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唐诗-怀古篇《泊秦淮》

唐诗-怀古篇《泊秦淮》

杜牧的名作《泊秦淮》堪称怀古诗的范本,比前几讲里的怀古诗歌都要高明。它的高明在于:作者抓拍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瞬间,但并不直接表态,诗意到底该往什么方向理解,不同身份和价值观的人一定各有各的读法。换个说法,就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首诗里照见自己或者感知自己的价值观,这恰恰是诗歌的价值所在。

杜牧的《泊秦淮》怀的是陈朝的古,离杜牧大概三百年。在进入这首诗之前,你可以先问自己这样几个和音乐有关的问题:你在什么时候最喜欢听忧伤的歌呢?你觉得流行音乐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盛衰吗?你能从一个人听歌的口味预见他的命运吗?

这些问题貌似不太着调,但是在古人那里它们意义重大,而且古人还真能讲出道理。

陈朝是哪个朝代?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答不出来。我先简单梳理一下,从你熟悉的三国时代说起。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结束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北方动乱,晋朝退缩到长江以南,史称东晋。

东晋末年,大将刘裕发动武装政变,建立宋朝,史称刘宋。刘宋末年,大将萧道成同样以武装政变夺权,建立齐朝,史称萧齐或南齐。南齐末年,皇族萧衍照旧武装政变,建立梁朝。梁朝末年,大将陈霸先又一轮武装政变,建立陈朝,史称南陈。

南陈末年,后主陈叔宝荒淫无道。北方新兴的隋朝发动大军渡江,灭掉南陈,终于建立了大一统王朝。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唐朝了。

从三国时代以来,吴国、东晋、宋、齐、梁、陈一共六个朝代都是江南政权,合称六朝。国都都在今天的南京,所以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又因为南京在六朝时代极尽繁华,所以也被称为六朝金粉之地。南陈是六朝当中的最后一朝,陈后主是南陈帝王里的末代皇帝。

陈后主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虽然爱好文艺,但格调不高。他让宫廷乐师谱写轻浮而忧伤的旋律,又让身边的臣子们填写歌词。男男女女你唱我和(hè),歌词柔媚、歌声哀婉。陈后主明明锦衣玉食、言出令随,又毫不操心民生疾苦,但日子过得太舒适,忧伤就变成了难得的情调,就像“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一样。

在所有歌曲里最出名的一首叫作《玉树后庭花》,传说它有这样两句歌词:“ 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当时人们认为这是歌谶chèn,也就是用歌曲表达的预言,预兆着陈朝的国运“不复久”了。

南陈的灭亡太有戏剧性也太必然,《玉树后庭花》这支歌曲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亡国之音,被诗人们反复吟咏,告诫世人居安思危的道理。

儒家传统特别重视礼乐,严格来说音乐也是礼的一种,绝不是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和政治息息相关的。

儒者相信音乐会反映出今天我们所谓的国民性,同样也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治与乱,统治者对于音乐决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当一个儒家知识分子行走四方,听到各地的音乐,天然就会产生意识形态方面的联想。

凡是码头,周边总会迅速兴起各种茶楼酒肆等等商业配套,甚至由此发展出一座大型城市。杜牧停船的时候虽然已是晚上,平常的城市里早已一片寂静,但秦淮河边有着古代罕见的夜生活,船上分明能够听到对岸的歌声。杜牧用一首《泊秦淮》写下自己的印象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里的“商女”就是歌女,唱的《后庭花》就是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但诗人落笔未必都是写实,比如“隔江”显然不是隔着长江,只是秦淮河的对岸而已;歌声的来处大约就是“夜泊秦淮近酒家”的那个“酒家”,否则隔着长江哪怕敲钟也听不到的。

歌女唱的当然也不一定真是《玉树后庭花》的正版,而只是像《玉树后庭花》一样的靡靡之音。我们读诗,对这些地方千万不能拘泥。

这首诗的意思清楚明白,刻画的场景也一样的清楚明白。在六朝相继亡国之地,偶然听到亡国之音,敏感的人难免百感茫茫。但是,杜牧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再往深里想想,歌女是卖唱的,唱什么歌不由自己做主,而是由花钱的人做主。这些花钱的人显然不会是贩夫走卒,而是有身份和权势的人。“不知亡国恨”的不是歌女,而是这些人,这才是真正值得批判和伤感的。如果再多想一层,南陈的灭亡对陈后主一家来说是灭顶之灾,但对平民百姓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国家换了一个主人,百姓生活就真的水深火热了吗?至少早在陈后主统治的时代,百姓的生活已经是水深火热了。这样的王朝值不值得效忠呢?对于国家的兴亡,匹夫难道有责吗?

