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三餐都吃土豆的山区孩子,不必同情大山里那些每天吃土豆的孩子,他们的快乐比打工人多

三餐都吃土豆的山区孩子,不必同情大山里那些每天吃土豆的孩子,他们的快乐比打工人多

2017年,凉山某村小,我曾在这里跟孩子上过几天摄影课,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看到了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两个老师,一个支教老师一个代课老师,一个年级,从16岁到9岁的孩子都挤在这里。桌子是捐赠的,凳子是学生从自己家里搬来的,有高有矮。

这时候新学校正在原址重建,学生们搬到了半山腰的一家空房间里,四十平左右。六十个学生,和老师的厨房卧室全在这一间房内。

在此之前,这些孩子原来的学校在村口,一间15平的小房子,桌子摆上,人就站不下了,学生们常常挤挤挨挨地在一起听课,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自习课做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就被撒到了教室外。

村子里只有一个年级,但是这里每个家庭正常都有三四个孩子,很多孩子无法正常入学。只能混在一个班里面上课,能听懂就听,听不懂也没有办法的。

数学老师是村里老汉,五六十岁的样子,语文老师是一个支教老师。代课老师工资不高,家里还有地,经常需要干活,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性事务。支教老师基本是全盘负责。

支教老师有轮班制,一个老师一般是半年时长,时间到了就下山了。

山上条件艰苦。一间20平空荡荡的屋子,没有窗户。摆着一张床和几张课桌,一个电热炉是厨房。

村里的小卖铺只有香烟啤酒饮料和辣条方便面,没有米面粮油日常生活用品。下山的路很难走,只有赶集的时候才有面包车,往返两个小时,40块钱。

中心校给支教老师送食材基本上一个月两次。所以支教老师的厨房里常常是土豆和老干妈,几把挂面。

倒是学生经常带家里的时令蔬菜给老师。有时候是一把青葱,有时候是一捆儿春天的香椿,有时是野白菜。因为这边有过年给亲戚送肉的习俗,每到过年每家都会杀猪,这时候孩子们会给老师背肉。

老师的宿舍房梁上挂满了一条条腊肉,大概能吃四个月。所以,上半年,老师的伙食还是很不错的,顿顿有肉。到了下半年,肉吃完了就比较惨,尤其到了冬季,各家也没有青菜,老师多数时候只能吃土豆。

村里网络信号不好,时有时无。

住宿条件很差,卧室厨房办公室三合一,一扇铁门,没法从里面锁上,只有一根木棍顶着。对女生来说非常难过。我在那里住的几个晚上恨不得把屋子里所有的重物都顶在门后,然后在最上面放一盆水。厕所距离十多米,只有两个蹲坑。比较好的是有一个自来水龙头,不用自己挑水了。

有些老师能坚持半年,有的待几周。但是其中一位山东来的志愿者陈老师在这个村里支教两年。他很想把那届孩子送到毕业,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这里的孩子大多数上学很晚,不少15、16岁还在小学,即使成绩很好,他们的家长也不会支持他们继续读书。

他们自己也很难有耐心,因为周围伙伴都出去打工了,回来后看起来很光鲜,他们也梦想着早点出去打工。

这里的孩子都非常勤劳。课余时间要帮家里干很多活。很小的年龄就要喂猪,放牛羊,挖土豆,掰玉米棒子,帮父母带弟弟妹妹。

家庭对学习的重视依然不够,如果有婚丧嫁娶,班级会有很多孩子请假参加。

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不开心。

没有课外辅导班,没有手机游戏,没有课后兴趣班……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快乐。

对他们来说,快乐来得非常简单。可能来自上学路上一朵野花,也可能来自一辆车轱辘都变形了的单车,还可能是只剩一个镜筒的望眼镜……

我带去的几台被城市淘汰的小卡片相机也给他们带去了巨大的欢乐。

他们把镜头对准身边的伙伴和家人,对准自己喂养的小动物,对准村庄里的山春河流花花草草,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凝固了时间与美好。

他们的作品纯粹,直接,生动,没有技巧却富有感染力,没有构思却流淌出真情。

以下就是这些孩子们自己拍摄的作品。曾在他们的教室前办了一个小小的墙上展览。

拍摄这些照片的时候,他们还在读四年级,现在有的正在念初中一年级,有的已经去大城市打工。

真希望他们如果看到这些照片,有一丝笑容,有一些温暖。

妹妹

蕨菜

水中鸢尾

织布的妈妈

妹妹胜利了

调皮的弟弟

同学

我的自拍

门口的梨花

送你一束鸢尾

我的小羊

爷爷的小红马

抓子

妹妹

我们的教室

望远镜

语录网网友观点:昨天晚上那个梦幻般的小路没有收藏,再也找不到了,遗憾~,是雾中的小树林和林中的迷一样的小路的照片~~,作者是否可以在互动中告诉我确切的地址,我志愿到那里体验偏远山区的生活。

我是一个无牵无挂的人,我愿将自己的余热为那儿的孩子得到一点温暖;我愿将自己的快乐献给那儿的孩子;我愿将自己心中的力量撼动那儿的山峰;我愿将自己的灵魂留在那儿的山村... ...,古平2020先生:我在凉山待过数年,深知那里的状况,楼主文章里的内容真实,没有半点掺假。

我为您的想法深为感动,现我告诉您地址,四川省凉山州马边县美姑县布拖县…(这些不通铁路)顺铁路的有峩边县甘洛县喜德县等:只要去到县城找教育局说明耒意想来不会让您失望谢谢,,是70年代出生的人,文章中的生活环境跟我们那个年代一样的,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精神生活是很富裕的。

很快乐的,没有压力,没有攀比一大堆的小孩子,一起上学,一起游玩,发自内心的快乐,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没钱一样会快乐。

人类都别开发智力,都象动物一样不是都很快乐,奇怪的理论。

这样的环境生活,在作者眼里就是幸福而美好的?,什么理论,动物更快乐,能让这些孩子永远过这样的生活吗?,现在不知怎么了,什么事都有异样声音。

大山里孩子怎么就不必同情了呢?,山村里比较闭塞,各方面都比不上飞速发展的都市,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单调,自小生活在那里,会有许多外面世界见不到的东西,;所以简单快乐天真惇厚……特别是孩子们,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一般思想单纯,生活简单快乐,很少得抑郁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d20220428085008da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