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迢迢明月光(明月昭昭是什么意思)

迢迢明月光(明月昭昭是什么意思)

有网友问迢迢明月光,下面小编就以3690字给大家详细介绍明月昭昭是什么意思,预计阅读需要10分钟!

史耀增

"去年元宵节灯火通明,我窗前绿意翘翘,佳节未至,一路明月寒"这首诗"元宵哭夫"载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孙友凤编撰的《合阳县全志·人后集》诗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雷静儿(石女士),除了这首诗,还有为她祖父写的墓志铭。

提到中国古代诗人,人们很快就会想到谢道文、李清照等人,而雷靖儿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雷静儿(公元1613-1701年),合阳县桥川镇城村人,明代山西江州知州雷毅次女。聪明好学,博览群书,精于诗词书法。后来,她嫁给了元上、杨村的学者史继禄(家谱为录吕),是合阳村史家的第九位老祖母。民间传说,有个大人喜欢雷静儿的《锦回纹诗》,就写在折扇上,没想到被皇帝看到,大加称赞:“此人有淑女之才!"此后,人们称雷静儿为史夫人,后人更将"史夫人"作为尊称,以往族谱重男轻女,所有女性都不在列,配偶只写某一个姓氏,但在清代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延续的合阳村"史家谱"中,在《鲁九史记》"页上特别注明:"随着雷氏家族,年轻寡妇、节日、隶书、知识如潮水般涌来。学术政府说":大家风范",城中士绅说"闺房真儒家",他活了九十岁,死了,会徽的遗产由政府来承载"这种记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石女士是很有礼貌的,可惜作者没有在《通州府志》中看到石女士的记载,《合阳县全志》卷三有石女士传记:

万历江州知州雷仪有两个女人,第一季是个女孩,游聪颖,深谙书史,八分书,能作诗,适合所有学生;陆氏早逝无子后,誓以死为丧词,要取经,家人看守严密,所以不吃;父亲含泪下旨,保住姑姑的性命,以史宗调为重,以死为轻,为食。他立吕弟子为嗣,鞠躬经营,养育姑母,家境贫寒,四十年来,甘愿舍弃遗嘱,书室为子而建,手题他的蓝花花,以鼓励他。他的文字说:"天地为屋,江河为沼,古今圣贤友人好。凭此心眼,去看奥。月明星辉,书声缠绵。"嗣教的成就,也是先死的。有三个孙子,复教。当初,卢氏兄长去世无儿无女后,其妻杨氏相伴二十多年,先去世为他操办后事,二孙子为操办后事,说:"我以其子为皇后,我照顾他为无皇后?"其一,丈夫去世时,家少,常存一把匕首,放在床头,读书时置于几案之间,暂不去,遮荫以防不测,身体如此严格。年九十,康熙四十年驾崩,他写了晚年被烧弃的《米青歌集》,说:诗非女子之人事,不宜传于人,故传之人少,今有诗十余首,古文一篇。

1996年10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合阳县志》,其中人物部分有石女士传记,艺术部分有两首诗《赏花情怀》。

上世纪初,热心合阳县乡土文化的范倾城先生(公元1871-1944年)收集了散落民间的石女士诗词27首,编成《米情歌续集》,手稿现藏合阳县博物馆。

石女士的家人在洽川,她的家人自然为有这样一位才女感到荣幸。1979年秋天,我和书法家王德荣对洽川(当时被称为东王公社)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文化考察,收集了许多珍贵的材料。南亦庄近80岁的王义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石女士的轶事。

他说,据民间传说,石济禄不是死得早,而是考试不及格,被正在擀面条的妻子雷静儿扇了一巴掌,说"回去读书吧,考不上进士就别来看我了"石济禄受不了这种屈辱,离家出走了。雷静儿发现丈夫不见了,非常后悔,写了一首诗,叫《哭夫诗》":夫妻恩情绵长,鸳鸯枕泪盈盈。想着当初结婚多好,谁知道冷淡寂寞。我想了很久,但我怎么能在世界的南北中结束呢?挂毯回纹皇帝,女婿被提前释放,以匹配他寡居的妻子。

王义山先生说,这首诗据说是以三角形排列的,但编排到今天已经失传了,上世纪80年代民俗文献调查时,东王公社文化站曾收藏过这首《锦回线诗》的编排,后来我又看到王德荣先生收藏的《锦回线诗》,同样的文字和编排。

李敬慈(1898-1982),原陕西剧目工作室副主任,合阳杭家庄人,博学多才,记忆犹新,赋闲之余,作者多次登门求教,曾说有一次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南京人,两人谈起诗歌和论文,言辞很投机;余与石女士,男子说他曾看到南方出版的一本《十大女才子诗选》,里面有石女士的诗,我后来写信给江苏省图书馆询问这本书。我回答说,图书馆里没有这本书,至于石女士的资料,他们有一套不完整的清乾隆《合阳全志》,答主临摹石女士的诗《元宵哭夫》,虽然没有找到一本才女诗选,但江苏图书馆古籍部的热情和责任令人感动,石女士的诗中最受欢迎的当然是《锦回纹》,县博物馆收藏了王尧先生收藏的《友爱集》八卷(第1号)。无知的儿子)在清代光绪年间的合阳,包括宏福,有考证。石女士的《锦回文诗》有后记:

