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被误读的《答谢中书书》

被误读的《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中书》是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历来被认为是一篇写山水之美的佳作。而对于在文中,作者笔下的山川之美,到底“美”在何处这个问题,教参及众多资料的解读几乎都停留在从文中内容里总结出的“山水映衬之美”“色彩搭配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结合之美”等几个方面的美。然而,从陶弘景的人生经历、书信创作背景及书信内容的分析来看,他所领悟出的“山川之美”应该是超越了具体山水的,具有普遍生命意义的大自然的永恒之美。

一、人生历程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一生经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他出生于书香家庭,儿时便表现奇特,四五岁“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十岁开始研读葛洪的《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十五岁作《寻山志》,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倾慕。三十六岁左右,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徘徊于山水之间,以听松涛、吟咏为乐,自号华阳隐居,不与世交,达四十五年之久。

从陶弘景的人生历程大致可以看出,他有追求长生不老之心,换句话说,他追求肉体的永恒。

陶弘景笃信老庄哲学和葛洪神仙理论体系,遍游名山大川,到处寻求灵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从养生到炼丹,做了大量的尝试,也因此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早期人物之一。他将当时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并进而把两者合而为一,加上个人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著成《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730种。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同时,他也在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基础上,揉合进儒家、佛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并进一步整理道教经书,对道教颇有贡献,开创了道教茅山派。

这些成就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追根溯源,做这些事情的初衷是什么呢?是对于“永恒”的追求。他在追求永恒的过程中,隐居茅山四十五年,一生遍历名山大川,可以说,以山水为主要布景的大自然便是他主要的修炼场所。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当陶弘景带着一种寻仙访道,成仙永生的思想去观看大自然中的山水时,想必他渴望从中能寻找到的,或努力去寻找的便是一种能让他实现“永恒”的东西。

二、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谢中书,即谢微,(公元500~536年),字元度,陈郡阳夏人,南北朝梁人。谢中书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答谢中书书》这篇文章应当为陶弘景七十岁后,即晚年的作品。

此时,陶弘景已隐居茅山四十年左右。在这几十年中,他一直致力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从养生到炼丹,做了大量尝试并有了很多收获。但他并没有成功地找到能够让他“永恒”的秘方。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他仍然执着于这个没有实现的梦想,带着这样一种梦想去观赏自然山水,应该不会仅仅停留于对山水色彩、高低、动静的欣赏,当是他在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一种哲理式的启发。

其次,对于《答谢中书书》中的山川具体在何处,这个问题学界一直并无定论。普遍认为应是茅山,但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是茅山的最高峰,不符合文中的“高峰入云”之句。由此,我们也大致可以推断,本文是陶弘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大自然的领悟而非对具体某处山水的欣赏。

再者,文中对于“山水之美”这个话题,陶弘景首先提出它是个“古来共谈”的话题,能够欣赏谈论的人数不胜数,而到了结尾,他却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对于山水之美的真谛真正能够有所领悟的却少之又少,一两百年间也不过自己和谢灵运两人而已,这也能说明他所领悟到的必是一般人所领悟不到的美,而不是众生都能仅仅用眼睛就能看到的色彩、高低、动静。这大概也能说明他所领悟到的山水之美绝不只是简单的表象之美。

三、书信内容

《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笔下的山川之美是这样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一)作者笔下的山川之美首先是一种时空交织的永恒之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无色交辉”是由高山到流水、再由流水到两岸石壁来组成的纵横交织的三维空间。

而“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则是由四季和晨昏组成的时间。这种横亘在作者生命中的抽象的时空,现在物化到了自然的山水中。这种时空从前在、而今在、尔后还会在,它们就这样永恒地存在着。

