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于 涛:聊聊“又红又专”

于 涛:聊聊“又红又专”

又红又专的句子(图1)

前不久,一把手领导同志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特别强调了清华大学教书育人的特点,就是红色、专家、全面发展结合学习讲话,我翻阅了很多资料,做了一些新的思考,我发现,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确实有必要思考这个问题。

1.为什么有必要重新审视“红色和专家”

红色和专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频词汇,有一段时间没有怎么被提及,甚至有人不认同这样的提法,这样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作为经典的二分法,红色和专业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有必要重新认识和体会。

(一)从党的历史来看,党对红色和专家的要求是一致的。

进入新时代后,最高领导同志在2016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贺信和近期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两次强调清华大学“红色、专业、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

从这些历史不难看出,“红色、专家”一直是我们党所坚持和倡导的,时至今日,“红色、专家”并没有过时,一直在路上。

(2)从全球趋势来看,目前的紧急呼吁是红色和专家。

此时此刻,中国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国家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知识分子坚定地站在祖国一边,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努力工作,突破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打破西方的垄断和压制,用自己的技术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在爱国奉献中体现“红色”,在增强核心竞争力中体现“专业化”。我们怎么能说“红色和专业化”没有时代意义呢?

(3)从药品管理工作实际来看,红色和专家可以促进事业的稳定和深远。

正如我之前反复说过的,药品作为治病救人的专用商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生死,这就决定了药品安全是民生工程的属性,药品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是“生老病死”的必需品,是人民群众幸福感和强烈获得感的重要指标。这就决定了药品安全是民心工程的一个属性,民生、民心、安全三者环环相扣,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药品管理工作当作一项普通的业务工作,而要把它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对待。

今年,我们提出了安全提升等三大工程和医疗器械创新等三大规划,医疗器械监管和服务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都在增加。这迫切需要我们打造一支“红专”高素质专业化检测队伍,坚定信念,增强做好检测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快补齐短板、强弱项、提升能力,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检测机构,为监管和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如何做到“又红又专”

红色与专家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具有深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内涵,需要辩证地、系统地看待,才能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工作。

(一)要处理好政商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努力的方向是夯实政商专业化的基础和商商准红色的方向。

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源,这就要求我们用政治引领推动业务改进,用业务发展彰显政治担当。

一方面,业务要向“红色”方向导向,政商辩证关系是“红色与专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现实中,不少同志认识模糊,有的冒充“专业干部”,认为自己吃的是业务饭,业务能力至上,只要业务好,就不愁政治待遇。有的甚至反对两者,把党内政治生活当作包袱,认为抓党建浪费时间、耽误办事,这是错误的。

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曾比喻说:"从清华到天安门,天安门是目标,是方向;方向最重要,是政治;去天安门,只能往东南走,不能往北走,然后就去清河;但光的方向是对的,到不了天安门,一定要实地走,否则方向对了,就永远到不了天安门。而走路的时间比分辨方向的时间还要多,这是学好商科的问题,是专业化的问题,所以红色的专业一定要结合起来,既要红色,又要专业。"

就我个人而言,真正的政治教育一定是知行合一,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以坚定的信念、崇高的觉悟、无私的奉献、精湛的技术,把业务做到极致,那才是真正的政治教育。"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才是政治的话题应有之义。在城里工作时,有一家私营企业发展得特别好。“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是他们非常重要的经验之一。党员既然是华润万家,就应该比别人更擅长自己的业务。

就单位而言,真正讲政治,一定要把党建和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决不能简单地把“党建”理解为“党务”,把开几次会、组织几次学习研讨当成讲政治、抓党建,那是非常肤浅和低级的。我们要抓的党建,或者说全国文明单位达标的党建,一定是能够充分团结全体干部职工的党建,一定是带动工作质量全面提升的党建,一定是带动我们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党建。

做一个结论,即没有离开商业的政治,也没有离开政治的商业。政治可以确保商业的正确方向,可以促进商业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商业也是政治的载体和表现。

在科学研究中,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分析、比较和处理感性材料的能力,它可以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这个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本质属性。由此,我们可以实现对科学概念的正确把握,进而形成成熟的科学理论。因此,钱学森同志说:"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脚的,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盲目的。"

蒋南翔校长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也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亲自给老师们上哲学课,组织老师们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因为《两个理论》是唯物辩证法的经典,不得不说,这些哲学思想对提高清华大学的研究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说前几年我们的技术曾经依靠大量的模仿和引进,我们不那么需要哲学思维,现在,我们更强调自主创新;而从无到有的创新,需要更深入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论构建新的框架,所以特别需要哲学思维,否则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要增强创新意识,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抢占国内国际创新制高点,把握创新特点,遵循创新规律,努力追求原始创新,拥抱学习他人,善于融合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既愿意十年磨一剑,开展战略创新研究,又切合实际需求,及时开展应急创新研究;既尊重个人创造,发挥尖兵作用,又注重集体研究,发挥合作优势。

工作中要避免唯理论唯经验的倾向,破除静态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大胆假设又认真求证,取得创造性、突破性成果;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不断补齐短板。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问题,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条件的转换,考虑检测结果、标准、方法是否严谨、客观、准确;是否需要及时修改;要以贯通的观点,参考、比较、引用其他领域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使检测工作更加灵活、开放。如果某项指标不过关,也要举一反三,深入思考其他批次是否也存在问题,是不是所有同类产品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监管建议,这样工作才有主动性,才能为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3)要处理好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努力的方向是个人在组织的怀抱里,组织在意识里。

