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苏东坡身不由己,苏东坡很真性情的一首词,道尽社会人的心酸:人生在世,身不由己

苏东坡身不由己,苏东坡很真性情的一首词,道尽社会人的心酸:人生在世,身不由己

从私心来讲,今天分享的这首词是我最爱的一首东坡词,对它的喜爱程度,甚至要超过《定风波》,也超过《江城子》。

苏东坡当年在酒醉后写下的这首词,特别真性情,常常成为夜深人静时无数次敲击在心头、回荡在心间的声音。从中,能读到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一种跨越千年时空而依然存在的强烈共鸣。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短短十三字,道尽了古今多少人容易感到不快乐的共同根源,那就是:身不由己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当然,我们现在能够选择的路,比东坡所能选择的要自由太多,他当时所面对的是大环境、政治上的不自由。此时的苏东坡,有着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险些身死的经历,并被贬黄州。

1082年,是苏东坡来到黄州的第三年。这一年,他写下了不少好作品,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与这首《临江仙》都是此时所作。

《临江仙》

宋·苏东坡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图片源自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词的上片读来让人会心一笑,一个很可爱的“醉鬼”形象跃然纸上:东坡在晚上喝酒,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如此几番;归来时候睡眼朦胧,仿佛已是三更时分。“仿佛三更”,连具体时间都不太分明,可见,用东坡老家的方言来讲,他此时应该是喝得“二麻二麻”的状态。

站在门外,听得寂静夜中,只有家里童仆的鼾声如雷鸣般声声响起。孩子睡得憨熟,连敲门都无应答。换做普通人,半夜进不了门,怕很是要生气一番。但东坡呢?他没有生气,反而顺势倚着藜杖静静地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

至此,一位丰神俊朗、旷达士人的形象便又凸显出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看着江水在这万物沉睡的夜晚依然在不舍地奔流,听着耳边传来的阵阵水声,苏东坡竟然开始思考起人生来。就在不久前,在赤壁滚滚不尽的江流声中,他悟出的道理我们读书时被要求全文背诵——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苏轼《前赤壁赋》

而在这一晚,苏轼面对着滔滔江水,他慨然长叹:长恨自己身在仕途,身不由己啊!什么时候才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营营奔走呢?词人写这句话是有当时特定的时代、政治背景,但今人读来仍觉字字都敲在心坎上,道出太多人的心声。

是啊,人活一世,成长的每个阶段肩上都背负着无法卸下的责任,尤其人到中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上有老人,下有小孩,对内有家庭责任,对外有社会责任。为了生计而劳碌奔波,有多少事是发自内心真正想做的呢?有时候甚至觉得,连这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不敢生病,不敢倒下。

发出此句感叹之下,词人接着写:趁着这深夜时分,江面风平浪静,驾起一叶扁舟从此消逝在烟波江上,寄此余生。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泛舟烟波江上,不问世事短长,东坡也想过“乘风归去”,也当曾向往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只是醒转过来,他又旷达了,超脱了,放不下民生之多艰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a202205100526041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