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近体诗基础讲座》(1-6)

《近体诗基础讲座》(1-6)

《近体诗基础讲座》01

内容:声韵、格律

学习古典诗词,必须认识并掌握《平水韵》。《平水韵》的历史渊源以及其对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在前几天的讲座时,我大致提了一下,也强调了认识《平水韵》(其实是以《平水韵》为代表的古韵)的重要性。关于这个问题虽然有一定的争议性,也就是所谓的新旧韵之争,但这里不做其探讨或争议。

在以后我的所有关于古典诗词的讲座中,都会贯穿这样的观点 --- 那就是要想学习古典诗词,跨入古典文学的顶级殿堂,那么,必须认识并熟悉《平水韵》。这是学习诗词所必须掌握的,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识古韵,是永远跨不进古典诗词真正的殿堂的。说句通俗点的话:古诗配古韵,就这么简单。

《平水韵》的历史渊源我们在这里就不做一一考究了,但使用它是我们今天学习古典诗词的前提。今天着重说的,是如何对它的熟悉和掌握。我在这里介绍的,是一些学习并辨识古韵的方法和学习体会。毕竟,《平水韵》的发音与今天有所区别,重点中的重点,就是对入声的掌握。

现在汉语里只有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古韵里原来是有四声的,平、上、去、入。今天缺的那一声,就是“入声”。我们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这“入声”给找回来。只有把它找回来,我们才有可能认识诗词中要求的平仄,才有可能去对仗,去押韵,才有可能完成我们对近体诗格律规律的掌握。

记得前些日子教一位朋友学习近体诗,也是从最基础的声韵开始的。说了半天他也没搞明白这平平仄仄的区分,也不懂这平时普通话里的平音,怎么就被划到了仄音里去了。这时,我忽然问他,你老家是哪里的,他说是福建的。

我说这太好了,于是我找了些现今已经被派入平声里的入声字,比如“白、竹、笛、蝶、德、合、盒”等字,让他用普通话读一遍,再用他们老家的方言口音读一下,让他体会,用他老家福建的话试试,和普通话的发音区别在哪。

读了几个,他乐了。他感觉到了,老家的话对这字的发音,就是仄。再找几个入声字,他读来还是仄声。我说,你占大便宜了,想学近体诗,熟悉古音入声这关,你通过了!要读古诗,要写近体诗,或填词,你就用老家话去选字判平仄好了。

为什么他这么快就通过了我们甚至几年都难过的音韵关?只须几分钟的工夫。当然这得向历史要答案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平水韵》,其实就源于中原古音,前几天我说了,在中国音韵学的分类里,秦汉以前属于上古音,晋唐乃至宋末,属于中古音。元以后属于近古音。唐诗宋词起源乃至鼎盛的时期,就是以中古音为基石的。

我们今天手里拿到的这个《平水韵》就是集那时的音韵学大成而汇编整合出来的。它伴随着那些历史上的名流名篇名句,流传到了我们今天。闽南话,也叫台语,它还有个名称叫做“河洛语”。福建,古时候是荒蛮之地。

晋代和唐朝的时候,在中原很多人避难到福建,然后在福建闽南很多人到台湾去。所以,这些地区受后来文化的波及很小。把当时的官话,也就是河洛语给带了过去,保留至今。这些地区的语言,实际上成了我国古汉语的“活化石”。

据考古资料考证,所谓“河洛语”,其实就是河南洛阳的语言,不是今天的,而是唐时的前后。洛阳长期以来是中国古代王朝的国都,这里当时的“河洛话”相当于官方语言,如今天的普通话。

唐朝的官方语言就是现在的“闽南语”,换个说法,李白、杜甫这些诗人都会讲闽南语。这些在他们的诗歌中都能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用闽南语读唐诗反而更押韵的原因了。所以,“中古音”,也叫“中原古音”,不仅有时间上概念的划分,也有地域方面的标识意义。

学古典诗词,闽南人有天然的口音优势,可是象我们这些非闽南语地区的人怎么办?我本人就是典型的“北方佬”,说话一口北方的“大碴子”味,我们又去上哪找那个“入声”呢?想强记吧,那里有多少汉字啊,得费老劲了。