石女士是城里人陆氏的妻子;小字五姐,江州宫磊仪的大女儿也;高才举世无双,十九岁丧偶,编纂零零散散;尧幼年时从朋友处得四首思福七言韵诗,首尾有一连串鱼鳞,仿照《男尸好,指手画脚》三百篇之例。纵横,不盈六七寸,七个字各八句,四个除首尾叠复八字,得二百一十六字,数干策,织成锦,字大,小字将大字围成四个圈,来回,不缺不多不少,奇妙的象征着自然,虽不似兰素回文,却也为精彩的瞬间。诗中不仅缠绵多情,情感感人也。后被归还土匪,皆还财,恨恨恨!之所以记录苏氏的回文,所以连班和它,以示云儿的芬芳。

王德荣先生评价说:“原诗有五首,但没有四首。除了沉重的8字外,它有272个字,使216个字是错误的。”还有,石女士是雷伊吉的女儿,雷伊吉被误认为是“大女儿”。

沈庄孙念彬先生手写的《侨阳文正》,有石女士山西解州关帝庙梁明的题名,原题为关帝梁明,在另一份材料中为提岩塘:

群山巍峨,群峰吐月;盐池千里,浪花堆雪。玉溪王的心,虽然雪月难以形成其高贵;但要保护国家,保护万代人民,使这座山和这一池不会坍塌,取之不尽。

石女士不仅诗词出众,而且书法了得,而且作品八分书法(即隶书),可惜作品存世量少之又少。1961年秋,我考入合阳中学。今年国庆节,文化馆在文庙遵经阁(当时叫"文化阁")举办文物展。一楼正中,挂着石女士书写的四尺中堂。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幅老祖母的书法作品,我驻足凝视了许久。书法为八分书,书名云影竹亭,传神飞扬,令人喜爱,鉴赏家认为是女书法家书中的上品,可惜未能逃过文革之火,合阳县博物馆至今仍存有石女士的手稿,首先从她为祖父张公所写的墓志铭开始。

史夫人的丈夫史继禄的离去,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自然众说纷纭。

王义山老人是这么说的,史夫人的丈夫去北京考试的时候,她叮嘱道,我写了一篇文章,你在路上就背得滚瓜烂熟,不是题就不要说,是题就保你一个进士回来。史继禄本以为是女人的文章,心里也看不起,只是看看题目,也没在意,没想到考试题目和史夫人写的一模一样,史继禄根本没看文章内容,考试一塌糊涂。他是个老实人,回家就把实情告诉了石夫人。正在厨房里擀面条的石夫人又气又恨,就打了他一巴掌,这一巴掌就打在了石继禄的脸上“关中八景”!石夫人厉声说道:“回学校研究你的书,不通过进士考试,不要回来见我!”石继禄很惭愧,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一巴掌打了个关中八景,在王尧的《游艺记》中是这样描述的:

石基禄二十岁试时,妻子气她文笔不好,拌面时用手戏批评丈夫脸颊,说:我一巴掌拍出关中八景;花月仙人掌(手迹);太白雪(脸痕);八柳风雪(脸絮);历山晚照(青红痕);雁塔晨钟(耳鸣);曲江流饮(泪痕);咸阳古渡(只取古渡二字,是抱怨);草滩烟(眼睛生花),句句精彩。

一记耳光如此诗意,让人不禁赞叹,这究竟是石女士的才华,还是后世文人的解读?我认为揉面理论比擀面理论更有道理,如果你是擀面的,徒手打,就很难打出关中八景了。同时,戏字用得很贴切。石女士还是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但她只是恨铁不成钢,否则丈夫走后,她也无法四处张望。

石女士听说丈夫离家出走,翻过金水沟,找到了著名的罗山寺,依然不见人影,满心惆怅,抽出发夹,在罗山寺的砖墙上刻了两句诗:“寺内钟声远,山中荒芜惊涛骇浪”,用意是告诉丈夫,她是来看他的,希望他快点回来,几年后,一位范姓举人到罗山寺旅游。当他看到石女士雕刻的这两行时,他写了一首五行诗:"当你到达罗山寺时,单词没有磨损。文士不是今天的身体,单词是古歌。寺庙田野里的钟声很远,山里有许多风暴。金钗用铁笔工作,护理有弥陀。"

据说石女士刻的这两首诗保存了很久,以前也有很多人见过,上世纪六十年代,罗山寺被拆建了何家庄中学,如今自然无迹可寻。

翻阅石女士仅存的二十首诗,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她的诗的题材只能是身边的琐事,但即便如此,她的才华仍然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如《红指甲》:毛囊花艳,佳人染指尖丹;放风筝乱坠桃花片,灯轻浮有鹰斑;弹镜留火星夜月,画眉红雨过春山;几次想来两颊留香,疑是胭脂玉。丰富的想象力,巧妙贴切的比喻,诗中描绘的动人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她没有李清照的山河破碎,也没有一遇仇人的仇恨,自然很难写出伤天害理忧国忧民的诗,但她的生活态度绝对顽强乐观。否则,经历了这么多打击和不幸,她仍然会活到90岁!石女士就像高挂在夜空中的明月,虽然孤独、寒冷、孤独,但她仍然不遗余力,不偏不倚地将爱的清辉洒满大地,洒满世界。石女士的墓在合阳村的北面。只有一个墓袋和一块小墓碑。据我记忆所及,每年清明节,当老师的叔叔都会带领我在石女士的墓前恭敬地敲三个头。当然,有必要讲述这位祖先被埋葬的故事。

ID:jrtt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a220329111849837e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