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两小儿辩日辩论的问题是什么(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什么和孔子的态度)

两小儿辩日辩论的问题是什么(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什么和孔子的态度)

有网友问两小儿辩日辩论的问题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以1411字给大家详细介绍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什么和孔子的态度,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

《二孩辩论日》是《列子堂文》中记载的一个故事,由于被选入小学课本,妇女和儿童都知道这个故事。

教科书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即使像孔子那样博学多才,也不一定能把所有的知识都看懂,所以一定要虚心好学,坚持探索。

但也有人认为列子写这个故事是为了讽刺孔子,两个孩子跟孔子争论的时候,不是两个孩子赢了,也不是孔子赢了,而是列子赢了。

(两小儿辩日)

那么,这个说法对吗?

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然而列子讽刺孔子到底是什么,我想可能很多人都误解了。

很多人说列子是在讽刺孔子的假博学,其实他的学识非常浅薄,甚至比两个孩子的学识还要浅薄。

但是我觉得列子如果真的要在这一点上讽刺孔子,他真的没有讽刺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不懂装懂,"孔子决定不了",他不知道,他老老实实的说他不知道,没有不懂装懂的讲大道理。

要知道,孔子讲大道理太容易了,偏偏孔子把恐龙的一块腿骨化石解释成了防风骨,而他解释成了防风骨,大家都觉得他说得对。

况且,孔子自己也说过,“知是知,不知是不知,知也是知”,显然,在知识认知层面,孔子是有自知之明的。

既然孔子本人有自知之明,列子在这方面讽刺孔子是没有道理的。

(列子画像)

那么,列子是在什么地方讽刺孔子呢?

我想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双子辩日》中的日指的是什么。

"太阳"就是太阳,古代的太阳指的是国王,古代也有皇帝直接称呼自己为太阳,就拿夏杰来说,他说"天上有一天,但有我的人,太阳怎么会死,如果太阳死了,我也会死"夏杰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上有太阳,就像我有人一样,只要天上的太阳不消失,我的人就不会消失。夏杰说他的人民不会消失,这意味着他将是一个永恒的国王,没有人能推翻他。

《易经》上也说:“日为君之象。”

因为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所以代表太阳的黄色也成了帝王专用的颜色。

古代日食的发生是一个重要的事件,与君王的遮挡有很大的关系,在《后汉丁鸿专传》中,当日食发生时,丁洪告诉汉朝和皇帝,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朝臣的象征。日食的发生也意味着君王的权力被朝臣夺走。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再回头看看列子讲的故事,就特别有意思了。

(孔子画像)

列子开篇就说过,这个故事发生在孔子周游世界的时候,孔子周游世界在做什么,就是请各国君王接受他的主张,让各国君王“克己奉公”,遵守周礼,维护周帝的统治。

如果把太阳比作一个国王,是希望国王们要在自己的正确轨道上运行,不能变态,一定要恒定。而当两个孩子说起太阳的时候,发现太阳根本不是恒定的,一会儿"大如车盖",一会儿又小如"平底锅",一会儿"苍苍凉",一会儿"探汤"。列子所说所描述的,其实就是春秋时期王侯将相的状态,孔子需要解决的,是把太阳恢复到恒定的状态。当两个孩子问孔子这个话题时,其实是在问孔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孔子不能决定。"

最后,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

在这句话中,两个孩子嘲讽了孔子,列子当然也嘲讽了孔子,这里的知字既可以解释为知,也可以解释为智,也就是说列子认为孔子周游世界的做法是愚蠢的,不能改变现状,既然不能改变现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列子也在这里表达了作为道家的静无为的命题。并用道家的静无为来反对儒家的出世实践。

(参考资料:《列子》《后汉书》《史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81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