不说三十部的约四五千字的平声部分需要记了,只入声就有二千左右字,一篇二千字的文可以很容易背下来,这些互相独立的文字的堆集,可就难记了。

其实,现今对我们影响最大的,造成最大的障碍的也是“入声”,北方人根本就不认识这入声为何物。我向来反对苦记硬背一些东西,即使枯燥无味如《平水韵》表,我也主张去找点窍门。投机取巧,其实并不总是贬义的词,死记硬背,才是很傻的事儿呢。

别的不说了,咱学近体诗,要快乐地学,要轻松地学。仅仅一个“入声”便扫了千百万人学习的兴趣,仅仅一个“入声”便使我们对近体诗望而却步,进而畸形畸变为什么新韵,这是不应该的。

那么,怎么来记住这些入声字呢?不想累个半死去记,也不想放弃它而追求新韵,那就要想办法了。其实,网络上也好,学术界也好,关于入声的辨别方法是有很多在流传的。但是这么多方法,都需要我们再去掌握一些其他的知识,比如反切,比如去借用什么汉语拼音的声母或韵母的组合来辨别它。好累好累,有这工夫,还不如去死记硬背几个字呢。

不是说这些方法不好,而是说,对于初学者来说,那无疑在入门的道路上,又多设了一道门。说是帮咱们入门快,其实这往往反而让我们心生烦躁,望而生畏。比如要说起“反切”,有几个人知道“反切”为何物呢?

说起字母辨别法,谁又耐烦去记哪些和哪些的组合才是入声呢?有记这组合的工夫,咱都记住好几个入声字了。我的建议是,先去熟悉一些入声字,咱先掌握起来再说。至于其他方法,在熟悉了一部分之后,再去研究一下,那将是更有效率的。抛掉那些理论上的指导,我们就用最直接,最简单,最原始的办法去找窍门吧。

什么最直观的?当然是图形,那么我们就从通过字的形状来记住那哪字是入声字。

比如,我们知道“白”字入声,那么,几乎所有含有白字的字,几乎都是入声。例如“泊、粕、伯、柏、帛、舶、箔、珀……”等等(泉字除外)。这样,我们记住一个“白”字,是不是等于记住了一大片?

“泊、粕、伯、柏、帛、舶、箔”这一类的字,根本无须去单个记它,一看这字里含有个“白”字在里面,那不管他现在读什么音,先把它扔到入声这口袋里再说了。

再引申一下,百字里就有个“白”字,含有“百”字的字,也都是入声,陌、同样,我们再看一个“曷”字,它也属于“入声”,根据上面的推论,那我们只要见到任何字里,含有这个“曷”字,立即毫不犹豫地判定它为仄音字(入声)。

比如“喝、褐、渴、羯、揭、遏、葛……”等等,这样省事多了吧?一个“曷”字,又让我们记住了一大片字啊,只须看它的字形,简单又方便。

其实,不止上面这两个字,有这种情况的,相当的多,那么,对于我们的记忆入声字,是不是也是更方便了?再看这个“只”字,它是属于入声字。那么,我们依旧去找含有这个字的其他字“织、识、帜”。

再看这个入声“卖”字,一样一样的道理:“读、赎、犊、渎、牍、椟、黩……”。再再看这个“合” --- 鸽、塔、答、蛤、閤、盒……;“副、富、福、辐……”。那么,我们就总结一下这个规律:形声字有入声的几乎都是入声字。

我们再反复找出一些类同的字,“滴、嫡、嘀、谪、摘……”,“弗、佛、拂、氟……”;“碟、蝶、堞、谍、牒、揲、蹀、喋、鲽……”;“插、锸……”等等等等等等,看出来了吧?呵呵,简单的很。

说到这,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根据字形去辨别入声字,是不是比一个个去死记简单的多了?记住一个字,就可以记住一大串乃至一大片。而且,我们这时也没用任何其他理论知识啊,只是用我们的眼睛,这就是直观记忆法(俺取的名)。

