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怎样让一个孩子扔掉手机,喜欢上阅读的书?怎样让一个孩子扔掉手机,喜欢上阅读?

怎样让一个孩子扔掉手机,喜欢上阅读的书?怎样让一个孩子扔掉手机,喜欢上阅读?

“你还在玩手机!作业做完了吗?这么多书,你怎么不看啊?”

“我不爱看书!”

相信这是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发生的对话。这边父母在咆哮孩子不爱看书,那边孩子自顾自地抱着手机玩个不停。

面对沉迷手机的孩子,身为父母的我们究竟如何去引导?怎样让一个孩子扔掉手机,喜欢上阅读?这估计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犹太人的做法。

犹太人据说是这个世界上非常聪明的民族,他们之中产生了很多的有名的科学家和成功的商业家。除了基因外,这与他们从小就十分注重学习的家教有关。据说,为了让孩子们喜欢上读书,他们最广为流传的做法就是——“在书本上抹蜜”。

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每读完一小段,母亲就给孩子舔一下蜂蜜。当孩子再长大一点扣,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上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喻意:书甜如蜜。

这个做法放在现代,估计会被很多妈妈嫌弃——这多不卫生啊!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片面强求孩子勤奋读书是没用的,一定要让孩子从书中尝到“甜头”。因为人的天性是趋乐避苦的,孩子更是如此。感觉到“甜”,他就喜欢;感觉到“苦”,他就讨厌。

更别说现在的电子游戏、动漫数不胜数,而且做得那么吸人眼球,孩子在游戏里玩得不亦乐乎,感观和心理都得到了巨大的满足,相比之下,又怎么想去看枯燥的书籍呢?

作为家长,如何让孩子感觉到读书是甜的呢?我自己亲身摸索了以下几个方法,虽说不能让孩子完全脱离手机、玩具,但也让他们对读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图片来自网络

一、从孩子的爱好出发,吸引孩子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低年龄的孩子来说,感兴趣才会坚持下去,而不是责骂和说教。我家儿子3岁多,之前一直不喜欢阅读,是一看到书本就逃之夭夭的那种人。

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每天晚上给他讲故事。故事也是讲他喜欢听的那种,如“汽车人变身”、“恐龙大冒险”、“奥特曼打怪兽”等,记不得故事情节就乱编,反正编的他也听不出。

儿子很喜欢,就问我:“妈妈,你怎么知道那么多故事啊?”我笑着说:“这些都是从书上看来的。”他就很好奇,书中为什么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于是,我从网上淘来很多关于汽车、恐龙的故事书,告诉他,妈妈的故事都是从书上看来的。我每天陪着他看,也不强求要看多久。我还买来很多汽车贴纸、涂色的书,给他在上面涂涂画画。渐渐地,他开始不再那么讨厌书本了,有时也会翻上几页,指着上面的汽车叫我讲给他听。

给儿子买的书

二、寻找有趣有料的课外书,提升孩子的阅读体验

我的大女儿一直非常讨厌古诗词。由于古诗词的许多意境,需要反复揣摩,而且古今字义差距很大,让她在学习上觉得很吃力。再加上学校多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拆文解义的,这些都让她觉得学古诗词很枯燥无味。

于是,我去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唐诗宋词的另类课外书,买回来给她看。我选的书,要先有趣,再有料。

我选了一套以漫画形式解读唐诗宋词的书,这套书,用风趣幽默的段子+漫画的形式介绍作者的所在年代、写作背景,一下子吸引了人的注意力,然后又用显浅的现代大白话把晦涩难懂的诗词意思解释出来,通俗易懂,孩子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女儿自从有了这些书,一有空就捧着看,一看就是半天,有时还口中念念有词。过了一段时间,她没再跟我抱怨古诗词有多难学了。上个学期末,她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古诗词朗诵大赛,还得了个二等奖。

三、及时给予阶段性的奖励

读书毕竟还是比较枯燥的,比不上游戏吸引人。

游戏之吸引人,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能及时地给予孩子成就感与满足感。

每打赢一场仗,经验值立即上升,战利品立即到手。

这就是“即时回报”的游戏规则

“即时回报”能给做事的人一个正反馈,使他能够更投入地继续工作。

但这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读书更是如此,需要漫长的坚持才有可能得到回报。

如何让孩子感到读书也是有成就感的,并且愿意一直坚持下去呢?我想到了用阶段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激励他们。

对于比较低龄的孩子,像我的小儿子,我采用物质奖励多一些。比如说,他读完一本书,我就承诺带他去游乐场玩一次,或者实现他的一个小愿望。

对于像我已经在读初中的大女儿,我则偏向于精神奖励多一些。我让她每读完一本书,就跟我交流一下读书的心得,或者写下读书笔记(她喜欢做手账,我让她写在读书手账本上)。写得怎么样,我不作硬性规定,只要她愿意写,我就给她买漂亮的笔记本、手账贴纸。

读书笔记手账本

四、言传身教,营造适合读书的氛围

读书,是持续一生的事。要想孩子一直爱上阅读,家长不仅要自己作出榜样,还要营造出一个适合孩子读书的氛围。

年纪轻轻就勇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的武亦姝,被誉为“国民才女”。她的出色表现,令北大博士生陈更也不禁感叹“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为什么年仅16岁的她,就有如此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主要原因在于她父母从小的言传身教。

据了解,她还小的时候,她的父亲是律师,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天一下班,把手机放一边,专门抽出时间陪她听歌、读书、画画,还一起做诗词接龙的游戏。她的母亲,很少沉迷于无效的娱乐,空闲时间大部分都用来看书学习,小时候的武亦姝自然有样学样,养成了和母亲一样的习惯。

在我家,我和老公两人也很喜欢看书。我们约定,每周日的上午是我们家的读书日,从早上的9点到12点,大家都不准看电视,只能找书看。看完后,每个人轮流发言,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感想(儿子太小就不说了)。平时,我们吃饭时,也会互相交流什么书好看。

我家中的书柜就有三个,我和老公各人一个,两个孩子共用一个。家中的书柜定期更新,摆放上他们最近喜欢看的书,只要他们一走进书房,就能看到自己最喜欢的书在哪里。

此外,我还经常带他们去书店逛,只要是他们喜欢的书,我都尽量满足他们买下来。我还给他们一人办了一张图书馆的借书卡,有空就带他们去借书回来看;看完就马上还掉,又重新去借。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曾说过:“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我觉得,只要家长有心,相信在这个网络游戏肆虐的时代,也会让孩子找到读书的乐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u2022083117400742d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