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父母的无关回应,会让孩子失去存在感和价值感,拥有再多也不自信

父母的无关回应,会让孩子失去存在感和价值感,拥有再多也不自信

文/霓裳

下面这些谈话,你是不是很熟悉?

“爸,我不喜欢打篮球,太晒了!我想去游泳。”

“打篮球多好啊,我看你就是怕吃苦。”

“爸(妈),我语文这次考了第一名。”

“你数学复习得怎么样了?”

“妈妈,我感冒了,我头有点痛。”

“叫你要多穿衣服,你不听!现在尝到苦头了吧?看你以后还要不要听我的话……”

01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无关回应”。父母的回应与孩子所表达的内容,完全不在同一频道上,这是无视孩子的一种回应方式。上面这些对话都是。

生活中,有一种随处可见的对话是这样的:

孩子:我今天想吃意大利面。

家长:你作业做完了吗?

这样的场景太多了。如果父母总是这样回应孩子,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是不存在的。

我接触到多个这样的求助者,他们小时候与父母的对话模式,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无关回应,很少被正面回应过。这样的他们,总很难拥有真正的内心自信。

长大成年后,他们往往搞不清楚自己是谁。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总会有一种无根感和虚无感。

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一种假象:

就算自己消失,也没人会在意,不会影响到任何人,就好像自己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他们不喜欢聊天,因为对别人不感兴趣,也担心自己说出来的话没有人听。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也不会认真听别人的,甚至觉得聊天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有位朋友说,她总感觉别人说话是在打扰自己,常常在面对别人说话时会显得很不耐烦,觉得很吵,有时甚至很想大吼一声:不要再说了!

这样很容易陷入一个循环:

我不想听别人说话,对别人不感兴趣,别人也不愿意听我说话,于是我越发觉得说话是一件非常无趣的事,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不再去表达自己。

很多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或和他们说话很不耐烦,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02

当一个人不表达自己时,就更加失去被看见的机会,也会更加没有存在感。

我们常常说:“看见就是爱,看见就是存在,看见就是连接“,不被看见,就失去了存在感与连接感,也就失去了关系。

人只有在关系中才有意义,没有关系就没有了意义。

阿德勒说:

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意义是没有任何益处的。人生的理想和行为,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对他人是否存在意义。

这里所说的“人生意义”,其真正标志是具有普遍性的,即可以与他人共享、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共同意义。

正如阿德勒所言,人生的真谛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并且与他人合作。人生的意义即“对整体做出贡献”。

许多从小受人冷落、不被看见的孩子,之所以人生很容易偏离正轨,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关心和互助的概念,甚至在他们的脑海中和生命中,没有出现过这些名词。

他们没有办法与人建立真正的连接,不少人早早就开始了情感隔离,对别人没兴趣,内心只有自己。

这样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时,往往会高估困难的程度,他们很难去争取他人的帮助,因此感觉到自己孤立无援,无依无助。

当他们看到社会冷漠的一面,就会认定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他们会觉得人与人之间不过是利益交换,相互利用。他们并不相信那些单纯“利他”的行为,不相信有人会真正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

因为他们连自己都无法相信,所以更别提相信他人了。

03

一个失去了自我存在感和意义的人,很难从内心深处去肯定自己。

他们只能从外界的认可中才能获得价值感和存在感。

如果从小被看见的心理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在内心形成一个空洞,长大后怎么也填不满。他们只有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东西来得到短暂的快乐和满足。

还有一些人,必须不断地努力去取得很高的成就来证明自己。但是,无论获得多高的成就,他们还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内在自信,无法对自己满意,无法停止下来。

多次获得影帝称号的知名导演姜文,曾在《十三邀》中对话许知远时,这样评价自己:“我平时就是一个很不自信的人。”

在外人眼中,他是如此卓越成功而优秀,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还会不自信。

原来,从小他就没有被母亲看见过,妈妈与他的日常对话,就属于典型的无关回应的模式。

比如,姜文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很开心地告诉母亲:“妈,我考上中戏了!”

母亲的回应是,看了一眼通知书,扔在一边,说:“你那一盆衣服还没洗呢!”

