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句子大全 屈原列传讽刺的句子,屈原列传中形容屈原人品的句子?

屈原列传讽刺的句子,屈原列传中形容屈原人品的句子?

说起屈原,大家想到的必然是“爱国诗人”这个称谓。

这种说法完整地概括了屈原的历史价值——“爱国”是他的思想品质,“诗人”是他的文学成就。

于是几千年来,人们纪念的屈原似乎可以理解为一个政治化的、文学化的屈原。

但屈原的伟大人格,这种精神内核却往往被人们忽略。

屈原之后的中国长期处于儒家文化的浸泡之中,纵使后来儒道释合流依然改变不了儒家主导的地位,而屈原其实是反儒家的。

反儒家的屈原代表的是一种大家心里想要去做但是又做不到的伟大人格。

屈原画像

为什么说屈原反儒家呢?这在他的绝笔作《渔父》中表现得非常清晰。

《渔父》中有这样一段话——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从中不难看出,渔父是一个通透世事的人,他劝说屈原就连圣人都要迁就世人而你又为什么这么刚呢?细细思量,渔父的生存哲学跟后世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何等相似啊!

但屈原为了保存人格的独立性而选择投江,因为他深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个世界不是他能改变的,所以他必须离去。

屈原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感叹:怪屈原以彼其材, 游诸侯, 何国不容, 而自令若是。

言下之意很是惋惜,认为他应该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

司马迁是典型的儒家人物,能屈能伸,知道人应该活下去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当然,司马迁的坚韧顽强品质也是值得尊敬的。

但是,在司马迁的的惋惜之辞中,无疑透露了他对屈原伟大人格的羡慕。

苏洵《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贿赂秦国。

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苏轼《石钟山考记》中通过实际考察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句子:“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庄子《逍遥游》中论述人的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句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其文辞和志行的高度评价的句子: 文辞: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志行: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言震慑千古,多人志士仁人奉为座右铭,掛于床头桌前,为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上下求索,生生不懈!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 关于叙述屈原贤能的名句——“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 对“离骚二字的阐述”——“离骚者,犹离忧也。”

3、 对屈原《离骚》创作心理的推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 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离骚》的评价——“《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是最经典的名句。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译文:屈原痛心于楚怀王耳朵听不到正确的意见,眼睛也被谗言谄媚所遮蔽,邪恶之人侵害公道,正直之人不为小人所容,所以忧心忡忡,写下《离骚》这样一首诗。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活用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动词活用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方正之人。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阐明。

蝉蜕于浊秽: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污浊环境。

厚币委质事楚:名词作状语,用厚币………

泥而不滓:名词活用作动词,niè,生活在污泥里。

其后楚日以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k202207011352117d11zu-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