天地之间,古往今来,风云变幻,这种永恒是作者在他的一生中孜孜寻求而不得的,而现在,他在自然山水中看到了,看到了一种永恒的存在。此时,他悟到了人的渺小,悟到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之美,于是顿生一种敬畏。所以,他发出“实是欲界之仙都”的感叹,原来自己一直寻访的“仙都”,其其实就在这个充满欲望的“人间”,它才是最永恒的存在。

(二)其次是生命的永恒之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在陶弘景领悟到的永恒的时空中,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着。这里面有终日矗立的高山、飘然而过的白云,有清澈流动的河水、匍匐在地的河底,它们以动与静两种方式存在着,并且相互交织在一起。

我们往往会以动与静两种状态来对应生命的生与死,也可以说,陶弘景领悟到自然界是由生与死两种生命状态交织而成的。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似乎处于死亡状态的石壁,它本身又会努力迸发出生的状态,让色彩的交织勾勒出一种动态的美;似乎处于生的状态的青林翠竹,它本身又会呈现出一种处于死亡的状态,让色彩四季如一,从而产生一种静态的美。由此,陶弘景领悟到,每一种生命自身也处于动静、生死的统一中,努力地生,也努力地死。生,并不是唯一的追求。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的雾快要消散的时候,林中的猿鸟的叫声就会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当一个生命安静寂然地宣告死亡消失的时候,另一个生命则会以高昂的姿态和饱满的激情宣告诞生。早晨如此,晚上亦复如是。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沉潜在水中的鱼儿会竞相地跃出水面。“乱”、“竞”二字精妙地写出了新生命诞生时那种无限的活力与激情。所以,陶弘景领悟到,不必为逝去的生命而遗憾感叹,因为用逝去的生命所换来的是更好的“生”。只有这样,生命才得以无限地延续下去。那么,死其实只是生的另外一种呈现方式而已。

想到这里,陶弘景一生的追求和执着当是释然了,这才是他的终极领悟:真正的山川之美,是生命的永恒;而真正的永恒,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不是个体。正如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所言:“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陶弘景通过几十年的不懈追求,终于领悟到,“实是欲界之仙都”,永恒就在人间,在人间好好地生,坦然地面对死,那便是自己一生所追求的永生!

一、知音谢灵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⑧这是他最后发出的感叹。教参将其翻译为“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确定这里的“奇”并不是指自然景色的奇丽,而是大自然所蕴含的一种让人大彻大悟的奇妙力量。而这种力量,在陶弘景看来,只有先辈谢灵运同自己一样领悟到了,所以他可以自豪又略点惋惜地发出那样的感叹来。

谢灵运(385年-433年),世称谢客,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出身陈郡谢氏。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十八岁时,继承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陶弘景将他引为知音,首先在于二者相似的真性情。

他们二人都是年少即有才名,经历过人生的繁华,义无反顾地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陶弘景在归隐后,武帝即位想要聘他入朝为官,并亲手写诏书,赐给他鹿皮巾,后来又多次加以礼聘,他最终没有答应。谢灵运一生亦是纵情山水,放荡不羁,从不因外界的人事有所改变,即使与人结仇。

其次在于二者对自然山水的高度关注。

前文提到,陶弘景隐于茅山四十五年,遍历名山大川。而谢灵运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据记载,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同时,他亦酷爱游历山水。由此可知二者都是高度关注自然山水。

第三,还在于二者对于自然山水更为深邃的欣赏角度。

谢灵运是佛学家,陶弘景则在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基础上,揉合进儒家、佛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佛教是一个充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道家则直接强调“天人合一”。

因此,他们两者能从自然山水的动静、色彩中剥离出有关生命、有关人生的哲理式的启悟。谢灵运的诗文追求情景交融,蕴含道理。如他创作的《富春渚》一诗,描述旅游中见到的奇山异水,优美景色的同时,也将“形于当行,止于当止,人生本位无法超越”这样的人生道理,体现在其诗文中。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对山川之美的领悟当是自然的永恒之美。这样的解读当更符合作者通过文字想要传达出的深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6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