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汪曾祺老舍先生,老舍和汪曾祺评“最美糖炒栗子”,一个选北京,一个站昆明

汪曾祺老舍先生,老舍和汪曾祺评“最美糖炒栗子”,一个选北京,一个站昆明

呵口气都会起雾的秋冬,捧一包糖炒板栗,边走边剥几颗放进嘴里,甜甜糯糯的味道抚慰了冬天的寒冷。完整的北方秋冬一定要有毛衣、落叶和糖炒栗子。

炒栗子开始于宋朝,每当秋日将尽,炒栗便在东京(现今开封)的街头巷尾飘香。而这项技艺到了辽代传入南京(现今北京),并传承到了今天。

《契丹文化》中也有记录,“初冬之际,南京(即燕京)城凡甘(干)鲜果店均于肆门前设一灶,炒栗招客。出锅新栗热气炙手,趁热剥食,内外皮皆落。如待冷剥之,则内皮附肉难于脱落,而质已变硬,食之松软之感。”

中国的板栗品种多达300种以上,遍布全国26个省份。按照地域生态划分,可以分为北方种类(主要指华北地带品种群)和南方种类(主要指长江流域品种群)。北方常吃的是一种叫京东板栗的,多分布于华北地区的燕山及太行山脉。

南方板栗最出名的是湖北的罗田栗。罗田栗果仁大,香脆又甜糯,还能做成菜,所以又称菜栗。火遍大江南北的栗子在各地的印记和味道又大有不同。

开封派

南宋时,汴京沦陷,炒栗子的祖师爷李和被人掳到北京。南宋的使臣上京,巧遇李和,李和将炒栗子献上,两者共食故土的味道,相顾无言,惟有垂泪。这个故事被记录在陆游的《老学庵笑记》里,千年来承载了陆游的故国之思。

京津派

北京果局子里面的排场款式,别处是比不了的。

老舍先生认为,论样子,论味道,其中栗子最有势派儿。

老舍先生对糖炒栗子的倾注,是从记忆里生根发芽,在文字中开花结果的。

老舍先生在重庆创作《四世同堂》时,把浓浓乡愁化作了糖炒栗子的悠悠飘香:“良乡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地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

北京干果店铺的排场。图/图虫·创意

北京糖炒栗子的要诀还有8个字:“和以濡糖,藉以粗砂”,这样栗子才能“中实充满,壳极柔脆,手微剥之,壳肉易离而皮膜不粘。”

上海派

杭州、上海卖的糖炒栗子要比北平早很多。他们在桂花盛开时便开始采收栗子,所以又称桂花栗子。瞿腊阿娜曾细腻地描绘过张爱玲对糖炒栗子的爱,对美食的热衷不比对胡兰成的情感微弱,街头的糖炒栗子同样令她失了分寸。

昆明派

美食老饕汪曾祺曾说过,真正放糖而炒的昆明栗子,是天下第一。昆明的栗子个头大,同锅翻炒的粗砂大如玉米豆,与北方炒栗不同,要不时往炒锅里倒入糖水,所以昆明炒栗子的外壳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须洗手。栗肉为糖汁沁透,很甜。

糖炒栗子有一定的粘腻感、软糯和甜香才是最佳状态,不会因水分过多而软绵,不会因过分干燥而堵噎,更不会因糖炒而齁腻。

这文把小编看饿了,等会儿就到街头买一包糖炒栗子去!有没有人一起呀?

-END-

语录网网友观点:板栗可是好东西呀!

可零食,可做菜,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s202209040910072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