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经典语录 姥姥语录吧,《姥姥语录》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姥姥语录吧,《姥姥语录》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作者倪萍,1959年2月16日出生于中国山东威海,是著名的主持人、演员、作家,1983年被定为国家二级演员,先后主持了13届春节联欢晚会,出演了很多电视剧并得奖。

以上这些是我百度百科所知,对于我们90后来说,倪萍老师是比我们父母辈还年长几岁的阿姨,之前也没看过倪萍老师出演的电视剧,但是这个名字如雷贯耳,早就熟悉,只知道是一个著名的主持人。

这次看了《姥姥语录》,平凡朴素又深刻的情谊深深打动了我,从此我知道了倪萍还是一个直击人心的作家,将她对姥姥的爱和思念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

姥姥是个没上过学的农村妇女,活到了99岁却深谙人生道理具有大智慧的女人,她年轻时说的那些话,就像萝卜、白菜一样,不值什么钱,却是最顺口、最对胃口的好东西。下到锅里,就养命......姥姥的话值得慢慢品味。

读完整本书,一个善良、乐于助人、乐观、有志向又懂隐忍的慈眉善目的奶奶出现在眼前,跟我的母亲有点相似,所以读的时候将我对母亲的爱全部勾了起来。

工作了以后,跟家人聚少离多,但是家人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母亲平时的话也如萝卜白菜虽然寡淡但却是最营养值得细品的。

深感于自己文字的贫乏,常常不能将心之所想完全表达出来,但是我能借倪萍老师深厚的文字功底表达对家人的爱。

倪萍老师通过姥姥对她平时的言传身教,姥姥的为人处世,姥姥对亲人和邻里的态度,姥姥对工作的认真以及姥姥的生活细节等,将她对姥姥深深的思念和浓浓的爱表达了出来。

书中姥姥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姥姥说:“谁缺喜欢,就喜欢谁”,这句话真真是一句温柔至极的话,也只有常怀悲悯心温柔至极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吧。

我一直喜欢温柔的人,喜欢有同理心的人,听了姥姥这句话我内心柔软得一塌糊涂,为的就是姥姥这份无私的爱。

也只有内心充满爱的人,才会想着将自己的喜欢和爱给别人,想要填补缺爱的人内心的空缺,这份给予和良善的同理心让我这个千里之外的读者也深受触动。

姥姥还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读来可能夹杂着当地方言特色,但是却一点也不难懂,这中间的道理也值得我们好好记在心里。

姥姥教我们不要钻牛角尖,换个角度换个思路看问题或许就豁然开朗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能改变别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和想问题的角度。

还有一句“平淡是真,普通是好,这是懒人说的话。

上过山顶的人,下辈子还会去山顶”,姥姥也为自己没读书而有遗憾,但是因为有倪萍老师这样的外孙女而骄傲,姥姥是有自己的志向和想法的,她也希望能去山顶看看,希望姥姥下辈子能读上书。

姥姥的话催人奋进,时不时看看能醍醐灌顶,给想要偷懒的我们拉拉筋,姥姥的话有魔力。

姥姥对待工作的态度也让我有那么一丝丝羞愧,姥姥的工作是倪萍老师给分配的,也算是她和姥姥之间的小趣事。

因为姥姥年纪大了,越来越贪睡,倪萍老师怕姥姥睡过去就给姥姥分配了整理报纸的工作,之后又分配了剥瓜子的工作。

大字不识一个的姥姥是怎么给报纸分门别类的呢?她的办法是《北京青年报》是五个大字,《南方周末》是四个大字,《新京报》是三个大字,真是聪明的姥姥呀。

有时姥姥搞错了,倪萍老师还假装批评了姥姥,变着法儿不让姥姥变老。

有了工作的姥姥更加勤奋上进,挣了人生中第一份工资的她神采奕奕,对待工作的虔诚也让我们自愧不如。

老一辈的人们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无论做什么都全心全意,有一种我们逐渐遗失的东西“信念”。

信念很重要,有了人生的信念就不再经常焦虑彷徨,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的人都活的很幸福。

姥姥的小儿子去当兵了,在他26岁的时候为救战友牺牲了,这是姥姥心中永远的痛,她感慨小儿子没有享受到今天的好生活,整整想了四十年,于是在儿子死后将对儿子的思念深深埋在心里,家里发生什么大事小事都带上他,也希望倪萍老师出国的时候将他带上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可见爱之深沉,她说:“骨肉相连,分开了就出血。

不信你试试?从骨头上剐下肉,你多快的刀、多高的手也剐不净。

”生离死别的痛也让姥姥经历了,我看见了一颗鲜血淋漓的母亲的心。

家人对我们的爱确实是最无私不图回报的爱,看了《姥姥语录》也让我深刻反省,对家人的爱要及时表达,无论是小能力还是大能力,爱都是一样的,平时给家人多打打电话、多回家陪陪他们、买些他们喜欢的东西、带他们定期去检查身体,最重要的就是平时对待他们的态度要耐心温柔。

不要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把最耐心的一面留给他们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q202206130432050e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