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网友:寻找六十至八十年代教师“蜡烛”精神和“园丁”情怀

网友:寻找六十至八十年代教师“蜡烛”精神和“园丁”情怀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赞美蜡烛精神的优美简短句-蜡烛的精神优美句子(图1)

赞美蜡烛精神的优美简短句-蜡烛的精神优美句子(图3)

80年代恢复全国高考制度,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在民办教育的热潮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进入大学学校学习更先进的知识,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拥有更广阔的世界观,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沉浸在喜悦中,听说孩子上了大学,全村人倍感光荣,敲锣打鼓送状元。县、乡、村三级召开庆功会,给教师们抹上了红色;有些地方,村上组织村民帮家里有承包田的教师抢抢粮食,为他们分忧;那时,农村的教师大多白天上学,回家还要种责任田,两头忙着跑,却没有人因为农活耽误学生上课和学习成绩。当千千万万的学生和社会青年走进学校,教育资源变得极度匮乏,学校设施设备滞后,没有教室,每个班有70多名学生,桌子和凳子不足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学生人数急剧膨胀,甚至偏远的山区学校也不缺学生。

教育形势的空前高涨,感染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热情,也感染着许多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老师们课后加班加点为孩子们打印练习题,那时学校没有电脑,有的地方连电灯都不通了,老师晚上倒在煤油灯下刻蜡板,用手推油印机连夜打印训练题。第二天早上他赶到学校,发给学生,学生们求学心切,下课都不出教室,写作业、复习笔记,不得不被迫赶出去休息;星期天,很多学生来到校园自学,因为要在家被农活打扰;高中生考试前夕,晚自习自动延长到深夜十一二点。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没有任何时候休息,他们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默默地陪伴着孩子们,彼此心中都有希望!对于老师来说,只要学生努力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安慰和收获,谁也不想去计较那些辛苦和付出。靠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成就感远远好于加班补贴等有偿回报,当时也没有补课费的概念。在一些山区学校,教师修理自己破旧的校舍,挨家挨户动员不想上学的学生和学生的流失,还要克服挑水吃饭、过冬等生活的困难,才能坚定信念。

赞美蜡烛精神的优美简短句-蜡烛的精神优美句子(图6)

全民办教育充分展示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教师的重要作用。无论中学和高中毕业生,许多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报考中高等师范院校,决心用他们的知识投身教育事业,帮助更多的孩子掌握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真正技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很多中学师生,甚至高中生都被分配到中学、高中的教学岗位上,通过参加课程学习和学业学习不断充电和提升自己,任教中学、中学,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学校的肯定、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喜爱。在我看来,更多的老师是严谨有度、柔软有良师风范、爱生如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教师的一生应该是爱的经典,爱学生、爱学校、爱岗位、爱教育,只有倾注所有的爱,师德修养才能在爱的奉献中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用无悔的人生书写春秋的桃李园。”

也许,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所有教师敬业和“园丁”情怀的写照。

我是梦征元林,感谢您的阅读、评论和关注!教育路上,我们在一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12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