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高中生的精神风貌,英姿勃发今何在?——不容忽视的高中生精神面貌问题

高中生的精神风貌,英姿勃发今何在?——不容忽视的高中生精神面貌问题

正是本着对每一个学生的充分的了解以及尽可能的尊重他们的个性,使得我的德育工作逐步明确了一个方向,即在心里描画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通过一番努力能做客他们的精神世界。

这是一项颇为艰难的工作,在此前的数年里我为此而走过不少弯路,后来也进行过较为深刻的反思。

都说教师是心灵对心灵的工作,可是你真的让自己的心灵参与到工作中去了吗?你真的感受到学生的心灵了吗?总有些时候,我在这样问自己。

每一个老师的教育记忆,都写满了一个个曾经的学生,毕竟总有些学生会被我们珍藏 。在我的记忆中,学生总有挥洒不完的朝气,总有青春少年的英姿勃发。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能让人看到他们澄澈的内心。有太多的词语和句子是用来赞美十七八岁的,而这个被赞美的群体就在我们身边。

然而,形势在悄然变化着,走进学生越来越困难,他们中的很多人,精神世界的大门是向老师关闭的,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逃避和拒绝。

特别在我全面接触普通班的学生后,这一感受变得越发真切。

为此,在对自我的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反思的同时,也让我看到学生精神面貌在不断下降的现实,特别是男生,情况更为严重。

究其原因,从批判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价值引领缺失,精神的原野渐趋荒芜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分数是第一位的,分数成了衡量学生的标杆,也成了学生追求的全部。

这样的现状从小学就开始了,然后一直持续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有益学生思想行为成长的教育环节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甚至被忽略。

这其中的原因过于宏大而复杂,我无力分析,但我想说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尚显得稚嫩的心灵抵抗不了分数的诱惑,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分数的背后是什么,充其量是一种自我满足和成就感。

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心中,世界还很小,大不过学校的围墙。

到了初三,这种对分数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在家长、学校共同的激励和催逼之下,学生的视野进一步缩小为几门学科和一个总分。中考被塑造成了学生面临的人生第一大考验。通过薄薄的试卷,学生要经历人生中的诸如挫折、迷茫、痛苦以及坚强、自信和欢喜。

当一个满意的成绩来临时,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有一种大功告成之感。所有手持足以考取重点高中并最终成功录取的学生终于可以卸下了重重的精神负担,把所有的书和试卷抛置脑后,理直气壮的说出一个字——玩。而家长自然会默许,毕竟孩子考出了高分数,又上了重点高中。

一个彻底玩过去的假期正是开始,一段令人忧心的时期也由此开始。

有很多的案例足以说明,在这个可以没心没肺玩的假期,学生由一种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

多年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一旦摆脱这一枷锁,自要释放个畅快淋漓。

可问题是学生历经多年的分数教育,已经远离了社会,淡漠了生活。

他们对生活无所适从,更无法找到快乐。

这本是缺失的一课,而这个假期正好可以弥补,可是有几个家长能认识到这一点呢?

或许家长和学生都会觉得这样的一课压根就是多余的,因为不久的将来,孩子又会进入高中,学习特别是考试还会继续。那就任其玩乐,手机必不可少,电子游戏可以打到深夜。逐渐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开始滋生。这其中手机扮演者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有很多的学生对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学生就此走进一个虚幻的世界,并且很难走出来。

至此,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旦分数的目标实现,学生便再无所求。此时填充他们内心的不是奋斗和理想,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实在是过于模糊和遥远。可谓分数到手,自在无忧。所有的学生都在边玩边等待高中生活的开始,而所有的学生包括家长都忽略了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我们该为上高中准备什么。

理想崩塌,在困难重重中迷失方向

高中生活如期而至,在度过了短暂的新鲜期、兴奋期后,大强度高难度的学习和更为严格的管理到来。

学生们这才发现,高中远没有初中老师描述的那么好,尤其是课程的难度让他们无法承受。

加之有些学生还没有从虚拟世界的美好中走出来,在这美好与悲惨的强烈的对比中,他们的身心备受煎熬。

而这样一种不良状态更让他们的学习效率下降。

最终由疲于应对发展到无可奈何,进而选择放弃。

我想这样一个过程,在很多学生身上已经或正在出现,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农村学生。

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怀揣梦想,在一片称赞和羡慕中来到高中。

可是他们很容易在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下选择后退,当然这其中也有因缺乏监管而创造的条件。

于是又很多学生倒在了自制力面前?然而,学生在这之前并不知晓他是否具备相当的自制力,以促使他继续独立生活、学习。

因为这一能力在他初中所受的教育中,没有被体现出来。

于是,他们开始从学校生活中游离出来,又一次的回到中考后的自由自在状态。

玩手机可以玩到眼睛间歇性失明,进网吧可以几天几夜不出来。

至此,学生连初中时保有的那些分数意义上的进取也已丧失殆尽。

而掉进手机和游戏深渊的学生,不仅仅荒废了学业,也在不断蚕食着他们最宝贵的青春朝气。

在我们以往的观念中,来自农村的学生都具有能吃苦的精神以及改变家庭命运的使命感。

但在我的了解中,农村学生身上这两种品质都在不断下降。

这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学生不必再参加体力劳动,从而对吃苦没有了直观感受。

另一方面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把本应该参与劳动的时间让学生用来学习。

远离辛苦劳作的学生自然就没有急切的想法去改变命运,因为他会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钱给的很足,又没人整天过问学习。不管今后如何,且把现在过得舒服。

按理说,面对高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正是体现学生顽强意志的时候,只不过学生身上早已没有意志,更没有锐气。

各种学习之外的诱惑拉扯着他们,在虚幻空虚的路越走越远。

直到有一天,他们开始旷课,开始酗酒,开始打架。

然后家长被召请到学校,方知自己的孩子竟然做下了这样的事情。

难免都要痛苦的感叹 ,孩子初中可不是这样的。

孤独与叛逆,走不出的青春期之殇

有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我想该触及问题的实质,即是什么让学生脸上无光,眼里无神,整日的无精打采,对学校里任何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而部分学生的精神中充满了冷漠,以至于猥琐。

让我们走进这个群体的精神世界,那是学生们在学习之外默默建立的精神天地。这个天地十分的完备,也非常好的牢固,足以抵御外界的冲击。他们在各种虚幻中获得学习上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这之上,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长大了,有了各种情感情感的诉求,有了对世界的看法,并且要使之看上去有个性,足够的酷。他们要把那么丰沛的精力释放,他们要找寻自我的存在感。而这一切决然不可能建立在校园,也没条件建立在生活中,剩下的就只能是虚幻世界中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应该明白,那些在教室里看上去安安静静的学生,有可能他有一个狂野的内心,有一个自认为五彩斑斓的世界,而当深夜到来,本该就寝的时候,却正是他要进入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时候。

或者和远方的网友诉说衷肠,或者看着一篇篇的玄幻文字,更或者浏览着低俗甚至充满色情的网页。

那种新奇刺激让他们内心无法平静,整夜整夜的亢奋换来的只能是白天的无精打采。

现实中的弱者,多重性格,幻想的一再破灭,精神饱受煎熬,各种各样的矛盾如影随形,让一颗原本动力十足的心伤痕累累。那些问题严重的学生,这样的生命状态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在初中就开始了,特别是问题家庭中的孩子。

时代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在一次次的试错中挣扎,这是一群真正承受着痛苦的孩子,他们也努力的向上,只是冲破精神的牢笼需要他们变得更加坚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f2022052419260844c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