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想象奇特,雄奇绚丽

想象奇特,雄奇绚丽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是唐代“诗豪”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是民歌体诗,是《浪淘沙》组诗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虽只有短短四句,却想象丰富,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

诗题“浪淘沙”,本为六朝民歌的题目,到唐代成为教坊乐曲,刘禹锡据此创作了《浪淘沙》组诗。注意,本课诗题“浪淘沙”与后来的词牌“浪淘沙”是不同的。

刘禹锡创作《浪淘沙》组诗的时间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很多学者认为此组诗为刘禹锡后期之作,并且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创作,当时刘禹锡从京官调任地方官,多地辗转。

前两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九”,在古代是“很多”的意思。“曲”,指曲折,蜿蜒。这里用“九曲”来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地方特别多。“淘”指用水冲洗,“簸”指吹荡。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曲折蜿蜒的黄河一路裹挟万里的黄沙,黄沙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吹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首句“九曲黄河万里沙”中一个“九”字、一个“万”字是极大极广极多的虚指,“九曲”和“万里”突出了黄河的曲折蜿蜒和气势磅礴。

这一句起得极有气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阔的万里黄河图。涛水奔腾,挟卷万里黄沙,气势何等壮大,境界何其壮阔,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如见其景。

第二句“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风簸”写黄河上风浪之大,“自天涯”则形容黄河的绵长。

这一句承接首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激荡的黄沙漂流图,写了黄沙随着涛涛前行的黄河水,从遥远的地方奔腾而来的壮阔景象,震撼人心。

诗篇的后两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牵牛织女”是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今天我要沿黄河之水直上天河,与它一同到达牵牛织女的家里。”

第三句“如今直上银河去”一句紧承上句“浪淘风簸自天涯”而来,诗人眼望黄河之水自天边滚滚而来,视线似乎已经落到了黄河的源头——“天涯”,而那里正是天地交接之处,离那天河必是不远了,因而诗人生出“直上银河”的豪气。

此句中“直上”二字堪称精炼,“直上”即往上、往前,含有速度迅捷、持续不停之意。

上银河必须逆流而上,这个“直上”不仅表明了方向和速度,更有不惧黄河惊涛骇浪的惊人胆魄,刘禹锡一代“诗豪”的刚毅雄直之气也便都在其中了。

同时,“直上”一词是整首诗视角的转折之处,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了天上的神话世界。

第四句“同到牵牛织女家”一句,则紧承第三句,进一步发挥想象,写来到牛郎织女的家里,表现出充满理想色彩的男耕女织、宁静祥和的浪漫情景。句中“牵牛织女家”为古诗中的用典。

据西晋时期《博物志》载,天上的银河与大海相通,有人乘槎到达天河,见到了牛郎织女。

到了南朝时期,这个传说被演绎成张骞的故事:汉武帝派张骞探寻黄河的源头,张骞乘槎而去,有一天到达了一座城池,看到一座房子内有一位女子在织布,还看到一名男子在河边饮牛,后来回到蜀中,才知道原来是到了牛郎、织女两个星座。

这里用张骞偶遇牛郎织女的典故,描摹银河之上安宁祥和的生活图景,以此引发联想,创造了充满浪漫色彩的意境。

总体来看,这两句诗是本诗的画龙点睛之处,通过丰富的想象,借用美丽的典故,为全诗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极富浪漫色彩的人文情怀。

总之,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黄河之景,曲折蜿蜒,壮阔浩瀚;后两句借用典故描写想象中的天上人家之景,展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

全诗短短二十八个字,却凭借奇特的想象使诗境壮阔,雄奇绚丽,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加之语句流畅,合于自然,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89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