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关于山水的禅诗,坐禅于山林与诗邂逅——山水诗

关于山水的禅诗,坐禅于山林与诗邂逅——山水诗

——《季羡林谈国学》(二)

晨起,天空灰暗,果然,不多时雨落风起。虽然已是立秋,但是尚未处暑,夏天,把它的小尾巴放在了浅秋,草、叶依然翠绿。

季老在《季羡林谈国学》里说:悟“无我”或者悟“空”,最好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主观条件,指的是心灵中的悟解;一个是客观条件,指的是适当的自然环境,以远离尘嚣的山林为最理想。

佛家的禅僧往往遁入深山野林的寂静之地静悟。那么诗呢?一定是在这样的浅秋薄暮,人与海棠俱醉时邂逅了“禅”,于是就有了季老说的——禅与中国山水诗。

五、禅与中国山水诗

禅与诗的密切联系首先或者主要表现在山水诗上。为什么会产生山水诗呢?季老说我觉得,山水画的出现也与此有关。

中国古诗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正表示了这种情况。

但是,佛教初入中国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样子。传说是中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建筑在洛阳城外,并不在山中。

可能从晋代起,开始了山林中建庙的风气。从此就有了名山与名刹互相辉映的局面。

中国的禅宗初祖达摩于梁武帝时期(6世纪前半)来华,在洛阳他不住在白马寺,而住在嵩山中的少林寺。

季老说:禅,在印度有其根源,梵文、巴利文音译为“禅”,原意是“冥想”,英文叫 meditation。

传到中国(汉末安世高的禅法是小乘佛教)来以后,与之后的中国禅宗完全不同。

综观释迦牟尼的一生,他并没有号召和尚普遍坐禅。明确地说,佛陀教导的是一种没有仪式的宗教。他认为“相信仪式和典礼的有效性”是束缚人类精神的十大镣铐之一(《人的宗教》美.休斯顿.史密斯)。在印度,开凿石窟,雕塑佛像,是在公元前1世纪才开始的。

达摩之后,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连神秀在内,都提倡独宿孤峰,端居树下。三祖僧璨“隐思空山,萧然静坐”。四祖道信唯山林是托。五祖弘忍提倡“栖神山谷,远避嚣尘”,等等。由此可见,坐禅与山林的关系是多么密切。

1、谢灵运

季老在书中举例谢灵运,来说明大乘顿悟与山林以及与山林有密切联系的山水诗的关系。

我们绝不能说,谢灵运属于禅宗,因为禅宗初祖达摩在梁武帝时期(6世纪前半)来华活动,而谢灵运则是生活在385年至433年,比正式禅宗的建立要早很多年。

但是禅宗思想绝非一夜之间就从地里钻出来的,而是有一个长久的潜伏期。因此,如果说谢灵运的思想和行动有与后来的禅宗相通之处,那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古今文艺理论家和文学史家都认为,晋宋之际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两晋的“玄言诗”为“山水诗”所取代。这并不是说,“玄言诗”一下子就消失了。那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无论如何,这个变化是极为显著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山水诗的开创者又是集大成者就是晋宋之际的谢灵运。

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诗人。他信佛,写过一些关于佛教的文章,对梵语有研究,对悉昙藏,对梵汉音训都有精深的研究,对梵文字母的数目,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佛影铭序》中,谢灵运说:“我无自我,实承其义。尔无自尔,必祛其伪。”也就是首先要悟“无我”,这是佛教最根本的教义之一,后来的“空”可以说是它的发展。

谢灵运的岁暮:“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写的是白茫茫一片空蒙的景象,也可以归入反映他般若性空思想的诗句之中。

甚至他那名闻千古的“池塘生春草”,倘若从佛教顿悟的观点上来加以解释,不也可以发前人未发之覆吗?

总之,谢灵运是在禅宗建立和流行以前,把大乘般若性空思想与山水诗结合起来的集大成者,对以后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入持久的影响。

2、王维

到了唐代,禅宗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广泛地流行开来。山水诗的创作达到了空前的,也许是绝后的水平。

此时大家辈出,王、孟、韦、柳的山水诗彪炳千古。其中的魁首当然是王维。他酷爱山水,虔信佛教。他的辋川别墅同谢灵运的别业,几乎一模一样。

这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共同信仰与共同爱好。王维诗中所悟到的“无我”和“空”,较谢灵运诗中悟到的更鲜明,更深刻,更普遍。原因很简单:谢灵运时代禅宗还没有创立,而到了王维时代,则禅宗已大行于天下。

对于王维的山水诗,古今学人论之者众矣。尽管意见不完全相同,但是都把王维的山水诗同禅悟联系起来。

再读一遍王维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到了宋代和宋代以后,山水诗仍然存在,山水诗与佛教禅悟的关系也依然存在。季老认为,中国山水画的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基本上表现出同一规律。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

没错,看看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更好理解。

特点之一,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对象,比如名山古刹、江河名川、村野乡居、小桥流水;

特点之二,创造形神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用有限的取景来表现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认识。

特点之三,……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宗炳《南北朝画论:画山水序》

结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诗与禅的邂逅,其实也是中国文化的必然。

中国文化的历史一直是包容、融合、同化外来的文明,即使入侵者也总是自愿丧失其自身的认同,爱上并且屈服于中国文化。

谢谢关注!欢迎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语录网网友观点:赞赞了!

中国文化有包容性,可以同化融合外来文化,是的,其实有一些所谓的“佛教术语”如须臾、悟……,是中国早就有的词语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m20220429200606ecd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