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话不可说尽,人不可太过,事不可做绝

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话不可说尽,人不可太过,事不可做绝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任何事物,超过了限度,便会适得其反。

做人做事也是如此。

做人有分寸,才能通达人情,做事有尺度,才能进退自如。

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

做人别太过,过了遭人嫌

智者为人谨慎,愚者狂妄自大。

一个人,不管多有才干,做人没有分寸,也会让别人敬而远之,甚至为自己惹来祸事。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因为桃园三结义和征战沙场,成了我们心中的大英雄,他也配得上这个词语。

战场上的他英勇无比,被人称为是“万人之敌”。

但这样的张飞却是一个“暴而无恩”的人,尤其是对自己的下属很严苛,即使是一点小事,他也会大动干戈,对下属用鞭子抽打。

有一次,一个部下因为没有完成任务,又被张飞打了一顿,这部下因积怨成恨,便趁张飞喝醉的时候,杀死了张飞。

一个时代的英雄,没有死在凶险的沙场,却死在了下属的手里。

张飞的悲剧,是他做人不懂得留分寸造成的。

做人不懂得给别人留余地,迟早会失去人心。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

做人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才不会因为不给别人留余地而堵上自己的路。

宋仁宗是出了名的好皇帝,他也是一个做人非常懂得给人留余地的皇帝。

宋人施德操的笔记《北窗炙輠录》中记载了宋仁宗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晨,宋仁宗上朝时面色很差,十分困乏,大臣问:“陛下怎么这几天脸色都不好呀?”

宋仁宗说是晚上没睡好,大臣们一听就想歪了,便劝皇帝要保重龙体,不要沉迷女色。

宋仁宗却笑着说:

“你们想多了,我是太饿了才失眠的。”

看着大臣们奇怪,宋仁宗继续解释道:

“我是饿得受不了,想吃烤羊肉,我本想叫御厨来做,但是列祖列宗都没有这样夜间烤羊肉的惯例;

我怕由我破了例,后世子孙效仿起来,不知道要杀多少羊了。

再说,太晚了,也不好麻烦御厨们,所以忍忍算了。”

为了不麻烦御厨,也为了不给后世做坏榜样,身为皇帝,他居然忍了一晚上,这样的为人,不愧是仁君。

宋仁宗不仅对下人会设身处地着想,对大臣还有后妃,也是有尺有度,不做过分的事情。

这样的宋仁宗赢得了百姓的万分爱戴和尊重,更是得到了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的荣耀。

做人太过分,不懂得给别人留余地,会让人退避三舍。

因为这样的人,没有仁爱之心,不懂为人着想。

做事别太绝,太绝祸来临

人生在世,做事留余地,看似是对他人的宽容,其实也是在为自己铺路。

就如曾国藩所说: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越王勾践在和吴国的那场战役中失败后,便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吴国服苦役。

吴王夫差也不客气,对勾践是各种羞辱。

他安排勾践夫妻住在阖闾的坟边,每天给夫差喂马。

夫差想要骑马游猎的时候,勾践要跪在地上,把自己当成是上马的脚蹬子,让夫差踩着他的脊梁上马。

三年如此的耻辱,让勾践归国后,立志发愤图强,有了“卧薪尝胆”的故事。

待勾践壮大后,再次发动了对吴国的战争,并且取得了胜利。

面对夫差的求和,勾践拒绝了,夫差便在羞愧中自杀了。

所谓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夫差在羞辱勾践的时候,便从来没有想过留余地,结果却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就如意大利有句话所说:“过分的行为导致灾祸。”

相反,做事懂得留余地,则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商汤去狩猎,看到下属在四面都张着网,并祈祷说希望四方的禽类和兽类都到自己的网里来。

商汤觉得这样太残忍了,说:

“这样做,不就把天下的鸟兽都捕尽了吗?

除了夏桀这样的人,谁还会这样赶尽杀绝。”

商汤又让人拆掉三面的网子,并教对方重新祈祷,让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兽,想往哪里跑就往哪里跑,那些不要命的,就来网里吧!

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网开一面”。

很快,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一些诸侯觉得商汤对鸟兽都能如此,必然是一个好君王。

一时间,居然有四十多个氏族部落,归顺了商汤。

也因为此,商汤顺利灭了夏。

《朱子家训》说: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做事给人留一份余地,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才能走得更远。

夫差和商汤,同为君王,因为不同的处事方法,最后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尼采曾说:“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做事太绝,看着是在把对手往悬崖下逼,其实自己也在此时离悬崖更近。

学会留余地,是一种智慧

《法演四戒》中说:

“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

做人不过,做事不绝,给别人留余地,也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在我们传统的木制工艺中,常常会有“留余地”的说法。

古人在做家具的时候,通常会留下一个“伸缩缝”。

木材会因为季节的变化“热胀冷缩”,尤其是在潮湿的夏季,如果没有“伸缩缝”,家具的边框很容易被撑裂,导致各部分松动。

但是有了这个“伸缩缝”,家具便留有了余地,保护了自己。

做人做事也是一样,留余地,看上去是退了一步,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

所谓天地有则,人事有度,过则殆矣。

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印度有两个各方面都很相似的家庭,有一天,两个家庭中的妇人都得到了一种叫“庵摩罗果”的水果。

第一个妇人拿到这种水果,立马迫不及待吃了起来;

第二个妇人,则把这种水果的果肉吃了,并种下了水果的种子。

季节轮回,这些种子结出了新的果实,第二个妇人继续吃果实,留种子栽种。

就这样,第二个妇人居然种出了一片果园,而第一个妇人什么都没得到。

做人做事都是如此,留有余地,就是在给自己留出一片可以丰收的果园。

韩非子在《说林·下篇》中曾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小不可大也,目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

在雕刻刚开始的时候,让鼻子大一点,让眼睛小一点,这样,才可以慢慢调整,如果一开始就做个小鼻子、大眼睛,那便没有办法完善了。

做人也是如此,留余地,就是留后路,可以让自己省去不必要的祸害。

画家作画的时候,“留余地”,是给欣赏的人留出想象的空间;

建筑房屋的时候,“留余地”,是给花草一个生长的空间;

做人做事的时候,“留余地”,是给自己一个可进可退的空间。

《菜根谭》说:“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醺处。”

做人做事留余地,是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j202206011920572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