一直到母亲去世前,姜文都在努力向母亲证明自己。但是,无论他怎样努力,始终没有被她看见和肯定。

这成为了姜文内心深处的一个结,导致了他尽管在外人看来非常成功,却依然自信不起来。

04

有个心理学名词,叫做“未完成事件”。

它指的是,事情没有一个完整的开始与结束,我们对于某一些情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验,所产生一种缺失的感觉。

例如,爱人不告而别,喜欢的东西总是得不到,等等。这种缺失的感觉会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不断徘徊,从而阻止了我们对新的事物的接触。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完整的体验。

否则,未完成事件就会一直持续,能量就会固着在那个缺失的地方,无法继续往前走,甚至需要一生去弥补。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自我中心的人,与别人的说话模式,像极了两个3岁孩子的对话:

红红:今天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漂亮的衣服!

明明:我今天去的那个游乐场太好玩了!

红红:那件衣服上面有我喜欢的花边。

明明:游乐场里有好多好多玩的东西。

红红:妈妈说我穿上它像个小公主……

明明:我每一样都想玩样……

很多成人的对话模式也与此类似,尽管已长大多年了,在这一点上却依然没有成长。因为他们小时候想要的看见和积极回应,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

那些小时候内心需求没有被父母看见的人,内心就会一直停留在那个强烈需要被看见的阶段,无法向下一个阶段成长。

在我们的人生中,小到学走路、上学、交友、考试,大到工作、结婚、生子,只有完整走过每一个环节,我们才能真正地吸纳经验,告别过去,走向下一个阶段。

05

弗洛伊德说:

情感如果无法在知觉领域里没被充分体验,就会停留在潜意识里徘徊。并且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中,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有效接触。

母亲最初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一出生就感受到对自己的依赖之情。继而,她可以让孩子将这种感范围扩大,直至周围的每一件事物。

如果母亲没有完成这一任务,没有让孩子对周围产生兴趣,并形成合作与互助的感觉,那么孩子就很难对社会形成关注,也很难再有与人合作的意识。

如果我们对一个被人忽视、不受欢迎和没人理睬的孩子进行研究,可能就会发现,他们从来没有与人合作的意识,他们就像与世隔绝了,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对互助互爱之事更是一窍不通。

他们不喜欢结交朋友,感觉人际交往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这导致他们交往范围十分狭小。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易被社会所淘汰。

他们会把生活视为一件艰难且危险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我保护,让自己尽量少地受到外界的伤害。因为他们不信任外界,所以只好选择了自我封闭来减少社交。这样,他们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相反地,那些能够与人保持良性连接的人,就会在生活中得到越来越的机遇与帮助,在他们眼中,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得到克服。他们也会更加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从而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他们的路因此越走越宽敞。

06

倾听,是对孩子最好的回应

倾听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连接。

倾听的关键在于走心。当孩子和你说话时,放下手里的事,专注地看着他,饶有兴趣地听他说。在孩子说的过程中,及时给出孩子真正需要的回应。

首先,父母先放下自己的判断和情绪,表达对孩子感受与需求的关心、理解,这样才能与孩子产生连接。然后才是和孩子讨论需要处理的事情或问题。

例如孩子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 。家长就可以充满兴趣地问孩子:“哇,看得出你很开心,我也为你开心。说说看,你做了什么受到老师表扬了?”

孩子说:“我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家长回应道:“真棒啊儿子,开始突破自己,能积极发言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在孩子开心时,倾听是一种鼓励与分享;在孩子烦恼时,倾听是一种鼓励与支持,给孩子内心力量。

武志红在一篇文章中讲到一位妈妈分享的事例:

她的儿子座位被调到了班级最淘气的同学后面,结果儿子的学习受到了严重的干扰。那位同学总会在课堂上用背晃桌子、朝他做鬼脸、发出各种怪声等。

每天回家,儿子就会向妈妈倾诉、抱怨,他也试过找班主任、和“淘气包”争执、交涉等,可效果都不好。

每次妈妈都认真地听儿子说话,并表达对孩子面临中考的压力,以及烦躁的理解,但她既没帮儿子出什么主意,也没听奶奶的话去学校找老师,只是坚持倾听和理解。

一周后,儿子终于露出笑脸,再也不提这件事了,他的学习热情有增无减。事情就这样解决了,这就是倾听和理解的力量。

同时,这种处理方式,也让孩子体验到了整个事件的完整性:从焦虑到平静,从埋怨到平和,从中获得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内心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语录网小编总结:杂感:生活就是需求、产出和消费,然后再需求,产出和消费,从而在其中达到生存生活动力价值的过程。

那这个无关回应,就是对孩子需求的诡避,原因或在于需求不足,或产出不足,满足不了(消费不了),或是没有体验到而已,总之,生活没有完美的全过程,也就早就了种种教育上的形式主义的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63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