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淮海居士长短句的作者是谁,淮海居士长短句?

淮海居士长短句的作者是谁,淮海居士长短句?

《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为词集名,共三卷,北宋秦观作。以描写男女恋情和身世之感为主,"将身世之感打并入~情"(周济《宋四家词选》),是其显著特色。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 高邮(今江苏 高邮)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淮海居士是秦观,他在文学和诗词上都有很高的建树,是北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婉约派词人。

淮海居士的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他十五岁丧父,自幼研习经史兵书。

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淮海居士是北宋文学家秦观。

秦观出生于北宋年间,是江苏高邮人士。秦观字少游,又有一字为太虚。秦观号邗沟居士,又有一号为淮海居士。

秦观是位博学多才的人才,他不但擅长诗词,文学,在国事见解上也有很高的建树。因为秦观的诗词太深入人心,以致于后人们便淡化了他在文学上的成果。秦观自幼喜欢历史,他非常擅长写策论,通过古往今来的事例,深入浅出的道出治国安邦之道。除此之外,秦观的策论深受苏轼和王安石的推崇。

秦观出生于江苏高邮,高邮地处江苏中部,淮河下游,属于淮海区的一部分。所以被称为淮海居士。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被称为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

“淮海”一词的由来,可见柳宗元《柳河东集》:“海岱及淮为徐州。

东至海,北至岱,南至淮也。

以其淮海之所在,故曰朝宗。

此言东海为师道所据也。

”;秦观出生于江苏高邮,高邮地处江苏中部,淮河下游,属于淮海区的一部分。

;居士,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道家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唐寅自称六如居士,孙越自称明月居士等等。

在我国古代,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在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

;所以秦观被后人称为“淮海居士”。

有《淮海居士长短句》流传于世,《淮海词》一卷,见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著录,已失传。

今存最早者,是南宋乾道九年高邮军学原刻,绍熙三年永嘉谢雩重修本《淮海集》中《长短句》三卷。;清人王士祯曾说:“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参考资料:扶平凡;秦观诗歌风格论[J];《天府新论》;2007

秦观

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宋神宗元丰八年进士。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鹊桥仙》一词情感真挚,格调高雅,为爱情词杰作。其所编撰的《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代表作品: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写作背景:鹊桥仙,词牌名。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最初是咏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故事的,故名。本词具体写作时间不详,推测应在七夕之时,有感而发。

思想内容: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

“秦观”的“观”读作 guān 。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他长于议论,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

秦观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扩展资料秦少游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秦少游时,习惯上总是把他与婉约词联系在一起,却较少提及他的诗,更少论及他的文。

其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

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

高邮人。

北宋文学家。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来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20岁,作《浮山堰赋》。

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

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

《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

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

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

又辑《扬州诗》、《高邮诗》。

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

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

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词也称长短句,早在我国古代唐朝时已经出现,经过五代到北宋和南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等。

长短句:

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汉魏以来的古诗,句法以五言为主,到了唐代,七言诗盛行,句式较古诗为长,故唐人把七言句称为长句。

七言句既为长句,五言句自然就称为短句。

不过唐人常称七言为长句,而很少用短句这个名词,这就象《出师表》、《赤壁赋》样,只有后篇加“后”字,而不在前篇上加“前”字。

元人王珪有一首五言古诗《题杨无咎墨梅卷子》其跋语云:“陈明之携此卷来,将有所需,予测其雅情于稳,遂为赋短句云。

”由此可知元代人还知道短句就是五言诗句。

中晚唐时,由于乐曲的愈趋于淫靡曲折,配合乐曲的歌诗产生了五七言句法混合的诗体,这种新兴的诗体,当时就称为“长短句”。

韩偓的诗集《香奁集》,是他自己分类编定的,其中有一类就是“长短句”。

这一卷中所收的都是三五七言歌诗,既不同于近体歌行,也不同于《花间集》里的曲子词。

这是晚唐五代时一种新流行的诗体,它从七言歌行中分化出来,将逐渐地过渡到令慢体的曲子词。

三言句往往连用二句,可以等同于一个七言句;或单句用作衬字,那就不属于歌诗正文。

故所谓“长短句”诗,仍以五七言句法为主。

胡震亨《唐音癸签》云:“宋元编录唐人总集,始于古律二体中备析五七等言为次,于是流委秩然,可得具论。

一曰四言古诗,一曰五言古诗,一曰七言古诗,一曰长短句。

”这里,胡氏告诉我们,他所见宋元旧本唐人诗集,常有“长短句”一类。

我曾见明嘉靖刻本《先天集》,也有“长短句”一个类目,可知这个名词,到明代还未失去本意,仍然有人使用为诗体名词。

唐代

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云:“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

