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揭秘央视《新闻联播》:每一次创新的背后,惟时代不可辜负

揭秘央视《新闻联播》:每一次创新的背后,惟时代不可辜负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来源:新闻与写作(ID:bj_xwyxz)

原标题:央视新闻联播:每一次创新的背后

授权转载

关于新闻联播的简短句子-新闻联播常用语100句(图4)

李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编辑部主任,在中央电视台工作26年,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办和改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央视新闻联播既熟悉又神秘。

固定的时间,相同的旋律,知名的播音员,正确的表情和声音,但这些熟悉并没有消除我们的好奇心。

因为,在新媒体和碎片化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期待的不仅是新闻,更是权威的新闻,而央视新闻联播无疑是中国最权威的新闻窗口。

近年来,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扇窗变得更加灵活,“你幸福吗”、“你的家风是什么”、“就为了看你一眼”等常见表达方式,让新闻有了温度,也让我们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闻联播。

其实,我们最熟悉的新闻联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大众审美的需求而不断精进的,每一次创新都会成为电视新闻史上的创举。

本期是央视综合频道新闻编辑部主任李峰的专访,他参与并见证了近年来新闻联播的创新与发展,让我们跟随他,深刻感受一档备受关注的新闻节目是如何一步步推出的。

新闻广播的绝对关注度可能在下降,但其影响力和权威性并没有下降

记者:现在用收视率来评价一个节目的影响力,新闻联播的数据是怎样的?

李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最受关注的新闻联播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全国几乎一半的人都在看新闻联播。

现在不一样了,一档节目能达到全国收视率的1%,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了,2014年新闻联播的收视率是7%,遥遥领先。

当然,这个数字是新闻联播历史上最低的。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会分流一些观众,而中央电视台本身也建立了一个新闻频道和多个新闻栏目,这将相对影响新闻联播的收视率。

但这么多年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莫过于新闻联播,因为它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节目,更是传递权威信息的节目。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联播的绝对关注度可能在降低,但影响力和权威性并没有降低。

记者:现在年轻人看新闻联播少了,如何说服更多的80后、90后看新闻联播?

李峰:确实有这样的现象,新闻联播的受众似乎有明显的年龄断裂,45岁以上的居多,45岁以下维持一定数量,但相对较少。

怎么改呢,我们的一个感受就是用更接地气的词,用更普通的词,这也是这几年重要的改进和追求。

现在人们生活中的语言变化特别快,尤其是互联网诞生后,新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层出不穷。这一点,我们传统媒体既要学习,也要牢牢把握语言的变化,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比如有一年人民日报的头版网站用了牛逼这个词,这个词本来是在网络上用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当时是耸人听闻的,人们觉得新鲜、贴切,似乎一个词让人民日报一下子变得更时髦了。

事实上,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常使用一些非常清晰、活泼的网络语言。大方向是使用最生动的语言和老百姓创造的最普遍的语言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粘性。在这方面,新闻网实际上一直在努力创新。

用更轻松、更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反映主旋律

记者:近年来,新闻联播创造了很多流行语,比如《你幸福吗》、《你的家风是什么》、《就为了再见你一面》等,这在以往的新闻联播中从未出现过,从您的角度来看,这几年新闻联播的变化有没有主线,它的创新集中在哪些方面?

李峰:改变的主线其实是聚焦民生新闻,具体来说就是让版面给人民,我觉得“让”这个词用在这里非常贴切。

以前我们都想过快讯,一个15秒的快讯,想尽办法挤进尽可能多的时间播出更多的快讯,认为信息量越大,观众越喜欢,但后来我们发现,信息量越大,留在普通人脑海里的新闻就越少。

2012年,主流媒体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基层报道,我们的新闻联播也试图在节假日为老百姓留出时间,开始采用时政新闻“重构现场”的报道方式。

比如,节假日期间,领导同志深入农村走访村民,我们会在原有报道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闻回访,从老百姓口中还原当时领导讲话的神态和内容,这种采访方式在过去的时政报道中从未出现过,始于2012年,播出后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因为从老百姓口中说出的亲民领袖形象更形象、更有说服力,于是,新闻联播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变得活泼起来,再加上2012年基层记者的系列报道,时政新闻变得更接地气。

虽然记者下基层不是我们主动为之,但下基层的节目形式确实为新闻联播注入了新的意义,比如我们播出的记者在新疆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如果电视上没有播放,在悬崖峭壁上接送孩子上学的场景就无法播放。

还有我们播出的《绿皮车里的爱情》,也是在基层采访的,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在新闻联播中给予了足够的播出时间。

当时大家对民生新闻的篇幅也存在争议,但后来我们发现,真正留在观众记忆中、能够反复提及的,是普通人最动人的生活故事。

2013年之后,我们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就是《海采》,这种节目形式是借鉴国外的,但是国外在新闻节目中没有使用,我们把它嫁接到新闻中,就是创新,《你幸福吗》、《什么是家族式》都是在这种语境下产生的。

虽然坊间流传着不少神回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问题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内心。

还有2015年春节期间的《大声说出来》,也是第一次在新闻中使用,但给观众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

记者:这些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而且,当时中央要求没有特别重大的时政新闻,民生报道可以放在重要位置甚至网站位置。中央有这个要求,我们还像过去一样做新闻吗?

