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古代科举考试主要考什么?从明朝与清朝的学校中便能找到答案

古代科举考试主要考什么?从明朝与清朝的学校中便能找到答案

古代科举考试的学子们,并非都是自学成才,他们也在学校系统学习后,才参加科举考试。自从科举考试制度实行以后,我国古代的学校也随之发展起来,特别明朝与清朝的教育很发达。《明史·选举志》记载:“明制,科目(指分科选官制度)为盛,卿相皆由此出,学校则储才以应科目也。”还记载这样一句话“选举必由学校。”因此明朝时的官吏都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然后通过科举考试进行选拔。

明清的学校,朝廷办的有国子监,国子监又叫太学或国子学,地方则有府、州、县学。各级官办学校均设有学官,负责教育事宜。国子监学官有祭酒、司业、监承、博士、助教、学正等。国子监生主要是各部由地方选送上来的举人、生员或者前科会试下的第者。当然个人也可以花钱捐个监生名头。

地方学校,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等学官。除此之外,乡间则有社学、私塾,多由生员也就是秀才当老师,负责民间子弟的初级教育。社学和私塾的学生叫童生,童生优秀的可考府、州、县的学校。

我们都知道,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主要考八股文,这是明清学生中一生追求的文章,那么明清学校如何学习八股文呢?

从小练

八股文体现的不仅是古文水平,而且需要有自己对经义的精深理解,因此八股文很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明清时期,各级学校的教育主要以八股文为中心。从孩子时就开始抓,此时教育叫启蒙教育,这时的教育很关键,主要为后来能写好八股文打基础。因此,八股文从娃娃抓起,在明清朝都有一整套程序和内容。

明清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最先从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此时学习主要是识字,让孩子认识更多的汉字,并了解其含义。

然后再让学生学四书,要求学童背诵,在四书开讲之后即“开笔”,所谓的“开笔”就是开始八股文的训练了。

蔡元培曾说过八股文的训练程序:“八股文的作法,先作破题,共两句,把题目的大意说一说,破题作得及格了,乃试作承题,约四五句,承题作得合格,乃试作起讲,大约十余句,起讲作得合格,乃作全篇。全篇的作法,是起讲后,先作领题,其后分作八股(六股亦可)。每两股都是相对的。最后作一结论。由简而繁和,乃是一种学文的方法。”这是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总结的。

《红楼梦》八十四回对贾宝宝学习八股文也有一段介绍。宝玉在四书开讲后一个月就写了三篇八股文,贾政亲自监督。因此,要想学好八股文,学童教育是一个关键阶段,此阶段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很重视,因此这一阶段学的好与差,决定人的一生能否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古代私塾学堂中还有“对课”练习,这也是为作八股文作准备。什么叫对课?就是让学生对对儿,因为八股的文字讲对偶,对对儿,在古代也叫“属对”,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其他词也要一一对应。比如:“云对雨,雪对风。临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蛩。三尺剑,六斤弓,岭北对江东。……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这些都是古代启蒙教育课本的练习。练习时,要从字、词开始练起,直到练习对句子乃至对语段。有了这些练习,以后写诗、写八股文就有了基础。

对课训练方法是从简到繁,由一字对,到二、三、四、五一直到很多字对。清朝人崔学古在《幼训》中把小时启蒙训练总结三个步骤:训字、立程、增字。他在书中这样记载:“一曰训字。先取《对类》中要用字眼,训明意义。戒本生勿轻翻对谱,须先立意,方以训明字凑成。勿轻改,勿轻代作。一曰立程。语云:‘读得古诗千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一曰增字。比如出一‘虎字’,对的是‘龙’,虎字上增一‘猛’字,对字时也增为‘神龙’ ……以此类推。”

对对儿是一项综合训练,能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一个有效方法,对现在小学生练习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另外,在明清启蒙教育中,还有猜诗谜的游戏,这是一种诗文语句的练习方法。对于八股文破题很有用。

勤背诵

除了初级教育学校学写八股文,地方县、州、府学以至于国子监也学习八股文。《清史稿》记载国子监功课及考试时:“祭酒、司业月望(每月十五日)轮谭皆用四书一、诗一,曰大课;祭酒季考、司业月课、比用四书、五经文。月朔,博士课,经文、经解及策论。月三日助教课;十八日学正、学录课,各试四书文一、诗一、经文或策一。”可见到了最高学府八股文依然是重要学习内容,还要定期考试。国子监都这样重视,各地方学校当然更重视了。

通过启蒙教育后,升入各州县及国子监学习,此时学习八股文进入一个高境界,但方法很简单,就是大量阅读背诵八股文。明朝时由程文、墨卷、文稿等编成的各种八股文集、选集是学生和应试读本。乾隆年间由文苞编的《钦定四书文》是最重要一本名家八股文,共有486篇,清朝下发后,由各级学校和参加考试的考生学习背诵。学生要先阅读古人写的文章,然后,模仿、借鉴再模仿、再借鉴,直至写出自己的八股文。

《儒林外史》中记载鲁小姐学作八股文“肚子里记得三千余篇”,这并不是夸张,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如果不背诵几百篇八股文,即使去了考场也是陪考。

多写作

经过启蒙、背诵的阶段后,学习八股文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多写,由浅入深的写八股文,才能在考场上应对各类考题。有些人虽然考不中,其实他们都写过数百篇、上千篇八股文。有些私塾学校为了让学生掌握八股文方法,除了官方定的八股程式,还让学生写700字以上的长文。

清朝有名的八股文家路德辞职后,曾长期从事讲学、主办书院活动,他训练子弟及书院学生写八股文,常常让学生写十股以上的长文,主要就是启发学生,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他曾在《训蒙草》收入了一些范文,甚至有的文章达到十八股之多。

古代老师在教育学生想了很多办法,而且都很严肃认真。学作一篇八股文要经过多次初稿、批改、改作等程序,反反复复很多次才能完成。

从古人对待八股文的重视来看,只是一种应试的学习,而八股文本身就空洞无味,如此学习八股文,除了应试还有其他作用吗?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6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