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在餐桌上的幸福瞬间,餐桌上的仪式感:听说幸福回来过

在餐桌上的幸福瞬间,餐桌上的仪式感:听说幸福回来过

即使是独自吃饭,喜欢的话,仪式感也可以满满的。

当然不是海底捞那种,吃扯面的时候要先甩到飞起再下锅,以及一个人(单身狗)去吃饭的时候,对面会被放上一只大熊。

也不是日本人在吃饭前一定要说的那句“いただきます(我不客气了喔)”。

仪式感,未必拘泥于某件事、某个场景,而是在需要的时候,用各种方式,让心情变好,或者说,变更好,这样的做法。

只不过碰巧在某件事情上,我们发现:重复某种行为,会获得屡试不爽的满足感。

于是仪式感才在一些时候成了命题作文,只要照搬,就能得高分。

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舔酸奶盖”。因为酸奶的盖子上总是凝结着一层奶油状的膏体,风味明显比瓶/罐/盒里的酸奶来得有吸引力——嗯,现在我知道它的成分是安全的了(不过是被滤掉乳清的酸奶而已),但是以前,关于这东西的谣言可多。什么其实是一层油啊,什么有毒啊甚至致癌啊……

想了想,在当时能顶着这样的舆论压力,仍然保持舔盖的习惯,确实已经不止是因为那层“浓酸奶”的味道特别好了,更多是出于习惯。就好像只有把盖子仔仔细细地舔干净,并配合上一个心满意足的表情,这杯酸奶的价值才算是得到了100%的发挥。

你们舔得好开心,带我一个行吗?!(图片来源:网络)

仪式感。这东西最开始形成的时候,多少是有原因的。然而当你每次循着同样的方式去做时,都会如期得到正向的情绪感受。于是慢慢的,你就不再需要先行评判,而是直接按照自己的习惯,去重复某个固定流程。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不会给别人添麻烦。

当然仪式感的形成也会受到外界影响。

把钻石和婚姻挂钩,为这种亮闪闪的石头赋予了关于忠贞的特殊意义,是珠宝商跨世纪的经典营销案例。

同理,圣诞节、情人节、七夕等等,这些节日或者是和中国人无关,或者是在成百上千年的传承中,早就背离了它存在的本意;但是,当大家都默认了它们被“赋予/植入”的新含义后,作为个体,你自己的想法就不再重要了。

你可以相信,但是你很难说服别人也相信。你可以坚持,但是你没办法说服别人和你一起坚持。所以最后,如果你的感受还是没办法和外界整体的气氛保持一致,那与其坐在家里气成河鲀,还不如早点洗洗睡算了。不要到处乱看。

气成河鲀的狐狸:“说不看就不看。”(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今天想讲的,就只有纯粹基于个体感受的那些仪式感。和各种节日,和社会,乃至和文化的新旧习俗都不相干。否则单把腊月到正月里的“老例儿”(天津方言,即风俗)讲一遍,这篇文章就至少五千字啦。

尽管传统年节风俗里,也确实有我喜欢守着的。比如腊八要煮粥,小年要贴对联、贴福字(书春迎福),正月初一要尽量食素,当然今年还学会了破五讨红包(咦?)……但是今天,只说日常起居中的细节,特别是一茶一饭的小小用心。

又到了考验咱们感情含金量的时候了!(图片来源:网络)

水果是我的四季刚需。

从春到冬,草莓、蓝莓、水蜜桃、苹果、柚子,出镜率最高。

杏、李、凤梨和啤梨偶尔也跟着凑个热闹。

我对人是脸盲,但挑起水果来,是绝对的颜控。

买到满意的了,一定要先托在手里欣赏一下。

如果特别喜欢,洗干净后甚至会一直放在案头,对着看,有时还拿起来“盘一盘”,认真嗅嗅,再放下——这可能和舔酸奶盖子的习惯差不多,同样是为了充分发挥消费品的价值。

所以有时我会错觉,被我买回家的水果,在夜深人静时,或许会唧唧哝哝地交谈:集中羡慕一下被我选中的同伴啦,怨天愁地一下自己怀才不遇啦,甚至鄙视一下我的审美品位啦,等等。至于被选中的会发表什么意见就不知道了。大概品种不同,性格也不同吧……你想想看,娇憨的草莓和严肃的柚子,怎么可能说一样的话呢。

