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读书是件有趣的事)

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读书是件有趣的事)

有网友问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下面小编就以3955字给大家详细介绍读书是件有趣的事,预计阅读需要10分钟!

读书是一种奢侈品,虽然买一本书的成本并不大,但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它,所以在以快为主的当下,读书显然是一种非常笨拙的学习方式。

但我们依然相信阅读的力量,书籍体现了某种与时间、与世界的抗争,即使我们一无所有,也可以凭借从书中获得的东西,获得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

所以当我们因为疫情只能宅在家里的时候,阅读就成了大多数人抵抗无聊的方式之一,我们提倡通过阅读来自助,因为它是最容易接触到的浮木,本期松果想和大家分享几本近期值得反复翻阅的书。

《霍乱时期的爱情》

疫情的发生,让霍乱时期的爱情这几个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比如霍乱时期的爱情、霍乱时期的兄弟情谊、霍乱时期的对话...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了一男一女跨越五十年的爱情故事,在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个人颠沛流离的命运命运下,作者展现了爱情的种种表象和可能:忠诚、隐秘、粗暴、害羞、柏拉图式、放荡、转瞬即逝、生死相依...

书中对纯爱、性本能和人类骨灰的描写很多,比如在接近生命尽头时,一个外人眼中的绅士和一个风度翩翩的医生发生了婚外情,作者形容他是个爱得发狂的人:"他完全沉浸在愉悦的触摸中,不再是加勒比海岸最好的医生,而是一个被上帝创造的本能折磨的头脑混乱的可怜人"。当一个女人遇到爱情,作者写道:当一个女人决定和一个男人上床时,没有她跳不过去的栅栏,没有她推不倒的堡垒,没有她不能丢下的道德顾虑,事实上也没有能控制她的上帝。一个情绪化的、固执的、无所畏惧的飞蛾形象在她眼前飘扬。

因此,在这个特殊时期,关于爱情,松果君推荐《霍乱时期的爱情》。

《鼠疫》

因为《瘟疫》中对灾难和现实的攻击,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加缪的这本书,目前,即使是从未读过《瘟疫》的人,也能随口说出书中的一两句经典句子,或许这就是文学的现实意义,当书中的故事开始在生活中上演,文学的启迪作用就越来越明显。

《瘟疫》是法国作家加缪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发生在阿尔及利亚奥兰的一场瘟疫,突如其来的瘟疫之下,各色人物纷纷出现:傲慢的政客,试图隐藏灾难并从中获利;小人物投机贩卖各种违禁品,实现人生飞跃;劳苦大众人性的黑暗一一浮现。奥兰小镇的瘟疫也是整个世界悲剧的一个缩影,当故事最终在现实中上演,身处其中的人们一定会更有感触。

比起只知道一些肤浅的句子,松果君推荐大家通读全文,深入思考。

《失明症漫记》

在我们被流行病笼罩、被焦虑侵蚀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理性的声音来唤醒我们对人性、文明、道德和社会制度的思考。

诺贝尔奖获得者萨拉马戈的《失明漫画》以更客观但更感性的方式描述了失明蔓延下的一种社会状态,面对流行病,人类文明又回到了洪水泛滥的原始时代,人性隐藏的复杂性在这一背景下显露出来。

故事从一个人的失明开始,然后,作者带我们进入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疫情不断蔓延,人们被关进精神病院,从此,人性的恶开始显现,原始生存本能带来的贪婪、暴怒和掠夺,当然,还有文明人的正派、理智和善良,正如作者所说:"我们都是这样的混合体,一般冷漠无情,一半卑鄙邪恶。"

《盲症》这本书告诉我们,比丢掉性命更可怕的,是增添了个人的感动,当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现实中,或许里面的你我,应该如题页所暗示的那样:看得见就看得见,看得见就仔细观察。

《寂寞的游戏》

被誉为台湾60年代最杰出小说家之一的袁哲胜的一部关于孤独者的小说,在最近热播的台湾电影《阳光》中,阿浩曾讲述了司马光砸罐子的故事的一个修改版,罐子被砸碎后,才发现罐子里的孩子就是司马光自己,这个新的哲学故事出自袁哲胜的《孤独的游戏》。

《孤独的游戏》由七个短篇小说组成,袁哲生通过各种人际情感,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结婚多年的夫妻之间的爱情,反复捕捉孤独这种人生下来就必须面对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透着孤独。

在这段时间里,当你终于有时间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内心时,不如跟随袁哲胜的故事,去执行那些深埋在心底的记忆。

《十日谈》

《十日谈》的故事以1348年的意大利为背景,佛罗伦萨瘟疫爆发时,10名青年男女在一处乡间宅院避难,这里风景秀丽、粮草丰盛,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艺术品和窖酒,他们终日吃饭、唱歌、跳舞,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在这十天里,一共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歌颂爱情和高尚情操,谴责禁欲主义和鞭笞封建贵族的腐败等等,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思想。

