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远征十字军来过中国吗?为什么会有十字军远征这样的荒唐事

远征十字军来过中国吗?为什么会有十字军远征这样的荒唐事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教皇庇护二世的故事,大家如果看过《权利游戏》里的大麻雀,一定印象深刻,在他身上,我们既能看到朴素、虔诚、利他的闪光点,又能看到冷漠、残酷、极端等阴暗面。

他既是一个无比虔诚的宗教信徒,又是一个极其冷漠残酷的宗教领袖,一个残暴自大的法西斯统治者。

庇护二世同样利用民众的狂热,谋取个人的述求。

庇护二世在位是十五世纪中期,那个时候,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十分兴旺。庇护二世自己也受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成为教皇之前,他曾是意大利的著名学者,诗作和散文在当时的文艺圈传诵一时,还曾以宫廷诗人的身份,担任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秘书。可以说算是个文艺青年。

不过,谁都没想到,在成为教皇之后,庇护二世内心深处的宗教热情突然熊熊燃烧起来。他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要用天主教的旗帜,将四分五裂的西欧各国团结起来,发动一次十字军远征。但是,他的努力四处碰壁,远征之梦最后化为泡影。

在这个过程中,庇护二世耗尽了全部精力,罗马教廷也耗尽了最后的宗教狂热,后来的教皇再也不去做这样的尝试,而是承认现实,在世俗君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来具体说说远征的事儿。历史上的十字军远征,是罗马教皇发起的宗教战争。参加远征的欧洲军队都佩戴十字标志,所以被称为十字军。而这个十字标志,本身就说明了远征的宗教意味。

第一次十字军远征,是十一世纪末发动的。

当时的口号,是天主教徒团结起来,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

当时是神权处于顶峰的时代,也是教皇号召力达到顶峰的时代。

教皇承诺,参加远征就等于参加圣战,一切罪孽都可以得到救赎。

在宗教狂热的驱使下,加上土地和财富的诱惑,来自欧洲各国的国王、贵族和骑士加入战争,和穆斯林拼死作战。

这样的远征,前后一共进行过八次。

头几次,远征也取得了一些战果,夺回了耶路撒冷,在中东建立了一些欧洲人的小王国。

但是,支撑远征的宗教狂热慢慢消退,加上欧洲各国纷纷摆脱神权,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国家间的矛盾越来越多,面对穆斯林的反击,根本团结不起来。

到最后,这些小王国都被穆斯林消灭,十字军也被彻底赶回了欧洲。

到庇护二世的年代,离最后一次十字军远征,已经过去了将近两百年。十字军远征已经变成了一个快要被人遗忘的历史名词了。不过,庇护二世可不这么想。他觉得,只要举起圣战的大旗,在神的号召之下,欧洲各国的天主教徒就会重新团结起来,组成大军,取得辉煌战绩。

于是,在强烈的宗教热情的驱使下,庇护二世即位后,在第一次红衣主教会议上,就提出了发动十字军远征的宏大计划。

红衣主教们听了都目瞪口呆,但教皇的意志十分坚决,他说,当时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在迅速崛起,已经构成了天主教世界的强大威胁,为了解决危机,必须发动十字军消灭土耳其。

同时,十字军可以加强天主教徒的团结,巩固罗马教廷的权威。

庇护二世

庇护二世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马上投入行动。会议第二天,他就向天主教世界的全体君主发出了信函,要求他们到意大利北部的曼托瓦城参加会议,一同出兵远征。可是四个半月之后,教皇到了曼托瓦,除了东道主之外,他没有看到任何一位君主,甚至连一位君主派出的全权大使都没有。

教皇怒火中烧,他马上发出了第二封信函,催促君主们前来。第二封信没有回音,他又发出第三封信。第三封信措辞十分严厉,甚至威胁各国君主,谁不来就开除谁的教籍。

在罗马教廷神权强大的年代,开除教籍是极其沉重的惩罚。如果一个君主被教皇开除教籍,他的臣民就可以不承认这个君主。但在庇护二世的年代,教皇的权威早已衰落。所以,即使他威胁到这个程度,各国君主还是装聋作哑。

