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考试64篇情景默写快来操练!(上)

考试64篇情景默写快来操练!(上)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个道理。

(2)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多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

(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4)(2016·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5)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8)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10)(2017·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11)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12)《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答案:(1)学不可以已(2)学不可以已(3)学不可以已(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逍遥游》)

(1)《庄子·逍遥游》中,“”一句表现了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赞誉而更加奋勉。

(2)《庄子·逍遥游》中以“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一句是“”。

(3)(2016·山东高考)《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4)(2015·全国卷Ⅱ)《庄子·逍遥游》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5)在《庄子·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6)《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7)《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8)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9)《庄子·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语句是“,”。

(10)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话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

(11)《庄子·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名句是“,”。

(12)《庄子·逍遥游》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引出“小大之辩”的句子是“,”。

(13)(2017·全国卷Ⅱ)《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14)《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则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15)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16)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列子乘风而行不是真正的逍遥,因为他还“有所待”,而“,”才算是真正的逍遥。

(17)庄子在《逍遥游》中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2)蟪蛄不知春秋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6)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8)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9)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0)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1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1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1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6)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1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师说》)

(1)韩愈《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经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的学识情况是“”,却耻学于师。

(2)《师说》中,韩愈指出“,”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3)《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4)韩愈在《师说》中说明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5)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分析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7)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8)《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9)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对自身“”。

(10)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11)韩愈在《师说》中通过“,”三句将“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进行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错误的学习态度。

(12)韩愈在《师说》中循循善诱地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不从师不能解惑的句子是“,”。

答案:(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7)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9)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阿房宫赋》)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一句,勾勒出阿房宫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楼阁很多,不计其数的情形,其中展示出“长廊”特点的一句是“”。

(3)杜牧《阿房宫赋》中,揭示出“后人”如果只哀怜秦国却不引以为鉴的后果是“”。

(4)(2016·全国卷Ⅱ)杜牧《阿房宫赋》中以“,”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5)(2015·重庆高考)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6)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7)《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8)《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语句是“,”。

(9)《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10)《阿房宫赋》中杜牧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借古讽今,画龙点睛地表明写作动机的句子是“,”。

(11)《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1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民,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1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四句十分精练的语言叙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两句写阿房宫被焚毁的史实。

(14)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

(1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头发浓密而乌黑的句子是“,”。

(16)(2017·全国卷Ⅰ)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17)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阿房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占地极广;“,”两句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谴责了秦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做法。

答案:(1)隔离天日(2)廊腰缦回(3)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一肌一容尽态极妍(5)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7)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8)明星荧荧开妆镜也(9)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1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13)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14)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15)绿云扰扰梳晓鬟也(16)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17)覆压三百余里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赤壁赋》)

(1)《赤壁赋》中,苏轼主张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他用“”一句表达了自己从变化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的观点。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是“,”。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6)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

(7)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8)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是“,”。

(9)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

(10)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11)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

(12)苏轼在《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

(1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1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15)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自己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了翅膀的句子是“,”。

(16)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自己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的句子是“,”。

(17)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

答案:(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6)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7)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8)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0)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1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14)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1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16)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17)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琵琶行(并序)》]

(1)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一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3)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两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5)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6)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

(7)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8)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以此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9)“,”是《琵琶行(并序)》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0)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写自己听着琵琶女第二次弹奏,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

答案:(1)呕哑嘲哳难为听(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5)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7)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8)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0)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氓》)

(1)《诗经·氓》中“”短短数字,便刻画出氓看起来忠厚老实的形象。

(2)《诗经·氓》中用动物作比,写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3)《诗经·氓》中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4)《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5)《诗经·氓》中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6)《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

(7)《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8)《诗经·氓》中,“,”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9)《诗经·氓》中写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是“,!”

(10)《诗经·氓》中写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是“,!”

(11)《诗经·氓》中写表明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是“,”。

(12)《诗经·氓》中通过占卜确定婚姻的句子是“,”。

答案:(1)氓之蚩蚩(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兄弟不知咥其笑矣(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5)及尔偕老老使我怨(6)桑之落矣其黄而陨(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8)于嗟鸠兮无食桑葚(9)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0)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1)既见复关载笑载言(12)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离骚》)

(1)《离骚》中表明作者“”,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但仍然经常遭到贬黜的句子是“,”。

(3)《离骚》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作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是“,”。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句子是“,”。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

(7)《离骚》中写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句子是“,”。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句子是“,”。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句子是“,!”

(11)《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句子是“,”。

(12)《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句子是“??”

