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中国式逗孩子:大人在笑,孩子在哭,中国式逗娃,逗哭了我的孩子,你乐了,还给我一个暴躁的娃

中国式逗孩子:大人在笑,孩子在哭,中国式逗娃,逗哭了我的孩子,你乐了,还给我一个暴躁的娃

家里有了孩子后,原本缺乏生气的家庭变得朝气蓬勃。孩子小的时候,大家一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感受天伦之乐。等到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在墨墨的身边就出现几个“恶亲戚”,他们总是变着花样的把孩子逗哭,然后大家一笑了之。

后来我和闺蜜聊天,她说她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她说直接和家人说别逗我们孩子,可是家人觉得我是喜欢孩子才逗孩子的。不说吧,看着孩子委屈的眼神,自己什么也不做,也是说不过去的,真是左右为难。

今天我们就看看,常见的中国式逗娃有哪些?

1、抢走孩子的“挚爱”,让孩子哭

教会孩子分享,是正确。如果你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分享美食和玩具,我会感谢你。但是,我们常常看到他们拿住孩子最喜欢的玩具,说是自己的。孩子刚刚有了自我意识,被别人抢走心爱之物,肯定会哭闹的。我记得最近一次,我给孩子买了3个很漂亮的发卡,墨墨特别喜欢。

她姨走过来说:“这么漂亮的发卡,真漂亮,给我一个”

墨墨看着她,没有说什么,就递了一个过去,脸上只是不高兴。

接着,她姨就把剩下的两个都带上了说:“这是你妈妈给我买的。”扭头就走了。

成年人知道你是在逗孩子玩,孩子却认为是真的,墨墨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大哭这说:“那是妈妈给我买的,你都拿走了,我带什么呀”

然后,家里人都乐了,唯有孩子在哪里哭。然后姥爷说:“你姨逗你玩呢,真小气”.

当时我就炸了,我说以后别这么逗孩子了,孩子还小,根本分不清是玩笑还是真的。把孩子逗哭了,你们哄啊。

2、向孩子要东西,孩子给了,你不要了。

有一次我给孩子买了她最爱吃的冰淇淋,其实买的挺多,每个人都有。墨墨吃的时候,姥爷说:“过来,让姥爷吃一口。”

这时候我觉得还很正常。墨墨看着所剩无几的冰淇淋,犹豫了一会,用勺子挖出一些,走过去。

姥爷又说:“姥爷不吃,你自己吃吧,姥爷和你说着玩呢”

我说:“孩子给你,你就吃吧。要不以后再也不给你吃了。”

最终,老爷还是没吃。你知道孩子把最爱吃的食物分享给你,是经过多次思想斗争的。孩子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而你只是逗孩子玩。这种行为以后会让孩子混乱,妈妈让我分享,结果别人不要,以后是该分享还是不分享呢?

3、恐吓式逗娃

这种逗娃方式,我估计你也经常见到。如果你是一个二胎妈妈,身边肯定会有人和你的大娃说:“等你小弟弟出生了,你妈妈就不要你了。”

记得去年去桂林玩的时候,在巴士上孩子困了要睡觉,姑姑说:“别睡觉哦,要不你醒了,我们就都不见了。”这两种逗娃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已经孩子因此轻生了。

4、耍猴式逗娃

孩子不大,大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候,一些人就会拿着辣菜或者白酒给孩子吃,还挑衅的说:“男子汉,勇敢点。”看着孩子辣的直摇头,他们能笑的流出眼泪。这么大个人了,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一个孩子的痛苦之上呢。

5、欺骗式逗娃

有时候一些人会和孩子说:你不是你妈妈亲生的,要是亲生的,她怎么对你不好呢?不给你买……。孩子突然间感觉自己没有爸爸妈妈了,心理不知所措,开始委屈的哭起来。

墨墨有一段时间是和姥爷一起在北京待着的,有一天有事,姥爷需要立即回老家。姥爷和墨墨怎么说,墨墨都不愿意回去。

后来姥爷急中生智:“墨墨,姥爷今天带你去一个更好玩的地方玩滑梯好不好。”

孩子高兴的配合出发了。从此之后,姥爷再说什么,也不会和他一起出门了。

上面很多事情都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很多家长在逗乐孩子的时候,却往往护理的这种玩笑对孩子的影响。我们来看看会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1、孩子不再相信大人

大人以能欺骗到孩子为乐,孩子受到欺骗后,以后就不再相信你了。长此以往,孩子不会相信别人,也会学着撒谎欺骗人,这真的对孩子好吗?

2、孩子丢失安全感

这种逗孩子的方式,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尤其是什么你妈妈就不要你了,你不是妈妈亲生的,你轻易的一句话,我就要用几个月甚至几年去纠正。孩子有困难本来需要家人帮助的,这句话让孩子觉得被抛弃了。所以很多信以为真的孩子有的跳楼了,有的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3、脾气暴躁

以逗哭孩子为目的,最终是你有了快乐,我有了一个暴躁的孩子,这真的是你逗孩子的目的吗?这样逗孩子,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畸变,他们开始变得不安、焦虑、暴躁、不愿意与人沟通。

遇到这样亲人逗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

1、转移话题

看到有人要这样逗孩子的时候,我们试试岔开话题。把大人转移到另一件事上,中断她逗孩子的行为。

2、果断制止

当别人这样逗孩子的时候,最好还是果断制止。不要碍于面子,不理不睬,要知道孩子受伤害,不是不哭就结束了,心理阴影可能伴随终身了。

3、带孩子直接走开

如果你不想驳人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带走孩子。既避免了孩子受伤,又顾及了别人的面子。

你遇到过这人的亲戚吗?你会怎么做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v20220607122606c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