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烂漫三月,花期如海;漫漫人生,期待一场盛开,让岁月如花海绚烂

烂漫三月,花期如海;漫漫人生,期待一场盛开,让岁月如花海绚烂

1 三月,去看一场花的海

错过太多的三月,便也错过太多的大自然赋予的惊喜。

如果不能给人生适当地驻足停留,我们终将在遗憾中渐行渐远。

于是,约了亲友,带着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来一场在春天里说走就走的、似有目的又似无目的旅行。

孩子们在车厢里热闹着,她们才不管你会去哪,只要你没有停留在家里就行。叽叽喳喳的声音让车的轰鸣也显得富有韵味。我想,赋予一个人对未来无限张望的,很大一部分源动就是因为孩子。因为孩子,我们对未来充满可期。

车子在高速上呼呼地行驶着。穿行过一座又一座开始葱绿的大山,忽然,平原一下子带着它丰富的色彩出现在我们眼前。

大家说,从这个口子下去,是一个网红打卡地。

出高速不远,发现引道两侧早已停满了车。车流蠕动着,时不时地有人竟把车停下来试图挤到路边的空隙里去,但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当到了那版美人梅的小树林时,想走走不了,想停停不下,恍如人生,到了一定时段,总是充满尴尬。

其实美人梅的占地极小,但那花却开得极繁,极浓。小孩子在林下疯跑,大人时不时地捉住小孩子拍上几张照。孩子的乐趣不在拍照,她们图的是一热门;大人的意图也不在拍照,只不过是想试图以此记忆美好时间。

在我们眼里,美人梅与周边的油菜花交相辉映,黄色与粉色交错得彰,放眼望去,心胸顿时开阔,有一种登泰山而张望世界的感觉。置于此境,身心有一种洒脱由内而发。可对于孩子们,疯跑就是快乐,在路边玩一把打气球就是幸福,买上两三个小吃的或小玩的就是无比的满足。

走进三月的花海,我们寻找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与洒脱。立在花海中,我们看到世界可以这样繁华的同时也可以如此静谧。

2 人生,立在这花海中张望

随着时间的流逝,花海中的人,来了,走了,走了,来了。渐渐地,人开始变少,路边停留的车也越来越少。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时间里,我们渴望着来,也伤感于离别。

这花海,立在平原上,无碍无挡,在视野地无拘无束地漫延开去。风起的时候,卷起一层一层的小波浪。那花海中的小楼房,一幢一幢,如画的颜色,如画的排列。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他们沉醉于诗意的生活,还是也陷于不可言说的某些焦虑。

我们站在桥上看风景,却不知道看风景的人正在看我们。我们羡慕他们的时候,他们是否也正羡慕我们此刻的自由,——

我们立在风景中看风景,风景是否也羡慕我们?

当天色渐渐变得柔和,太阳不再变得那样热烈,我知道,我们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我们期待美,却又无法阻止与美的离别。我们渴望自由,走进自由,然后又不得不因为生活离开自由而进入窠臼。

人生如此吧?我立在花海中,看它们的烂漫,在这个春天展现它们应有的样子,至于明天几时有风,几时会有雨,它们是否也有过忧愁?

我们追逐着财富的自由,以为可以让人生自由。可一旦,当我们学不会放下,心境又如何真正能装得下这片自由的花海呢?我们以为走进花海,就走进了美的境地;如果心境有了门槛,不跨越过去,那也就是只能匆匆一瞥,然后在时间里惆怅。

王阳明讲心外无物。心外无物,立在花海之中,让自己幻化为一片海,与之共同起舞,迎风摇曳——

3 那些不期而遇的幸福,那些不可摆脱的困惑

我们发动车子,在时间的流逝中决定打道回府。

突然电话响起,表弟问:在哪呢?

我说:在你的地盘上看花海哩。

他说:那正好,我也从外地回来了,那咱们订个地方大家聚聚。

上次见面,似乎已是三年前了。那次,因家里的事,他匆匆地来,便又匆匆地离开。为了生存,我们得努力;为了生活,我们更得努力。正是人生好风景,相见之时却总有一种说不清的落花时季的沧桑感。

家乡,有的时候便是一种寄托,寄托着我们奋斗时的思念,寄托着我们流逝的岁月的自由,寄托着千山万水之后根的追寻。因为有家乡,所有走过无数的山,看过无数的水,才有无数的感怀,因为家乡是我们行走时内心最温情的参照。

故乡没有美人梅,但故乡春天依旧如火如荼。他乡虽然艰辛,但故乡却是美好可期。

在饭桌上,我发现表弟的变化很大。上次见的时候,他的理性有的时候让人觉得无比生疏;此次再见,更有一种真实的存在感。砥砺过岁月的风风雨雨,看花便是看花,看它的红如艳,看它的粉如娇,看它的白如雪。

当我们能平静地看一朵花开,那是真的经历过风雨经历的人所有的境界。感时花溅泪,受困于外在之物,终究是没有活通透。

可,我终究是一个俗人,还没有资格活得通透。正如表弟,姻婚正处在危机之中,一个人工作却上有老下有小,又如何通透得了?

然而,这所有的不快,在这相遇中,至少是短暂地消隐而去。离别后的相逢,是一种不期而遇的无比美好。

无论怎样,阳春三月正在眼前;花开似锦,真真实实地感染了我们的美感。人生,不管时下如何,总要去期待一场盛开,如海一样磅礴,如海一样富有浪漫,也如海一样富有绚烂的深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t202204260848080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