每一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增强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任组织。

首先,我们敬畏组织,依赖组织,服从组织,因为她是我们的集体,是我们的生存和生命支柱。一滴水怎能不干涸?答案是:融入大海。一滴水经不起阳光的暴晒,也经不起风的侵袭。只有融入浩瀚的海洋,它才能永不干涸,才能掀起滔天巨浪。反过来,无数的水滴团结在一起,形成浩瀚的海洋。

如果说,个人总得有所得,那么,我们的辛勤付出和奉献,换来的将是一个强大有力的集体,换来的将是一个更加美丽的祖国,而个人也会随波逐流,彰显生命的价值,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和奖赏。"山花烂漫时,她在灌木丛中欢笑。"

三、处理好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不仅是事业的需要,更是人生的幸福,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把自己看得小,天地就会变大,站在高山上俯视大地,就可以忽略地上的沟壑。乌蒙虽威风凛凛,却像是走在红军脚下的泥丸上,多么大的气魄,这种气魄从何而来?来自于心中装着天下所有的人,却没有自己,没有自己,就没有个人的伤痛,所谓"本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当然,我们也是父母和孩子,我们也有生活追求,也希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我们在职场,我们也有工作焦虑,也希望有更好的职称和职位,我觉得这很正常,是人之常情,有追求就好,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一级机构,也有责任给大家一个合适的平台,而不是让千里马犁田,老牛驰骋;但作为个人,如果斤斤计较名利,那么无论是人生境界还是个人幸福,都会落入下层社会。

做个总结,就是个人只有融入组织才能强大,个人的贡献只有转化为组织的发展才能高尚,心大放下小才能更幸福。

(四)要处理好群众与精英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民观,努力的方向是大力弘扬与群众相结合、为国为民的红色,坚决摒弃疏远群众、歧视群众的伪精英专业化。

"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国家的宝贵财富。"同时,"劳模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榜样、共和国的英雄。"可见,精英是群众中那些在能力、见识、修养等方面超越大多数人的人,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有些人曲解了精英的含义,认为精英是一种身份,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把自己当作贵族,把群众当成没文化、没见识、没身份的群体。他们不屑于与群众交往,与群众分离,甚至与群众对立,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能有这样的胸怀吗?我们能倾听小人物的意见吗?"广大知识分子要坚持国家、民族、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胸怀大我"钱老就是这样的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孤芳自赏难成大器。

做一个总结,就是要始终热爱人民,尊重群众,集聚群众智慧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研究,同时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作为服务群众的工具,而不是高人一等、沾沾自喜的资本。

(五)要处理好管理与技术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努力的方向是管理与技术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争做复合型人才。

管理和技术,就像人的两条腿,单腿跳还是两条腿走,决定着前进的速度,两条腿不协调,就可能绊倒自己,只有相互协调,人才能走得快、走得稳、走得远,早日成才。

从个人角度来说,既要懂管理,又要懂技术;既要精通党建,又要精通综合管理,这样才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一个优秀的人才和一个成功的干部,往往是两者兼备;一个知识面广,对各个领域稍有了解的干部,就是“一线”干部;在此基础上,一个专业知识深的干部,就是“丁线”干部。如果他能犀利创新,就是一个跨线干部,大家都要争做这个跨线干部,光搞科研永远不可能,要带领一个团队去完成,只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但没有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很难取得辉煌的成就。如今,两院院士或知名科学家很多人兼任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教学、科研两不误,体现了很强的综合素质,所以从事管理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如果连技术指标、专业术语都不懂,工作就不能切中要害,甚至闹笑话。同样,从事检测、标准和科研工作的同志,也要注重提高党务工作和综合工作能力,做到既精一技之长,又能一专多能。

当然,专业技术人员还是要特别注意的“专”,这是一门绝活,你要有敬业精神,专一、专注、定力,不动摇于一山一山,你要有专业的作风,脚踏实地,注重细节,齐心协力,你要有专业的能力,把工作做好,想到力竭,做到极致,努力到什么都做不了,努力到感动自己,你要专心学习。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怎能取回真经,必须严谨细致,具有工匠精神,历经千锤百炼追求卓越,做到每一项工作都严谨细致、有章可循、流程化、规范化,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专业、权威。

从单位层面,注重探索建立工作机制,将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有机融合,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和连锁反应,相互影响,而不是简单的物理混排。

上世纪60年代探索形成的《鞍钢宪法》颇具典型性,鞍钢公司总结出了一套管理经验,即两参一改三结合,具体内容是实行干部参与劳动、职工参与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职工、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这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论和组织能力、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人的实际操作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产生巨大的工作力量。作为一个整体,检查研究所也应该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岗位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营造团结、向上、和谐的良好氛围,共同促进事业。如果做生意的看不起做管理的,做管理的看不起做生意的,谁也不买谁的账,把自己困在一亩三分地里,只能原地画圈,快速发展。

做出一个结论,即管理与技术的融合,红与专相互促进,实现共同提高。

(作者系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自《千家万户的春天》,修订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7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