自中叶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

及本朝,则尽为此体。

”这一段话,作者是要说明宋词起源于唐之长短句,但这里使用的两个“长短句”,我们应当区别其意义,不宜混为一事。

因为唐代的长短句是诗,而所谓“本朝尽为此体”的长短句,已经是五代时的“曲子词”,或南宋时的“词”了。

晏几道《小山乐府》自叙云:“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误。

”又张镃序史达祖《梅溪词》云:“况欲大肆其力于五七言,回鞭温韦之途,掉鞅李杜之域,脐攀风雅,一归于正,不于是而止,”这两篇序文中都以“五七言”为词的代名词。

晏几道是北宋初期人,张镃是南宋末年人,可知整个宋代的词人,都知道“长短句”的意义就是五七言。

唐五代

从唐五代到北宋,“词”还不是一个文学类型的名称,它只指一般的文词(辞)。无论“曲子词”的“词”字,或东坡文中“颁示新词”的“词”字,或北宋人词序中所云“作此词”,“赋墨竹词”,这些“词”字,都只是“歌词”的意思,而不是南宋人所说“诗词”的“词”字。

北宋初期

词在北宋初期,一般都称之为“乐府”,例如晏几道的词集称为《小山乐 府》。

但乐府也是一个旧名词,汉魏以来,历代都有乐府,也不能成为一个新兴文学类型的名词,于是欧阳修自题其词集为《近体乐府》。

这个名称似乎不为群众所接受,因为“近”字的时代性是不稳定的。

接着就有人继承并沿用了 唐代的“长短句”。

苏东坡同集最早的刻本就题名为《东坡长短句》(见《两 塘耆旧续闻》),秦观的词集名为《淮海居士长短句》,我们还可以见到 宋刻本。

绍兴十八年,晁谦之跋《花间集》云:“皆唐末才士长短句。

”而此书欧阳炯的原序则说是“近来诗客曲子词”,两个人都用了当时的名称,五代 时的曲子词,在北宋中叶以后被称为长短句了,王明清的《投辖录》有一条云: “拱州贾氏子,正议大夫昌衡之孙,读书能作诗与长短句。

”这也是南宋初的 文字,可知此时的“长短句”,已成为文学类型的名词,而不是象东坡早年所云“长短句诗”或“乐府长短句”了。

只要再迟几年,“词”字已定型成为这种文学类型的名称,于是所有的词集都题名为“某某词”,而王明清笔下的这 一句“能作诗与长短句”,也不再能出现,而出现“能作诗词”这样的文句了。

北宋

直到北宋中期,《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没有成为与诗不同的文学形式的名词。

苏轼与蔡景繁书云:“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

”陈简斋词题或曰“作长短句咏之”,或曰“赋长短句”,或曰“以长短句记之”。

黄庭坚词前小序用“长短句”者凡二见,其念奴娇词小序则称“乐府长短句”。

以上所引证的“长短句”,其意义仍限于五七言句法,而不是一种文学类型,特别可以注意的是黄庭坚作玉楼春词小序云:“席上作乐府长句劝酒。

” 因为玉楼春全篇都是七言句, 没有五言句,所以他说“乐府长句”,而不说“长短句”,如果当时已认为“长短句”是曲子词的专名,这里的“短”字就不能省略了。

始于宋朝,如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

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

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

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

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工诗词。

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诗风与词风相近。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望海潮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望海潮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望海潮洛阳怀古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喈.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鸯.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好事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骄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如梦令遥夜沈沈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调笑令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阮郎归褪花新绿渐团枝,扑人风絮飞.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游蝶困,乳莺啼,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那堪更别离.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身有限,恨无穷,星河沈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调笑令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调笑令肠断,绣帘卷,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莫遣恩迁情变.红绡粉泪知何限,万古空传遗愿.调笑令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遍.调笑令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扁舟日暮笑声远,对此令人肠断.虞美人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洄,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点绛唇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临江仙千里潇湘挪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南歌子霭霭凝春态,溶溶媚晓光.何期容易下巫阳,祗恐使君前世、是襄王.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归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南歌子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州.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长相思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绮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河传恨眉醉眼,甚轻轻觑者.神魂迷乱,常记那回,小曲阑干西畔,鬓云松、罗袜铲.丁香笑吐娇无限,语软声低,道我何曾惯?云雨未谐,早被东风吹散,闷损人、天不管.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满庭芳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樱,渐酒空金〔木盍〕.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玉纤慵整银筝雁,红袖时笼金鸭暖.岁华一任委西风,独有春红留醉脸.一落索杨花终日飞舞,奈久长难驻.海潮虽是暂时来,却有个、堪凭处.紫府碧云为路,好相将归去.肯如薄幸五更风,不解与、花为主.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南乡子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醉桃源碧天如水月如眉,城头银漏迟.绿波风动画船移,娇羞初见时.银烛暗,翠帘垂,芳心两自知.楚台魂断晓云飞,幽欢难再期.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凤,闷即和衣拥.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宝篆烟消鸾凤,画屏云锁潇湘.暮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

都出自苏轼门下,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学士。《宋史·文苑(六)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

后擢起居舍人。

绍圣初,因铁龙爪文字狱,被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

徽宗初,羁管宜州卒。

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病逝于广西宜州南楼。

不对,黄庭坚与苏轼并称,人称苏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m202207050830118ed4zu-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