也许匹夫真的有责,他们既然作为陈国子民,无论如何都应该站在陈后主的一边。但歌女这种在任何王朝里都没有地位的女人,从来都只是男人玩物的女人,她们如果也有亡国之恨的话,这份恨意到底从何说起呢?

如果再多想一层,在杜牧生活的时代,唐王朝早已经由盛转衰,藩镇军阀渐渐形成割据势力,和中央朝廷分庭抗礼了。在这样的局势下,竟然还有人有心消遣,在《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里自得其乐,这难道不是很可悲的现象吗?

但事情也可以反过来想:正是因为有了地方自治的势力,读书人才有了更多的出路,可以受到更大的礼遇,晋身之道才可以从可耻的“自媒”变成被多方礼聘。诗人李益就受过节度使刘济的延揽,他受宠若惊地写诗回答说:

草绿古燕州,莺声引独游。

雁归天北畔,春尽海西头。

向日花偏落,驰年水自流。

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

(《献刘济》)

刘济的辖区在今天的北京一带,所以诗句一开始全用北方的意象,还用“雁归天北畔”表示自己有意投靠。接下来“向日花偏落”,用“日”暗示中央朝廷,“花”暗示知识分子,说自己虽然有心为中央效力,但不被重视,只落得“驰年水自流”,年华如流水一般逝去,一事无成。

这层意思说得还算含蓄,但最后两句就很直白了:“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是说自己感激刘济的知遇之恩,不会再惦记中央朝廷的职位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李益在秦淮酒楼上听歌,大概不会介意歌女演唱《玉树后庭花》吧?从《泊秦淮》简简单单的四句诗里,我们可以做出太多的理解,你很难说哪种理解一定就是错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诗人运用文字就像摄影师运用镜头一样,只是抓拍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瞬间,但不加任何评论,不表任何态度,诗意到底该往什么方向理解全看读者的偏好。

如果对照一下前边谈到的戎昱的诗“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还有胡曾的诗“当时已有吹毛剑,何事无人杀奉春”,作为史论倒是有力,作为诗歌却乏味了些,这就反衬出《泊秦淮》的高明。“秦淮河”这三个字,经过历代读书人的层层积累,已经不再是一条普通河流的名字,而成为一个文化语码,寄托着诗人们的哀思和共鸣。

也许你会好奇,诗人为什么这样喜欢怀古,是我们这个民族格外喜欢怀古吗?还是说因为历史长,我们格外爱怀古?怀古是不是我们文化层垒堆叠的一个手段?

其实怀古没有特别,西方诗人也一样喜欢怀古。只要人类有了历史,对历史的理解就会把个人不到百年的生命延长到几百、几千年,让人可以从宏大的视角里定位当下的短暂一刻,与现实当中无法企及的璀璨群星为友,产生微妙的永恒体验。人类天然有着对永恒的渴望,凡人只能在基因的操控下用生儿育女来追求永恒,宗教徒用瑜伽、坐禅、默祷等等方式在今生触及永恒。

诗人的怀古无非是殊途同归,只是这条路上繁花盛开,格外美艳迷人。

总结

杜牧的《泊秦淮》是怀古诗的典范,只抓拍而不议论,这就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的境界。正因为诗人不议论、不表态,读者才可以从各种角度做出各种理解,所以这样的诗可以说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本文摘抄自《得到》-《熊逸唐诗50讲》,https://www.dedao.cn/article/oWZdeMxN5Y4DJlLyrJjB62zrR8OblQ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68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