至少,我们可以省力了许多,至少,我们先记住这一大片再说。还有一些我们常用的,比如“竹、笛、得、德、石、托”等等,用的多了,记住一个是一个,根本不需要去死记的。

入声的取消,其实是被派入现在国音的一二三四声里去了。这里,顺便再简单介绍一些字,看他们怎么被派进去的,也顺便帮大家熟悉一下:

入声字派入今音第一声(阴平)的有:屋、哭、缩、屈、曲、积、绩、迹、失、湿、七、戚、漆、匹、忽、八、脱、杀、缺、约、托、激、黑…

入声字派入今音第二声(阳平)的有:竹、筑、服、福、幅、熟、叔、塾、足、族、卒、局、读、孰、觉、质、实、疾、伐、罚、竭、杰、达、活、哲、极、急、息……

入声字派入今音第三声(上声)的有:谷、谷、毂、卜、角、笔、乙、骨、发、葛、铁、帖、脚、窄、尺、……

入声字派入今音第四声(去声)的有:木、录、目、若、弱、陆、鹿、腹、欲、玉、乐、日、术、物、勿、没、莫、月、越、阔、略、悦、落、鹤、壁、毕、赤、色……

其实,还有很多对于古音的记忆区别之法。这里顺手介绍一下:

根据拼音来判别的:

一:声母 b 、 d 、 g 、 z 、 j 、 z 、 zh 读成阳平的如“白、笛、国”等为入声字。惟独“鼻”古为去声,“雹”。

《近体诗基础讲座》02

主讲:舍得之间

内容:格律平仄与坳救(上)

说起格律诗(近体诗 OR 今体诗),我们自然要说起格律。因为,只有具备“格律”要素的诗体,我们才称之为格律诗。那什么是格律呢?今天,要研究的就是这格律诗的格律。一些写过几篇格律诗的人笑了,不就是那平平仄仄的定格格式吗?按照那格律表的平仄要求,填上就是了。

一些写诗的“高手”们也笑了,这类概念,对高手们来说是小菜一碟的,自己感觉很过关了。不错,格律这东东,说简单也很简单,有现成的格律表,只要把字的平仄音拿准,填上就是了。

但是,如果你真的把它看简单了,马马忽忽的知道个大概形式就算过关了,那么,你还真就成不了写诗的高手。读格诗,侃格律诗,写格律诗,那么,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格律说起吧。

那么,到底什么是格律呢?说白了,格律就相当于音乐的节拍。格律来自音乐,格律的老祖宗就是音乐。在音乐散佚后,经历几代学人总结了古代诗歌的共同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

咱这里引用一下汉典对它的定义——“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格律”说格律具有音乐的性质,其实主要是体现在节奏性上。

在音乐学上,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叫“节拍”,比如 2/4 拍、 3/4 拍等等,节拍体现了一种有规律的进程。唐诗有曰“画鼓不闻招节拍,锦靴空想挫腰肢”。

那么我们所说的格律诗呢,其实,其本质也是一种节拍。将汉字语言以节拍的形式固定成一定的形式,就是格律诗。我在上周四讲了汉字的音韵,讲了《平水韵》里对汉字四声的划分,还介绍了如何识别入声字。

在《平水韵》中,将字的音调分成了四个部分,平声(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和入声。这里的上平声和下平声是一样的,都属于平声,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只是因为字数多而分成了上下。

其余下的是“上声”“去声”和“入声”,这几个声部的字都属于仄声。“仄”字的解释很简单啊,不平则仄。那么,我们再来看《平水韵》,实际上就是分成了两部分,平声部分和仄声部分。这一“平”一“仄”,就构成了我们格律诗“格律”的最基本的要素 ——音符。

格律,就是按照将平字和仄字这两个“音符”间隔分布开而形成的有节奏感的文字的排布。上周四我们还讲了,格律诗(也称近体诗)之平仄排布规律,也叫“平仄谱”,它的基本原则如下:

1,每一句中,两字或三字为一组,平仄相间;这个好理解。格律诗只有七言和五言二种(其他的如六言的不论),那么就是每句只能是七字或五字。

按两平两仄相间分布就可以了,如“春蚕到死丝方尽”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么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间有三平或三仄的也有啊,如“红军不怕远征难”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以七言为例,这种排列组合只有四种形式(请记住)

