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经典语录 济群法师语录短句,人生就是一场自我催眠和相互催眠?

济群法师语录短句,人生就是一场自我催眠和相互催眠?

出自济群法师的名言:如果不能保持觉知,人生就是一场自我催眠和相互催眠。我们关心并努力的,无非是将这场梦做得更有声有色,好让自己在梦中觉得安慰。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

禅宗从无相寂灭的第一义谛里说明:无相寂灭的第一义谛非缘起,非缘起故自性得以建立。

有部的自性,是指因缘聚合的有为现象中,具有自生、自成、永恒存在的自体。

唯识家的自性,是指依他生起的一切现象,各有相对独立的体质及简别于他的功能。

禅宗的自性,是指我人本具的真如佛性。

中观家所破的对象,主要是有部所说的自性。

至于唯识、禅宗所说,从论主龙树破执的动机去看,显然不是他所要破的,而若有人执以为实有,中观家也会破斥的。

自性即自身本性,又称佛性,万物具有。

它具有四种特性:

1.自性之体为真如:万物均有如如不动的真如佛性,即自性。由于万物均有佛性,所以在这一点上,万物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万物都是佛性“幻化”出来的。因为佛性可产生出一切,所以佛性不执着于一切,因此,有人又将自性称为空、虚等。

2.自性之用为善良:佛性可产生一切,均不离它不执着于一切的本体,所以通常将自性的功用称为幻化、妙用。由于佛性“幻化”的原因,才使得万物在形象和特征上有所差别。

3.自性之性为忍性:自性的妙用必须在忍性(即顺从外界机缘)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不同的忍性(即顺从不同的外界机缘)产生不同的妙用,不同的妙用体现出顺从不同的外界机缘。因为自性具有忍性(顺从外界机缘),才使得自性之用不伤害其它事物,表现为妙用,即善良。

4.自性之体性用三位一如:自性的体性用是三位一如(三位一体),不分不离的,在体的基础上有什么样的性产生什么样的用。

例如:风吹海面起浪,海面如自性之体,浪如自性之用,海起浪时的状态称忍,为自性之性。

如果此时海不忍耐,而是与风作对,则海面就可能不会起浪,因此,海产生浪的行为对风来说是善的。

风就叫海生浪的外缘,外缘简称缘,即客观条件。

整个宇宙及宇宙之间的事物就是这样构成的。

上述四种道理,称自性之理。

明上述四种道理为开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j20220611221614d4f10zu-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