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老五中、红军巷、石榴巷……婺城老街巷再现“芳华”

老五中、红军巷、石榴巷……婺城老街巷再现“芳华”

都说“烟火巷弄”,背街小巷里,来来往往的脚步中满盈着光阴故事;缕缕青烟里承载着深深的乡愁。面对滋养本土文化的背街小巷,今年以来,婺城区以“精心、精细、精致、精品”为要求,对其进行“示范样板”打造。

一条条曾经“老、旧、乱”的小巷,以最鲜明的特色或历史印记为主题,通过环境治理、细节雕琢得以再现“芳华”,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天长巷:重拾记忆里那段青春飞扬

说起天长巷,除了小巷周边的居民以外,还有那么一批人,对它有着深深的感情。这批人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老五中人。

“五中”即金华五中。2004年之前,金华五中就位于江北的天长巷,2004年搬迁到了如今江南八一南街的新校舍。

天长巷已经很老了,从金华五中的校史里就能窥见一斑:1898年,美籍女士李福丽在金华江北老城区雅堂街南的“芝麻山头”创办了一所基督教教会学堂,当时金华人都叫它“洋学堂”。

因学生越来越多,1901年这个“洋学堂”分成了男、女两校,男校名为“作新”、女校名为“成美”,作新学堂校址仍在“芝麻山头”,成美女学堂则新设在天长巷。

解放后,作新与成美两校合并,改为公立学校,校址在天长巷。

由此可见,金华五中曾在天长巷走过了百余年光阴。而在那长长的岁月里,无数老五中学子曾一遍遍用脚步丈量天长巷,曾在这里踱步背书、挥汗如雨,曾在这里立志拼搏、激情飞扬……

过去两年,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城中街道和西市街社区对天长巷进行了危墙拆除重砌、墙面粉刷、破损路面修补等工作,改变了其老旧面貌。但显然,作为一条承载了无数学子青春记忆的老街巷,它不仅需要颜值,更需要注入承载历史印记的灵魂。于是,今年初,天长巷被列入打造“特色示范街巷”名单。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现在的天长巷拥有了更灵动的风景。

它是静谧的。

幽深狭长的小巷,两侧围墙里俱是高大挺拔的树木,冠如华盖。

即使眼下骄阳似火的午后,漫步此间依旧清凉。

值得一提的是,小巷南段还保留了一截长满青苔的老墙,别有意趣。

它同时也是灵动活泼的。

两侧白墙成了照片之墙、记忆之墙:老五中的老照片,有一些或许不够清晰,于老五中人而言,却弥足珍贵。

还有名人传记、名言名句、五中精神……细品之,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这样的天长巷,值得老五中的学子们来走走,你可以在这里聆听——那一年青春年少的自己,畅快奔跑、笑若银铃;也值得其他人来逛逛,或回味青春、或激励自勉,无不适宜。

通渠巷:寻巷弄间那一脉清渠记忆

夜晚,走过热闹的西市街,在大世界南侧左拐,便步入了通渠巷。这里已经有了新的模样:蓝色的基调、淡彩的星空,在水纹荡漾间,呈现出一种梦幻之美。恰一对母女亦从西市街行来,女孩甜脆的声音里是满满的惊喜:“呀,这里好漂亮!”母亲也带着几许诧异,点头回应:“是哦!这里什么时候弄得这么漂亮了?!”

行人或渐行远去,或忍不住拿出手机与街角小景合影;边上恰巧得闲的女店家,则满眼含笑,起了谈兴。

女店家姓包,看起来颇年轻,在通渠巷开店却已有三十载。

提起通渠巷的变化,包大姐连连点赞:“现在漂亮太多喽!”在她印象里,身处西市街商圈内的通渠巷,在管理和保洁等方面一直都挺好。

不过,两侧建筑毕竟已有好些年头,老旧问题难免,“整体看起来有些凌乱,而且还存在雨水直排问题,那些老旧的雨水管排出的雨水黑乎乎的。

今年初,通渠巷被列入打造市级“特色示范街巷”名单。为做精特色、做实基础,城中街道和西市街社区通过翻阅资料、入户走访,做足了深挖历史文化、了解民生需求等前期工作。因此,在项目建设中,首先改造了雨水管网,从地面改为地下排水。同时,明确突出“水元素”特色,以呼应“通渠”之巷名。

瞧,西侧巷口的沙滩小景,以白色粗砂打底,搭配鹤、蝶、花草模型及蓝底黄点的墙,水的气息扑面而来。

东侧巷口,绿化带中那座蓝色金属雕塑,细品之,恰是点点露珠在浪花间滚动。

另外,巷子西侧还在半空以灯带、小球布置了一幕星空场景,夜间亮灯后,淡彩的灯光仿若群星闪烁。

既然仰望“星空”,两侧各色的店招也就尽收眼底了——没错,那木质基底恰藏着一点“小心机”,在灯光映衬下,如一波波水纹荡漾在半空,一路延伸……

通渠巷的变化并不止这些。若你得闲去逛西市街,一定要转到通渠巷看看,感受一下它的新颜值,也“听一听”关于它的历史声音:曾经它通过哪条渠?有过怎样的历史?答案就在那里!

