有钱,没有票也买不到商品。

特别是逢年过节,各地供销社门前就会簇拥着一大批买东西的人。人们抄着袖筒、跺着脚,经常是天不亮就起来排队,在冷风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那时买东西常常是家庭的大事,随之而来的就是供销社售货员都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记得我一个好朋友的小姨,在几个媒人分别推荐的教师、军人、供销社售货员的相亲对象中,毫不犹豫也不出意料地选择了供销社售货员。

女人相亲对象的变迁,正是中国社会的变迁。

那时候的供销社,各类产品混搭在一起,白糖和化肥齐飞,农药共酱醋并存,小小的空间里充满了一个独特的混合的味道,是独属于供销社的味道,一闻这个味道,就能勾起许许多多愉快的回忆。

多年后,在窗几明净的大商场里,再也闻不到那种独特的味道,再也体会不到买一个玩具手枪带来的快乐。


二、商店到商超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私营商店逐渐增多,当然也是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确实逐渐提高,逐渐有了购买能力,各种“利群商店”,“友谊商店”越来越多。

也是这时候,人民群众日渐增高的购买力和落后的商店商超运作能力形成了矛盾。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整个中国百货市场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各种超市、仿国外的便利店、甚至专业商品销售店等各种新业态陆续出现,中国零售业态逐渐形成以连锁超市为主、多业态并存的格局。

商超

这也导致百货市场盲目扩张,出现了“千店一面”、“体力透支”局面,国内大部分百货业进入了经营的低潮期。到了二十一世纪,国外的著名商超品牌家乐福、沃尔玛、乐天、百盛等国际零售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中国零售业迎来了与外资零售集团“短兵相接”的时代。这一时期也是国内的各类商超逐渐大溃败的时期。

但失误总有两方面,因为正是这个时期,中国的各种商超或多或少地都开始学习和借鉴国外这些大牌商超的一些商超管理方法和理念,比如说以前国内大超市里洗护用品销量很大,但都与零食等大销量食品划归同一个部门管理,这就是典型的借鉴国外大商超的管理销售经验;再比如通过卖场内部的物品摆放、引入商品导购等方式来引导顾客购买高利润商品等等。


三、新消费带来新零售

这几年已经不提“商店”,“商超”了,这代表落后了,网络时代,都是扫码支付,在线购物,但凡事都要讲个概念,比如马云同志就旗帜鲜明地开始提后来零售行业普遍流行的“全渠道”、“零售O2O”等术语。

买了几十年东西,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压根儿就不会买东西了。

还是丁磊同志浅显易懂地表达了一个“新消费”概念说得明白:“消费的1.0,解决的是让商品丰富,种类齐全,让用户随时随地,找得到、买得到商品。而消费的2.0,核心诉求就是让消费者买的更好、更优质、更便宜、更省心,同时富有生活美感,注重环保健康”。

新的消费文化诞生了新的消费渠道,新的消费渠道又催生出新的零售环境。

有人说,传统零售强调渠道、商品。而新零售强调的是人,是前端,是顾客。

我说,这都是废话!

提倡以人为本的新零售,从来都是和冷冰冰的“大数据“连在一起的,没有感情。

唯有小时候供销社才是以人为本,因为它能给人带来购物的愉悦体验。

现在能做到这点的,不是附加了很多概念的“大数据”,不是“无人超市”,甚至不是家乐福沃尔玛们。

天天喊大数据运营的大商超,实际的大数据运营情况是,100个人进入商圈,20个人进店,可能10个人试过,最后有4个人购买,2个人绑卡。在流量紧缺情况下,“新零售”们都想做流量运营、消费运营。

然而以今天的技术手段,最后真正能运营的数据其实只有被半强制推销绑卡的那2个人。


四、小区的便利店才是真零售

我经常观察各种小区门口或者内部的便利店,得出的结论是,零售最根本的价值主张应该是“离得最近且全天开放”和“所有必要商品都有售”,“所有必要服务都提供”,真正的零售,真正的便利店其实就是追求“便利”。

无他。

一个门口的小便利店(或者叫供销社,或者叫商店),能提供附近居民需要的日用品,能提供水电煤气报刊杂志,能提供快递收发火车票购买,能马上买到零食早餐,由此吸引便利店附近的消费者,增加毛利。通过增加毛利,再增加优秀的店铺。

不用讲动听的故事,不用讲高深的营销理论,不用讲大数据。

方便人民群众购买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购物痛点,这才是新零售的核心。

线下便利店和网络新零售们是相互的补充,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缺了谁,都不方便人民群众,就这么简单。


“小时候,商店是一处小小的天堂,我在这头,愿望在橱窗那头。长大后,商店是一片小小的战场,我在这头,欲望在那头。后来啊!商店是一处静谧的港湾,我在外头。记忆在那头。而现在,商店是一层淡淡的薄雾,我在这头,大数据在那头。 ——改编自台湾省诗人余光中《乡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c202209231232111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