( 1 )平平仄仄平平仄。

( 2 )仄仄平平仄仄平。

( 3 )平平仄仄仄平平。

( 4 )仄仄平平平仄仄。

换句话说,所有的近体诗的句子的组合都是由这四个平仄句式组成的。五言的,只不过去掉前面二个字而已。这么看也就简单了,近体诗的句子的平仄怎么分布,不去研究也罢,只须把这四个记住就 OK 了。其实,仔细看,只须记住两个就可以了,另外两个,只是他们相反的。

比如,记住( 1 )平平仄仄平平仄。( 3 )平平仄仄仄平平。把他们的平仄换一下,就是( 2 )仄仄平平仄仄平。( 4 )仄仄平平平仄仄。相当的好记,根本不须费力气的。

2 ,出句与对句的平仄要相对。这条解释一下:格律诗的句子都是成对出现的,如七律五律是八句的,七绝五绝是四句的,排律可以长达十句以上,那么,它也只能是双数句。

这样,从起句开始,那这些句子就是成对出现的,在律诗中,每一对句子我们都称为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出句的每个字,与对句的每个字要平仄相对,也就是相反。

其实,不需要每个字都对上的,我们主要看的是上下句的第二、第四、第六字,是否“对”上了。其余的第一、三、五、七字,不一定要完全对上,其变化规律,在后面随即会讲。尤其重要的,是看第二字的平仄,一定要相对。 --——这就是近体诗中常说的“对”。

3 ,上连的对句与后面一联的出句平仄要相同。上面一条说的是“对”,这条说的其实就是“粘”。前面讲到,近体诗的句子都是成对出现的,也就是由每一个“联”组成的,那么,近体诗毕竟不是“联”的散漫组合,它是一个整体。

所以,联和联之间要有所联系,也就是需要把每一“联”粘连起来才好。粘连的方法就是 ——“上连的对句与后面一联的出句平仄要相同”。相同者,即浑为一体,也就粘连了起来。这就是近体诗中的常用术语“粘”。

好,我们现在再把上周讲的近体诗的基本要求温习一下:

1 ,每一句的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2 ,四句一首的我们称为绝,八句一首的我们称为律。比八句还多的叫长律,也叫排律。

3 ,一韵到底,且只能押平声韵。所有的近体诗,第一句都是可押韵,可以不押韵的。除了第一句,单数句不许押韵,只能在偶数句押韵。

4 ,在律当中,第一二句叫首联(也叫起联),第三四句叫颔联(承联),第五六句叫颈联(转联),第七八句叫尾联(结联)。中间两联上下句( 3 句和 4 句,及 5 句和 6 句)要有对仗的关系,其他两联可以对仗可以不对仗。颔联对仗可以略宽些,但是颈联则要求工对。关于近体诗的对仗,我们以后有专门课程讲授。

5 ,要合乎格律诗的平仄规律。

知道了上面这些,我们就可以知道了近体诗的格律是怎么回事了。说复杂也不算复杂,说不复杂吧,刚一接触也会有点发蒙。其实,重要的还是依仗我们上周讲到的声韵知识。

写近体诗,每个字的平仄都是有要求的,该用平声字,就不要选仄声,这样两平两仄的节拍性的分布,就形成了近体诗音乐特点的旋律美感,读来自然抑扬顿挫,起伏有致。因为每个节拍主要是由二个字组成的,平平或仄仄,那么,这第二个字就是这个节拍的节点。

平 ,是提高炼字能力的关键所在。如果觉的自己想不出好词的时候,就要换个角度去写它。写同一个动作,换个角度去看去写,那动作表现的效果就不一样了。换个角度,再换个角度,再再换个角度。就好象去摄影,选个最佳的角度去拍照,拍出的照片就是最佳的。

最佳最妙的角度去看这个动作,那这个动作就是最精彩的。把这个动作相应的词用上,就是炼出了好字了哦。比如我们写一个燕子和树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这场景色。