(13)《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是“,”。

(14)《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句子是“,”。

(15)《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16)《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句子是“,”。

(17)《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句子是“,”。

(18)《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句子是“,”。

(19)《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句子是“,?”

(20)《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句子是“,”。

(21)(2015·全国卷Ⅰ)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22)(2014·全国卷Ⅰ)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答案:(1)宁溘死以流亡兮(2)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4)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5)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7)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8)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9)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0)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11)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1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1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1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1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1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1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1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0)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2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4)《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5)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表现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6)《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7)(2016·全国卷Ⅱ)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8)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

(9)《蜀道难》中“,”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11)从李白《蜀道难》“,”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答案:(1)难于上青天(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7)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8)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0)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锦瑟》《登高》)

(1)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自己内心曾经茫然的一句是“”。

(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

(3)李商隐的《锦瑟》中,“,”两句,借用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的典故营造朦胧的意境。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李商隐的《锦瑟》中“,”两句用凄迷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追怀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哀怨之情。

(5)《锦瑟》一诗的“,”两句表现的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6)《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

答案:(1)只是当时已惘然(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杜甫《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诗句是“,”。

(2)杜甫《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落叶和长江气势的诗句是“,”。

(3)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些诗句是“,”。

(4)杜甫《登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5)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

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虞美人》《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运用对比手法,想象故国“”,只是自己的容颜已老。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3)“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用到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

(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5)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一个诘问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这其中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答案:(1)雕栏玉砌应犹在(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上片描写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其中“”一句从视觉角度来写滔滔的江流。

(2)(2017·山东高考)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3)(2015·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描绘了周瑜的运筹帷幄。

(5)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6)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

(7)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8)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

(9)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的句子是“,”。

答案:(1)卷起千堆雪(2)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9)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016·全国卷Ⅰ)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2)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准备,如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只怕会有“”的结局。

(3)《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是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心中思绪万千,于是发出了“,”的慨叹。

(4)《永遇乐(千古江山)》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和孙权风流余韵的英雄业绩,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

(5)《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6)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7)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8)《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答案:(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7)斜阳草树寻常巷陌(8)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论语〉十则》)

(1)孔子在《论语》中认为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的一句是“”。

(2)《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3)《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4)《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5)《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6)在《论语》中,曾参用“,”指出有抱负的人只有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当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更要有恒心。

(7)《论语》中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辩证论述的句子是“,”。

(8)《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9)曾子的“三省”是“???”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说“”。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一句从国内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会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两句是 “,”。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两句深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意义。

(7)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答案:(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入则无法家拂士(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鱼我所欲也》)

(1)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那样有所取舍:“”。

(2)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的句子是“”。

(3)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4)《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5)(2016·全国卷Ⅱ)《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6)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7)在《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向善论”的句子是“,”。

答案:(1)舍生而取义者也(2)舍生而取义者也(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曹刿论战》)

(1)曹刿的同乡认为如何抵挡齐国的攻势是统治者操心的事,曹刿没有必要参与,但是曹刿毅然面见了鲁庄公,他的理由是当权者目光短浅,“”。

(2)《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3)《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4)《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5)《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6)《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7)在《曹刿论战》中,表现乡人凡事依靠当权者,把自己置身事外的浅薄消极思想的句子是“,”。

(8)《曹刿论战》中“,”说明了鲁庄公尽职尽责,平时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凭实情处理。

答案:(1)未能远谋(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夫战勇气也(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小惠未徧民弗从也(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下令能受中赏的人是“”。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接受邹忌的讽谏,于是下令,凡是能批评他的过错的人都能受奖赏,其中“”能受到上等奖赏。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

(4)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静心思考宾客们违心地赞美自己貌美的原因的句子是“,”。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的效果的句子是“,”。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直接描写邹忌外形高大英俊的句子是“,”。

(7)《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场面的句子是“,”。

(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下令能受下赏的人是“,”。

(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答案:(1)上书谏寡人者(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4)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6)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7)群臣进谏门庭若市(8)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出师表》)

(1)《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自己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2)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直言“益州疲弊”,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图存,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后果。

(3)《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4)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6)《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7)《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8)(2016·全国卷Ⅰ)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

(10)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先帝”三顾茅庐是为了“”,诸葛亮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1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明后主广泛听取意见的目的的两句是“,”。

(12)《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两句话是“,”。

(13)《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

答案:(1)不宜妄自菲薄(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亲贤臣远小人(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8)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9)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咨臣以当世之事遂许先帝以驱驰(11)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1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13)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u202206281640094cb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