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爱听秋坟鬼唱诗 出自,闲诗聊斋丨爱听秋坟鬼唱诗

爱听秋坟鬼唱诗 出自,闲诗聊斋丨爱听秋坟鬼唱诗

立秋已过,中元在即。聊斋说鬼,喝茶品诗。闲情逸致,论酒江湖。闲来读词,饶有趣味。有一首小词曰《清平乐·池上纳凉》,为清代项鸿祚所作:

水天清话,院静人消夏。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蓝天碧水,诗情画意,悠然自得,我们坐在安静的院子里乘凉。这时,刮起了微风,高高卷起的帘子下,烛火在风中摇曳不止。竹子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就像是画一样。喝醉了,有人把我扶到凉席上躺下,还轻轻地为我扇着扇子。一阵急雨打在荷塘上,明早起来,就是秋天了。非常美好的画面,很有韵味。

还有首诗很有趣,曰《题聊斋志异》。且看: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因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聊斋志异

有一本小说叫做《姑妄言》,见文思意,也就是随口说说的意思。我随口说,你随意听,雨潇潇,风瑟瑟,人间话不说,秋坟鬼神唱······恰恰是这首对王渔洋来说,不起眼不经意的一首小诗,或许他本人也不认为载了什么道,说了什么理,但时光打磨之后,这首诗却闪耀着再也无法磨灭的光芒。

聊斋志异

王士祯(1634—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

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

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书法高秀似晋人。

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

论诗创神韵说。

这首诗是王士祯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评论,因蒲松龄写的是花妖狐怪,都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姑妄言之姑听之,也就是说姑且听蒲先生这么说。

“豆棚瓜架”是传统乡村生活的典型场景。

房前屋后的豆棚是夏夜纳凉的好地方。

豆棚就是用几根竹竿、几块木头搭个棚子,早先种下的豆藤长起来以后,弯弯曲曲缠绕着竹木,就把棚子覆盖了,比凉亭还要透气凉快。

晚上拿来蓑衣和席子放在棚架的下面,躺在上面。

月光透过棚架上的缝隙,星星点点地撒到身上。

豆棚瓜架雨如丝是写聊斋的故事谈论的场所,在豆棚瓜架之下人们听着雨谈着聊斋解闷。

这句道出了聊斋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道。

聊斋志异

第三句是就聊斋故事内容作评论,写花妖狐怪而不写人,料想他是厌倦了写人,因为有时候人还没有花妖狐怪可爱。

爱听秋坟鬼唱诗,就是聊斋喜欢鬼狐故事,钟爱于这个题材。

鬼狐唱诗,平添鬼怪故事的浪漫主义诗意。

随性而率真,此乃诗人风采。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又有一种别的释义。

处在这个喧嚣的世界,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这八字箴言来告诫自己,才不会因为过于“较真”而痛苦。

对于不想听的赞美,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对于不同意的观点,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对于不想接受的批评,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这个世上的确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非白即黑。

思考,交流,认知,接纳,承认,包容,最后形成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这便是现今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去本心体悟的内容。

且听且看,当为一种从容自在的生活方式。

蒲松龄

时移世易,秋坟唱诗。在王为蒲鼎力资助及引荐“聊”付梓时,王渔洋为其写序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余谓得狐为妻,得鬼为友,亦事之韵也。”蒲甚为动容,以原仄原韵唱和一首:“志异成书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闲来思索,不免感慨。位重才高如王渔洋,脍炙人口的竟然是一首野趣小诗,一首小道不足观的志怪小说上之诗。不知千载之下先生若有知,当作何感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g202206131432086b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