实名诠释啥叫爱不释手

同样是刚需,关于牛奶,我却没有什么特定的行为,足以作为仪式被标记下来。咖啡也没有。或许因为太过日常,到了触手可得的程度,反而习惯了平常心相待。觉得它在才是正常,如同阳光、空气和水,又像是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一派理所当然。

关于咖啡的仪式感,或许是拍照

下厨倒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课。清洗蔬菜时当然不会有心理负担,但是最初学着处理禽肉类食材时,无论是触感还是视觉感受,心里都有点毛毛的。为此,爸妈有时会开玩笑地讲些诸如“鱼啊鱼啊你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之类的话。我不。

死都死了,听不到的。克服了最初的不适之后,现在我对鸡鸭鱼肉表示敬意的方式,就是抄起磨刀棒,唰唰地杠一杠刀,好把它们切得尽量美观工整——非说庖厨之道也讲究个仪式感的话,这就是啦,没更多。

帅么?

除了取悦自己,仪式感,其实更适合用来表达心意吧。比如我一直认为,一份食物端上来之后,最甘美的部分应该留给最重要的人,就像《冰与火之歌》里,让珊莎记得牢牢的“烤鳟鱼端上来后,乔佛里把只有皇后才配享用的部分切下来给她”。

想找一张小鸟儿和乔佛里的“正常同框”太难,还是单人照好了(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话题或许属于餐桌礼仪,但是从来没人教过,我只是循从内心的好恶,自然而然地去这样做——然而绝不是对外人,因为夹菜这种行为对我来说算是越界,不喜欢外人这样待我,也没有兴趣这样对待别人。但家人则完全两样。

当然也不会闲得没事使劲喂,仪式感,是一种象征,一个符号,点到为止即可。比如吃蟹时,一定要拆出一枚完整的腿肉,奉献给席上最想照顾的人,通常是妈妈。但我肯定不会替她把整只蟹全拆出来。

也有些时候,仪式感要的并非结果,而是藏在过程中的心意。早上给妈妈热牛奶时是要放糖的,但把碗端上餐桌时,我会把糖罐也拿过去,放在奶碗旁边,是个方便她二次调整口味的意思。

自家拍出来的效果不好,网上找一张(图片来源:网络)

再比如前几天,为了打扫过年时的余料嘛,就用包饺子时剩的玉米粒、虾仁和胡萝卜,给爸妈做了炒饭。考虑到妈妈喜欢奶酪,就专门分出她那一部分,在出锅前撒了把马苏里拉进去,炒到融化后再盛出来,还贴心地在装盘时摆设了一下——先盛到碗里,找个盘子扣上去,倒过来,再把碗揭开,造型就漂亮多啦。这样就比较有仪式感。

这篇文章写到最后,意外地,想起了自己非常、非常不喜欢的一本书——《小王子》。

说到仪式感,总会有人提到这本书,特别是那只被驯养的狐狸。我很反感。因为从读书的时候起,听到这个故事就总是难过得想要掉眼泪。

那只狐狸一点都不幸福。但是,仪式感,应该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

2021年2月27日

【写在后面的话】

是年后新一轮不稳定期的文章了。看到笔记中写完这一篇时自己的感慨,一笑:

“写这篇文章时,一边努力码字,一边气得咕噜咕噜地一直叫!”

好像……蠢萌蠢萌的。

上一轮不稳定碰撞本期不稳定。所以发布前调整了一下,删掉了咸肉菜饭“烧好之后自己揭”的一大段内容。结果这次的更新格外乖巧。

同理,最近仍然觉得小厨房有停运的可能性。盘了盘,存稿还有16篇,也不算太糟糕。而且还在写,还有得写。

只是很累。各方面都陷入深重的迷惘,经常找不到自身存在的意义,也感受不到支持。倒也不是抱怨。

不知道在这些存稿被陆续发布的过程中,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却也不敢抱希望。人生的悲苦就是失望连着失望,我差不多空了。

2021年5月3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p202205262118058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