《近体诗基础讲座》06

主讲:舍得之间

内容:诗的练字(下)

今天继续和大家说练字。上次讲座大致上讲了“炼字”的意义和基本思路。这炼字于诗而言,怎么看重它都不过分。写诗高手和初学者的区别在哪?主要体现在炼字上。一个字可以救活全篇,一个字可以带来一番新的境界,这是毫不夸张的说法。

常有人说,写诗要重意境,可以不拘泥字句或者格律,其实这是很不负责的说法。意是什么?于诗而言,再高深的意也是要靠一个个具体的字的组合来表现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把字炼好了,才能表达好你的诗意。

如果不讲究字,随意堆砌,那么你再丰富的想象,再好的意,也只能留在你的脑子里,而化不成好诗。所以,写好诗的基础是“炼”好字。炼字,其实就是在炼意。

练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打太极拳有个说法是“重意不重形”,我觉得这和我们写诗的道理是一样的。太极拳是个意念拳,由于意念领先,它能起到意、气、形融贯一体,对气敷全身起到极其良好的作用。但是意念领先的前提是对拳练多年,动作(形)正确,而在练拳中已取得一定经验的人而言的。

如果叫初学者去重意,那么他本人就不会太极拳规范的拳架(形),不明白形与意的关系,所以用“重意”之词只能去吓唬初学者。太极拳 " 形 " 的质量,决定于意的质量,形正,意就正,形乱意必邪。

诗形是什么?当然是指诗之体裁的合体,诗句的合理通顺,以及诗中每一字的具体运用。字炼的越好,意就表达的越贴切,越传神。

我们欣赏诗歌的思路会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呢?很自然,我们会先看语言,再看意象,再再品味意境,最后才感受情感。看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你的语言组织,语法不通,语句乱堆,生硬之词随意凑,那么,第一印象就得不了高分,语言都不过关,你就没资格喊什么“意境为重为先”这样的口号了。

语言组织得当,才能塑造好意象以及意象间的关系,意象与意象间的合理而巧妙的互动,才能塑造出诗之意境。诗之意境出来了,诗意的情感也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了。

我在上次讲座时说到,“炼字”指的就是炼虚字,诗的炼虚字,其实主要是指炼的是动词和形容词。虚字本身是无意义的字,是配合实字而具有意义的。所以,炼字时,其实还是要结合实字一起炼的。贴合实字展开想象,那么,虚字的运用就能使我们的诗灵动了起来。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体会一下。看看杜甫的一首诗

《旅夜抒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我们注意一下他的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他对星和月的描述是用“垂”和“涌”来表现的,叫我们来写星写月,一般是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吧?

他描述的前提,是建立在“平野阔”的基础上,星悬高空,与“平野阔”(写成平面的感觉)构成了立体的效果,这“星”好象要往下掉一样,这样的形容,生动异常。“月涌”呢?月从江边升起,就好象在江中升起一样,江水滔滔,托月而起,一个“涌”字,平添了如许的动感。

我们再看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我在上周讲课时说过:“他写的诗,炼的字咋就那么精彩呢?根本原因是,他会换位思考。他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山,用山来说话,可以把别人换成自己,用自己来写别人的话”,看李白写诗,其实就是这样,他正是以物观物,所以才不知何者是自己,何者是山,才会这样忘我与投入。

这是一种投入状态,也是一种闲适的心境,他将自身的这种“闲”化为了云之闲情,化自己为云,所以他写出了“孤云独去闲”。这种将感情移到了身外之物上去的写法,在美学上,叫“移情”。

再看起句的“众鸟高飞尽”,鸟高飞而渐渐淡出视线,一个“尽”字写出了这种淡尽的形态。一尽一闲,呼应得当。

好,我们举上面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几个问题。五言诗,炼虚字主要在第二字第三字第五字上炼的,这是传统的说法,而我们这两个例子正是一个炼的第二字,一个炼的第五字。

以后凡写五言,在这些位置上有虚字(主要是指动词和形容词),就多加推敲,因为对五言而言,这位置也算是个多变的“节点”。

五律炼第二字,还可以参考下面几个例子:

