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乡土散文:故乡的荷塘

乡土散文:故乡的荷塘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方荷塘。荷塘三十多米宽,沿高高的墩坡依次排开。那些青砖黑瓦的老房子就建在高高的墩坡上。村子从东往西延绵近千米,荷塘也随墩坡不断蜿蜒。荷塘的对面是一片稻田,长着青葱的秧苗,看起来一望无垠。稻田与荷塘紧紧相连,形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水乡风景图。

七月盛夏,荷塘长出了一人多深的荷埂,撑起的荷叶宽大有如雨伞。它们挨挨挤挤,占满了整个荷塘。荷塘上的花星星点点,或红或白,亭亭玉立。水底的藕苫却很嫩长,我们经常潜在荷塘里,寻找刚出水的嫩荷,底下一定是又粗又长的藕苫。炎热的夏夜,萤火虫在荷塘上飞来飞去,像天上的流星。有时也飞到邻近的稻田里去,一闪一闪,在黑暗的夜里发出清幽的光。遇到满月的日子,月光在荷塘上洒下一片清辉,那些素雅的荷花似在月光里闪动,荷叶也像在月光中流淌。荷塘上就蒙上了一层幽深的神秘感。

青蛙是要在夏夜里凑热闹的。它们有的在池塘边,有的卧在水面的荷叶上,鼓着个腮帮哇哇乱叫。远处的秧田里,青蛙叫得更加起劲,似乎在和荷塘里的青蛙来一场比赛。它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你方唱罢我登场。

那时,家家门前都有一爿菜园。菜园紧邻荷塘,周围都用筋竹扎着泥巴。这给荷塘又增添了一份田园风光。母亲在菜园里种上了各种蔬菜,也栽上了各种果树。由于菜园邻近荷塘,浇水方便,园里的蔬菜长得叶青苗壮。菜园也是我童年的乐园。我和小伙伴在园里爬果树,捉蟋蟀,品尝香甜的瓜果。有时也帮母亲摘些蔬菜。

七月是双抢的繁忙季节,人们收割完早稻,又要抢插晚稻,十分辛苦。荷塘边的蛙鸣声和菜地里的虫鸣声似乎丝毫没能影响到他们休息。这些辛劳了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简单地收洗后便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双抢结束,农活轻闲了许多,人们又聚到荷塘边。荷香清幽,给人一种凉意。家家搬出竹床,人人摇着蒲扇,然后用稻草扎成烟把躯赶蚊虫。有些人家将几块木门拼在一起,挂上蚊帐,一家人睡在里面,也很安稳。那时的乡村民风淳朴,家家敞着大门,根本不用担心家里的财物。那些蛙鸣声到了后半夜也会戛然而止。被哇声闹得心神不宁的人们在后半晌也能睡个好觉。

那时,荷塘的水是清澈的,没有一丝污染。每个队里都有几个用青石条铺成的水码头。这些码头有些是用来挑水吃的,有些是供人们摆衣洗菜用的。码头呈梯形从坡上一直铺到塘底。记得我家前面就有一个码头,从码头到墩坡有一条窄窄的小路,夹在两块园泥巴中间。园泥巴用筋竹编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菱形,那欹斜的姿态煞是好看。墩坡也有四五米高,墩坡上有一个同样用青石条铺成的码头,供人们上下。到了傍晚,人们拿着毛巾,穿一件宽大的短裤到码头上洗澡。在这酷热的天里,凉水冲走了人们一天的疲劳。那些来洗菜的小姑娘也不回避这些光着身子的小伙。有时为了争抢码头,还会打情骂俏。机灵点的后生见喜爱的姑娘摆衣洗菜,还会抢着帮忙,讨得一片欢心。据说,村里好几对姻缘都是从小伙帮姑娘们挑水开始的。

我家前面的码头也是我和小伙伴们的游乐场。放下书包,我们就来码头学凫水。开始只能爬在青石板上做着狗爬式的动作,很快就能仰泳了。直到现在,我都有到长江游泳的习惯,就是那时打下的基础。有时,我和小伙伴学着大人的样子,拿一件干短裤放在坡上,然后下到水里玩耍。等到太阳快落山了,我们擦干身上的湿水准备上坡,却不见了安放的短裤。我们急得哭了起来。这时,瘸腿马大叔不知从哪佝着个身子跛了出来,手里拿着我们的短裤哈哈大笑。原来是小伙伴家的大黄狗嗅出了它的气味,叼走了我们的短裤,正好被马大叔捡到了。我们还以为是马大叔逗我们玩呢,差点错怪人家了。码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

荷塘属于每个生产队管理,里面也放有一些鱼苗。到了夏季,刁子、鲫鱼在荷丛里游来游去,小黑鱼也浮在水面晒太阳。我们用竹竿做成鱼竿偷偷跑到荷塘边钓鱼,也能钓到几条小鱼。遇到管塘的张大爹,可就遭了罪。他不仅拿走我们的鱼竿,还跑到老师那里去告状,弄得我们要罚站一节课。

那一年,荷塘也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事。王婶三岁的小儿子在荷塘边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一条小生命就这样夭折了。于是,我们天天听到王婶在荷塘边伤痛地哭泣声,村子传出了荷塘有水鬼的传闻。弄得我们好些时日不敢到荷塘边玩耍。每次走到荷塘边,越发感到荷塘里被一种莫名的神秘感笼罩着,似乎真有一个水鬼会爬上坡来。到了晚上,好多有小孩的人家悄悄在池塘边焚纸烧香,说是驱赶水鬼,让神灵保佑小孩平安。直到半年后,王婶的哭声在荷塘边消失,人们的心才平静下来。我们的胆量也恢复了往日的雄壮。

到了秋天,随着天气转凉,荷塘里的荷叶也慢慢萎黄,最后无精打采地蜷缩在水面上。荷塘四处敞亮,一眼能看到边。那些荷塘深处的神秘感也自然消失。波光粼粼的水面使荷塘看起来格外清瘦。

我们盼望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荷塘里的水也被生产队抽干。那些大大小小的鱼儿在塘里做着最后的挣扎。人们拿着渔篓将鱼一条条捡起来,这些辛劳了一年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即将过年的喜悦。我们也欢天喜地地在池塘边跑来跑去。鱼捡完后,人们又开始用铁锹挖藕。由于荷塘年代久远,淤泥深深,挖起的藕又粗又长。有时大人们还会把挖断的藕洗净丢给我们吃。那一年,我们家分了十多斤鱼,二十斤藕,过了一个丰盛的春节。

那些年,我对故乡的荷塘总有探索不完的新奇。有时问父亲,这些荷塘是怎么形成的?从父亲的回答里,不仅知道了答案,而且了解了故乡厚重的历史。

原来,故乡在一百多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后来,人们陆续从不同的地方迁移过来。那时,由于地势低洼,年年内涝,房屋也被损毁。为了不受洪水侵害,勤劳的故乡人就用箢箕挑起了一担担泥土,形成了一个高高的墩坡,也挖成了这些奇丽的荷塘。人们将房屋建在高高的墩坡上,再也不受洪水影响。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它见证了故乡人的智慧,也见证了故乡人的勤劳。


审阅:张贤德

简评:故乡的荷塘是一幅美丽动人的风景画,鸟语花香、蛙声此起彼伏。文章结构严谨,语句优美,值得一读。

终审:严景新


作者:谢隆新

编辑:卜一


本网站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5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