红军巷:聆听那一曲“红军颂”

在婺城区城东街道的八咏楼社区、靠解放东路最东侧有条老巷子,叫红军巷。近些年,这条小巷因破败老旧,一直藏于角落“少人识”。可就在这个暑假,它突然“火”了,诸多市民和中小学生纷至沓来,追寻“红色印记”、重温革命征程。

原来,今年以来,城东街道和八咏楼社区通过精心打造“特色示范街巷”,不仅提升了红军巷的颜值,还挖掘出它曾经的故事,并以“传承红军志、阔步新征程”为主题,利用墙绘、浮雕、照片墙等丰富形式,为其赋予深刻内涵,使得这条百年老巷拥有了迷人气质。

红军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蝶变?住红军巷73号的杨阿姨说:“巷子改造前和改造后,那变化真是太大了。以前是老、旧、破;现在是处处皆风景,我们住着舒服、看着有味!”

杨阿姨介绍,改造前,红军巷两侧墙体老旧斑驳、破损多,相当难看。

尤其巷子的北侧入口处为部队闲置用房,围墙因年久失修加上内侧树木根系扎进墙体导致开裂,形成了安全隐患。

借着此次打造“特色示范街巷”的机会,街道、社区不仅重新粉刷了小巷两侧墙体,还积极与部队沟通协商,赢得部队的热心支持,及时修复了开裂的围墙墙体。

当然,对红军巷来说,提升的不仅是颜值,还有气质。这不,尽管盛夏的骄阳似火,依然有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来这里寻找“红色印记”,吸引他们的就是涵养着小巷气质的“红军精神”。

树叶和墙角的缝隙间,斑驳的阳光洒落,一如母亲偶尔响起的声音,一句两句,指引孩子一路品味、一路前行,感受小巷那个鲜活而生动的灵魂。

从红军巷名字的由来,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再到金华籍革命先烈们的事迹;从红军精神、革命初心,到如今和平年代无名英雄的无私奉献,再到金华城区变迁发展所展示出的金华精神……这条幽长的老巷正以自身为载体,讲述一段历史、弘扬一种精神、展示一颗初心,来激励和汇聚更多红色基因——“传承红军志、阔步新征程”。

请别错过这个地方,走近它、走进它,去感恩负重前行者,以不负岁月静好的当下时光。

石榴巷:感受石榴花开的幸福

郭沫若曾在散文中写道:“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在婺城区城东街道八咏楼社区,亦有一条与石榴同名的小巷,在这太阳最具威力的酷暑时节,悄然花开!

石榴巷夹在胜利街和旌孝街之间,为东西走向,被喻为“千年古城看此巷”的酒坊巷,北端入口便连接着石榴巷。石榴巷虽没有酒坊巷名气大,却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它原名叫“石榴园”,相传曾是宋代宰相叶衡(1114—1175)的花园。如此说来,从“石榴园”到“石榴巷”,它已走过近千年时光。

古巷承载了历史的烟火,无可避免地苍老了身躯。“在我的印象中,石榴巷是灰扑扑的,旧房子、旧围墙,两侧有各种小店,那种不讲究店面装修的、拥挤地塞满货物的小店。虽然看着不起眼,却让人感觉亲切而温暖。”曾在石榴巷租房多年,后自己买了房搬出去居住的章女士这样说。

显然,那个“灰扑扑”的石榴巷,只能留在人们记忆里了。今年初,石榴巷被列入打造市级“特色示范街巷”名单。在婺城区创建办指导下,区五改办、城东街道,以及八咏楼社区从立面改造、文化提升等方面着手,让石榴巷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如今的石榴巷,到处都有“石榴”的身影,彩绘的既色泽鲜亮饱满又栩栩如生;写意的虽笔法简练却神形兼备;镂空雕塑通体正红,圆满而喜庆……还有那些关于石榴的历史、赞美石榴的诗名,优美而动人,让人了解石榴蕴含的品质,收获了“多福”的祝愿。

对了,虽说古老的石榴园已无从见识,但如果你细心寻找,石榴巷中部还有一棵养了许多年的石榴哦!浓密的绿从围墙上方探出来,似乎在昭示着自己“主人”的身份。

若已经信步走完了石榴巷,别急着离开,一定要去看看巷尾(东端)的留笑井。留笑井相传是因明朝一位孝女而打,所以曾用旒孝井为名;又因位于石榴巷与旌孝街交接处,人们叫着顺口,就成了“榴孝井”。之后,为了传递这一街一巷居民们的幸福感受,有了如今的名字——留笑井。

这就是石榴巷,风雨千年依旧默默伫守,更因文明春风,吹出了古韵新生的风情。

语录网网友观点:这个老五中奇了怪了,这么好的地段就这么荒废着,四十年前的样子,哦原来是这样,放着可惜了,小时候在操场上玩过,后面宿舍住过,都是回忆,哦原来是这样,放着可惜了,小时候在操场上玩过,后面宿舍住过,都是回忆,金华有这么多的古井,为什么不可以像榴孝井一样历尽沧桑仍服务于市民,致敬仍有人间烟火气的榴孝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p202204241404068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