水廻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廻,度(孟浩然)

红入桃花嫰,青归柳色新。——入,归(杜甫)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动(王维)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孟浩然)

五律炼第三字,我们再借鉴下面这些例子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连,送(李商隐)

青天回玉垒,远树出华阳。——回,出(王渔洋)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有,自(杜甫)

藏舟移夜壑,华屋落泉台。——移,落(黄庭坚)

我们不妨再看一下五律炼第五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流(王维)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湿,寒(杜甫)

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劲,归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白,青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疾,轻

关于七律,多在第二,四,五,七字上炼。多读读古诗,例子到处都是,我这里不一一举例了。只看两个在第七字上的虚字的炼法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远,疏(高适)

看这上句“青枫江上秋帆远”,前面是“青枫”“江上”“秋帆”几个物象的陈列,最后用一个“远”字便将他们合理的布置起来了。对句“白帝城边古木疏”也是这样的功效。前面是实字组合,最后这个字是虚字。

断句可为“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远是形容“秋帆”的,“疏”是形容“古木”的,而前面“青枫江上”和“白帝城边”,起着状语的作用。语法清晰,层次分明。

再看一个: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隔,遥(杜甫)

断句和上面是一样的,一个“隔”字透出了不得相见的悲凉,一个“遥”又写出几许孤身寂寞之感。

还是强调一个观点,炼虚字,最好是见虚字就要炼,虚字是随着实字走的,是意象间的纽带和脉络,没有好的虚字的炼,那所写的意象就是死气沉沉的堆砌。而上面说的五言或七言的几个关键位置,是需要重点注意,多加推敲的。炼字,就是炼意,虚实结合,先立“象”(实字),再炼字(虚字)。

这里看一个炼虚字的特例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杜甫

这是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中的颔联,看看这里虚字的运用,这一联中除了“时、雪,客、春”外余下十字皆为虚字,颈联更狠,上下句分别只使用了一个实字“岁、乡”,有《诗话》对其评道:“两联用二十二虚字,句法老健,意味深长,非巨笔不能到”。

其实,一个句子里,特别是在七律中,可能不止有一个动词,需要炼的可能有两处。下面把这样相关的例子罗列一下。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句子中,不适合出现三个以上(包括三个)的动词。

两个动词,足以表达出你要表达的任何意思了,如果你意犹未尽,那就请把多余的动词放在其他的句子里去。习惯上,我把这包含动词太多的句子称为“多动症”。这一点,我着重强调,因为我见到的初学的朋友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虽然这不是绝对的,比如上面举的杜甫的这个例子就含有三个以上的动词,但是,多动了,我们很难掌握,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很多诗病的原由皆是因为“动”的太多了。所以,我再三的强调这点。

炼双字,有下面这些类型,

1 ,炼第一、第五字。

2 ,炼第二、第五字。

3 ,炼第二、第七字。

4 ,炼第三、第六字。

5 ,炼第四、第六字。

6 ,炼第三、第七字。

我们着重看一下“炼第二第五字”,因为这是比较常见的,其余的就不一一举例了,炼双字时,重点注意的是动和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2 ,炼第二、第五字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杜甫)。——“移”“开”,“绕”“识”。

“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黄山谷)。——“入”“花”,“搜”“响”。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高适)。——“冷”“苦”,“空”“干”。

“水合南江壮,山连大剑昏”(王渔洋)。——“合”“壮”,“连”“昏”。

“灯昏山鬼逼,雨止蛰龙还”(王渔洋)。——“昏”“逼”,“止”“还”。

看前人的句子怎么炼的,对我们是个借鉴。读到精彩的句子,我们就要习惯地看看它到底精彩在什么地方?看他的动词和形容词是怎么运用的?想象力的发挥,其实多源于这里。

下面说一下关于诗的“诗眼”的问题。我们前面所说的炼字,其实炼的是什么?就是在炼诗眼。

什么是诗眼呢?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画龙点睛”,也理解它的意思,其实,所谓的诗眼,就如这龙的眼睛一样。看诗,就看最重要的那部分,最能体现诗意,最具精神的那一段,那一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3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