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鸳鸯叫什么鸟?鸟叫声大全之鸳鸯(最漂亮的鸟类之一)!

鸳鸯叫什么鸟?鸟叫声大全之鸳鸯(最漂亮的鸟类之一)!

音频大小 1.64MB,唱歌

鸳鸯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之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作为经常出现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鸟类。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

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ta,英文名:Mandarin Duck)是鸳鸯属的鸟类。

又名中国官鸭、乌仁哈钦、官鸭、匹鸟、邓木鸟。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鸳鸯雄鸟外表极为艳丽

地理分布

国外分布:鸳鸯在国外繁殖于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等地,越冬时偶尔到缅甸和印度东北部。另外在英国和欧洲北部等地也有引入的种群,成为留鸟。

国内分布:在我国越冬于长江流域以南的福建、台湾、广东、云南、贵州等地,繁殖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北部,偶而在云南、贵州、福建的越冬地也见有筑巢繁殖的现象。

生活习性

鸳鸯一般生活在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及附近的溪流、沼泽、芦苇塘和湖泊等处,喜欢成群活动,一般有二十多只,有时也同其它野鸭混在一起。

每天在晨雾尚未散尽的时候,就从夜晚栖息的丛林中飞出来,聚集在水塘边,在有树荫或芦苇丛的水面上漂浮、取食,然后再飞到树林中去觅食,大约一、二个小时后,又先后回到河滩或水塘附近的树枝或岩石上休息。

鸳鸯生性机警,极善隐蔽,飞行的本领也很强。在饱餐之后,返回栖居之处时,常常先有一对鸳鸯在栖居地的上空盘旋侦察,确认没有危险后才招呼大群一起落下歇息。如果发现情况,就发出 “哦儿,哦儿” 的报警声,与同伴们一起迅速逃离。

鸳鸯是杂食性的动物,食物包括植物的根、茎、叶、种子,还有蚊子、石蝇、蠡斯、蝗虫、甲虫等各种昆虫和幼虫,以及小鱼、蛙、喇蛄、虾、蜗牛、蜘蛛等动物。食物的种类常随季节和栖息地的不同而有变化,繁殖季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冬季的食物几乎都是栎树等植物的坚果。

生长繁殖

鸳鸯多在食物丰盛,取食方便的地方越冬,每年早春 2 月的时候,它们就开始寻觅配偶了,找到 “知音” 以后,就成对活动于水田或栎树林中,偶尔也到水塘中活动。

到了 4 月,北方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它们就急不可耐地飞越平原和高山,千里迢迢地来到我国东北的长白山等地繁殖,一到繁殖地点,立刻就开始进行营巢活动。它们的巢都筑在老龄的水曲柳,大青杨等大树的树洞里,树洞离地面很高,一般为 10~18 米。洞内垫有木屑,上面铺着亲鸟的绒羽。

5 月末开始产卵,每窝产 7~12 枚淡黄绿色的卵,孵化期为 28~29 天,整个孵化过程都由雌鸟承担。

刚出壳的雏鸟只在巢中停留几天,就准备离巢了,开始时亲鸟在洞中 “嗤啊,嗤啊” 地鸣叫,鸣声又细又急,一直持续 1 个小时之久,然后亲鸟先从树洞中飞出来,落到树下的水中,并且继续不停地鸣叫,这时雏鸟们才伴随着 “叽叽” 的叫声,慢慢地爬到洞口,一个接一个地从高高的树洞中跳到下面的草地上,并很快地跟随着亲鸟下水游泳,这时常常见到亲鸟们带着 6~7 只雏鸟,在河边柳树下活动。

雏鸟渐渐长大了,雄鸟和雌鸟便开始进行换羽,为前往越冬地的长途迁徙做准备。

9 月末至 10 月初离开繁殖地向南方飞去,迁徙时常结成 10 只左右的群体,有时也多达 50 只以上。到了翌年的 3 月末至 4 月初,又陆续迁回北方的繁殖地方。

保护现状

非法捕猎:本物种常被人们捕捉或掏取幼鸟以作为野味、中医,羽毛被用作装饰品。

栖息地破坏:本物种的繁殖需要大树的天然树洞,由于人类活动符合鸳鸯繁殖营巢要求的树和树洞逐渐减少,对鸳鸯的繁殖构成严重的威胁。

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生效年代: 1996 年)

鸳鸯文化

中国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作兄弟的。《文选》中有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骨肉缘枝叶” 等诗句,这是一首兄弟之间赠别的诗。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鸳鸯》的序文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 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机、陆远兄弟的。

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 “愿做鸳鸯不羡仙” 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

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它 “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

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

也有人认为 “鸳鸯” 二字实为 “阴阳” 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取此鸟 “止则相偶,飞则相双” 的习性。

自古以来,在 “鸳侣”、“鸳盟”、“鸳衾”、“鸳鸯枕”、“鸳鸯剑” 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鸳鸯戏水” 更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年画题材。

基于人们对鸳鸯的这种认识,中国历代还流传着不少以它为题材的,歌颂纯真爱情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韩妻》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古时宋国有个大夫名韩 ,其妻美,宋康王夺之。

怨,王囚之。

遂自杀。

妻乃阴腐其衣。

王与之登台,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

遗书于带曰:愿以尸还韩氏,而合葬。

王怒,令埋之二冢相对,经宿,忽有梓木生二冢之上,根交于下,枝连其上,有鸟如鸳鸯,雌雄各一,恒栖其树,朝暮悲鸣,音声感人。

鸳鸯经常成双入对,在水面上相亲相爱,悠闲自得,风韵迷人。

它们时而跃入水中,引颈击水,追逐嘻戏,时而又爬上岸来,抖落身上的水珠,用桔红色的嘴精心地梳理着华丽的羽毛。

此情此景,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翩蹁联想,唐朝李白有:“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杜甫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孟郊有 “梧桐相持老,鸳鸯会双死”,杜牧有 “尽日无云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苏庠有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以及 “只成好日何辞死,愿羡鸳鸯不羡仙”,“鸟语花香三月春,鸳鸯交颈双双飞” 等等。

崔珏还因一首《和友人鸳鸯之诗》:“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

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

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蓝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

” 而名声大振,被称为崔鸳鸯。

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

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清波明湖之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将自己的幸福理想赋予了美丽的鸳鸯。

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的,配偶更非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也往往多于雄鸟。

分享鸟趣,普及鸟类知识,发布鸟类资讯,关爱鸟类,保护生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h20220519212606d5e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