到这个份上,要说一般人,应该早就认清现实了。但庇护二世可不是一般人,他没有放弃。群发信函不管用,他就换个路数,一个个私聊。先从那些大国开始做工作。

刚才我们说过,他在当教皇之前,在神圣罗马帝国做过官,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私交也不错。于是他写了亲笔信给皇帝,想说服皇帝率先响应十字军的号召。结果皇帝一直说,国事繁忙,不响应。真的国事繁忙吗?这只是个借口而已。真实的原因是皇帝对打土耳其毫无兴趣,反倒想着从其他的天主教国家那里夺取土地。

神圣罗马帝国不行,再试试法国,法国国王倒是坦率,没有打太极,而是直接向教皇提出条件,要想让法国出兵,就得承认法国在意大利南部的势力。这个条件教皇根本无法接受。

当时欧洲的大国,还有英国和威尼斯。英国内战打得正热闹,教皇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只有去找威尼斯。按理说,威尼斯的贸易受到土耳其打击,损失比谁都大,参加十字军打土耳其,应该是有动力的。但是,威尼斯是极其现实的商人国家,外交政策以灵活多变著称,根本不愿意俯首听命于教皇,对教皇的宗教热情更是毫无兴趣。

庇护二世对大国的工作毫无成效,而小国都在观望大国,大国不动,他们就更有理由按兵不动了。

不过,在庇护二世费尽心力折腾了四个月之后,他还是得到了一个回应。勃艮第侯爵派出特使,表示愿意出兵。勃艮第是小国,但这位侯爵在当时的欧洲颇有名望。在这位人气君主的感召下,意大利的一批小国陆续派来了代表,连威尼斯也派来了大使。

教皇终于凑足人头召开了会议,宣布筹建十字军准备出兵。然后,像是连锁反应一样,神圣罗马帝国、法国这些大国也派来了大使。庇护二世觉得,他的圣战梦想,好像就要变成现实了。

但是,庇护二世还是太乐观了。

各国许诺为十字军提供的人力和财力迟迟不能到位,各国也还是在明争暗斗。

庇护二世在政治领域没办法,就开始在宗教方面想办法。

他努力调和天主教不同派别的矛盾,还想办法激发民众的宗教热情。

然而,各国君主仍然是那副斤斤计较、冷静现实的模样。

好几年过去了,十字军出兵的准备工作进度非常缓慢。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这场圣战能够发动起来,庇护二世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宗教信念在四处奔走。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道晴天霹雳,原先那位信誓旦旦率先出兵的勃艮第侯爵,被土耳其的实力吓倒,再加上法国国王在幕后搞小动作,打起了退堂鼓。

另外一些国家开始互相攻打,完全指望不上了。

庇护二世遭受了沉重打击,自己也病魔缠身。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放弃,还是按先前的设想发布了出兵日期。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威尼斯强大的海军上,而且拖着沉重的病体往海边进发,终于一病不起。

按照盐野七生的描述,在弥留之际,庇护二世打开窗户面朝大海,兴奋地喊叫。他说:看哪,威尼斯的大舰队来了,神圣罗马帝国,法国,各个国家的君主都来了,我是他们的统帅,我要站起来去迎接他们。

这只是教皇弥留之际的幻觉而已。事实上,威尼斯人直到教皇闭上眼睛,都没有和他见面。那个时候,威尼斯人考虑的是和土耳其人和谈。和现实的国家利益相比,圣战的崇高使命完全不值一提。

这就是庇护二世的故事,他是最后一位相信圣战的教皇,为了梦想耗尽一生。应该说他是个充满热情、不屈不挠的人,但是,比个人意志更强大的,是时代大环境的变化。在文艺复兴时代,神权早已衰落,各国考虑的都是自己的现实利益,圣战的口号早已不合时宜,不再有感召力,注定会成为泡影。

也就是在庇护二世时期,罗马教廷耗尽了自己最后的宗教狂热,也让后来的教皇,变得越来越像世俗君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z20220514082404e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