那个时候,我们总在思考,我们新的基层工作怎么做,关注民生的新诉求怎么展现,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更形象地反映党的工作,贴近群众、贴近民生?

因此,我们的海采话题更关注当代普通人的关注点,如《你幸福吗》、《家风是什么》等,既体现了主旋律,也引发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自身心理和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思考,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家风》的话题。

这些话题播出后,反响非常好,在引发共鸣的同时,新闻联播得以收紧主旋律主线,凸显出举国同心共筑中国梦。

除此之外,在新闻联播的最后还会根据节日的不同呈现一些不同的报道,比如2014年元旦,我们特邀主播康辉在新闻联播的最后说一段话,用1314两年的交替来表达“新闻联播陪你一辈子”的美好愿望,成为线上线下最受关注的话题。

新闻联播的播出标准是业内最高的

记者:由于新闻联播的特殊地位,要求它的每一次播出都要做到尽善尽美,这样的岗位,工作标准必须很高。

李峰:新闻联播的播出标准确实是全行业最高的,我们主任曾经说过,新闻联播的标准是电视新闻行业最高、最严格、最有效的标准,这些标准也被称为新闻联播的“黄金标准”。

新闻联播的“黄金标准”有四个来源:

首先是去国家航天队学习,国家航天队的质量要求是最严格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我们和他们交流后总结了4个字,那就是“质量归零”。

如果是卫星发射,一共有5大系统,如果是载人航天,有8大系统,每个系统,无数个质量控制点,但只要卫星准备发射,8大系统一起测试,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可能有上万个技术控制点,每个点都要测试一遍。无论哪一点出现问题,都必须回到第一个控制点重新测试,调整完善后从头开始做,这就是“质量零”。

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如果字幕出现问题,所有的订单、字幕机设置、演示文稿和相关系统都要重新操作。

二是到国航学习,国航是我国乃至全球航空领域安全记录最好的公司之一,而我们想出来的4个字就是定期培训。

国航对所有飞行员都有一个规定,每半年必须回到指定的培训中心,重新模拟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无论经验多么丰富的飞行员,每半年都要接受一次培训,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可以立即想到如何处理。

新闻联播也是如此,定期培训和演练,有的编辑可能听过很多遍了,但还是重温一遍,一直绷紧弦。

三是去气象局学习,每天新闻联播后都有天气预报,但有时气象局给我们提供的素材很晚,原因是天气情况复杂,尤其是每到汛期,气象专家每天都需要根据数据进行“风险预判”。

风险预判一词提醒我们,在每一个工作过程中,60%的风险可以通过对可能风险的预判来避免。

第四个是我们30多年的传统。我们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这些都是几代中央电视台人总结出来的,我们非常重视这些经验总结,也会把这些作为一个系统,严格执行。

记者:在一个不允许出问题的岗位上,你有什么样的工作条件?

李峰:新闻联播是1978年元旦开通的,历史悠久,压力也很大,但有一点很重要,政治觉悟高,自然能把握好安全度。

现在我们新闻广播编辑部有近60人,是一个特别有效的团队。从新闻广播过去几年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创新有多困难,都有抱负和情怀,可以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

我觉得央视还是有创新的基因的,我们最关心的是某种报道方式是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因为好消息也好,坏消息也好,都有一定的标准,人们喜欢就是最大的标准。

另外,记者的敏感会让我们更加执着,从1993年东方时空成立到现在的20多年里,在电视最辉煌的时候,央视人确实用自己的努力和创新适应了环境,引领了潮流,应该说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所以在我们编辑室里,一直都提到感悟这个词,我觉得感悟这个词高于很多世俗的东西,如果你觉得你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不管你是不是,你都会去尝试去做。

所以,即使是现在,无论新媒体如何风起云涌,作为传统媒体,固有的地位是必须要守住的,而且,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守住方式,不是要去抵抗,而是要去创新,去发展。

这些都是自发的,作为记者,我们一直在捕捉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媒体内参TV+课题组,您需要实名(注明姓名、工作单位)才能加入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12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