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说,《十日谈》曾被意大利现代评论家桑克蒂斯和但丁的《神曲》称为人类之歌。

如果你处于孤立状态,不如花10天时间听听这些年轻人讲的故事。

《DK医学史》

疫情过后,人们更关注各种医学科学信息,与其闷在家里躺着,不如看看这本《DK病史》,了解人类医学的来龙去脉。

在《DK医学史》中,讲述了从古至今的医生们,在治病养生的道路上,留下无数充满惊人乐趣和荒诞却又鼓舞人心的伟大尝试的冒险故事。

史前时代的巫医将疾病视为对灵魂的诅咒,而古代东方医学则用针灸和艾草来调节体内气机的平衡;中世纪的医生则用水蛭吸血作为万能药,而血液循环的科学理论直到17世纪人体解剖学才得以建立;在消毒、止血、抗生素等基础知识出现之前,外科手术是一门行走在死亡边缘的“理发”手艺。随着科学理念的发展,未来的基因编辑和组织工程将带来人类健康全面改善的新浪潮。

如果你也开始关注健康本身,想要轻松阅读一本科普医学书籍,那么松果君推荐这本《DK病史》。

《病毒来袭》

作者内森·沃尔夫是哈佛大学免疫学和流行病学博士,曾被《时代周刊》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在《病毒来袭》一书中,他分享了从非洲丛林的黑猩猩到婆罗洲雨林猎人的亲身经历,在危险的描述中,不仅层层揭开了医学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艾滋病毒的起源,还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病毒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病毒来袭》从物种进化的角度全面观察了人与病毒的关系,特别是病毒在动物和人类之间的传播,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起源;考察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类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化对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同时,作者适时提出公众可以为加强公共卫生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可以从年轻开始。作者还指出媒体报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影响,媒体报道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告知公众采取必要的自我保护。

《血疫》

“流行病”谈之色变。每当流行病发生时,人们总是把血液流行病作为警告。

1989年,美国弗吉尼亚州莱斯顿市发生埃博拉病毒事件,基于这一事件,1994年,美国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在采访了大量目击者后,发表了一部非虚构作品《血液流行病》。

作者曾经有一个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开始对人类做出免疫反应。它开始像人类一样对寄生虫做出反应。人类的增殖就像是一种感染。混凝土的坏死斑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就像是癌症的腐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体正在无限扩大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规模灭绝。也许生物圈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大自然正在努力摆脱人类寄生虫的感染。也许艾滋病只是大自然清洁过程的第一步。”这种观点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地球的霸主,人类只是脆弱的寄生虫。

当下,再次阅读这本书,了解我们已经经历过的灾难,或许会让我们重新明白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枪炮、病菌与钢铁》

为什么是欧亚人集体征服、赶走或杀害印度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现代世界的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的地区,而不是其他地方?

在《枪炮、细菌与钢铁》一书中,进化生物学家贾里德·戴蒙德试图提供人类在过去13000年的简史,并解释为什么欧亚文明最终能够在与其他文明的战争中幸存下来,同时驳斥欧亚霸权来自欧亚知识分子或道德优越感的说法。

这么硬核版的《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为什么不看十万个理由?

《疾病的隐喻》

《疾病的隐喻》由桑塔格的两篇长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和《艾滋病及其隐喻》组成,其中《作为疾病的隐喻》发表于1978年作者癌症康复期,《艾滋病及其隐喻》发表于1990年。

在书中,桑塔格反思和批判了肺结核、艾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演绎中一步步被隐喻,从“只是身体的一种疾病”转变为道德批判,进而转变为政治压迫的过程,比如桑塔格曾分析公众对癌症的看法,以及为癌症增加的隐喻,她认为这些反映了我们文化的巨大缺陷,我们对死亡的悲观态度,我们对情绪的焦虑,我们对真实的“增长问题”的鲁莽和仓促反应,我们无法构建一个对消费有适当约束的发达工业社会,我们对历史进程日益增长的暴力倾向的并非毫无根据的恐惧。

在疫情发展的当下,大家应该静下心来读一读《疾病的隐喻》,让自己对疾病和他人的痛苦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 以上图书推荐部分资料参考自豆瓣

毛姆曾说过,获得阅读的习惯,是为自己搭建一个庇护所,避免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苦难。

也许大多数有持续阅读经历的人都曾体验过这种感觉,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从而摒弃外界的喧嚣和消极,在流行之下,我们都应该学会向内寻找自我,通过独处和阅读来获得一种慰藉。

阅读吧!趁此刻春光正好。

松 果 福 利 社

松果君为爱读书的小松鼠们准备了3个图书福利,每个图书福利包含1个《DK病史》和1个《孤独的游戏》,欢迎移步评论区,分享你最近的读书心得,松果君将选出3只幸运松鼠,每人送上一套图书福利。

感谢后浪以及中信对福利图书的大力支持!

作者 ✎ 傻狍子 门门

图片 ✎ 网络

商业合作/投稿发送邮件

songguolife@lifeweek.com.cn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84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