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论项羽的诗,咏项羽的诗词成千上万,但这3首却不能可有可无,均是千古名作

论项羽的诗,咏项羽的诗词成千上万,但这3首却不能可有可无,均是千古名作

项羽,既是是一个不朽的历史人物,也是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古典的诗歌、绘画、戏剧等领域中,西楚霸王项羽,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历史上,咏叹项羽的诗作何止千百,而其中,非常著名且影响力极大的诗人,有三个人,分别是杜牧、王安石、李清照。

项羽的人格魅力是巨大的,项羽的失败也令人唏嘘,他既是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又是愁情百转的多情儿郎,他神勇无敌又重情重义……

项羽形象

项羽虽然在楚汉战争中失败了,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但是由于霸王别姬、不愿东渡乌江等事迹,让后人传颂千年。人说成王败寇,成者为王,败者为贼,但是项羽却是一个例外,人们赞美他、叹息他、敬佩他,他像一颗耀眼的明星,被后世无数次地品评着。

今天,我们选取了咏项羽极其著名的三首诗,来分别品味一下,在不同人眼中的西楚霸王!

一、卷土重来未可知?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项羽兵败后,来到乌江之滨,乌江亭长曾劝说项羽,江东地方虽然小,但是也有数十万人众,而且江东父老也愿意继续扶持项王,希望项王可以赶快过江。

但是,项羽拒绝了,他选择了自刎。本能逃生的项羽,因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选择了自杀,一代伟业,从此戛然而止。

但胜败本是兵家常事,假如项羽能够渡过乌江,回到江东,他是否能够东山再起?这成为了无数人想象的对象。其中,以唐朝杜牧的《题乌江亭》影响最大,诗曰: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杜牧非常著名的一首咏史诗,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项羽兵败的看法,他认为:项羽应当渡过乌江,然后再整旗鼓,回来和刘邦再决雌雄。

这个观点,和这首诗,都非常著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项羽应当忍辱负重,渡过乌江,以便与刘邦再争天下。杜牧本人便具有军事才能,所以他的看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在后世,也传唱极广。

杜牧像

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此处便不再过多讲解。后来,宋朝的大改革家、诗人王安石,似乎有点针锋相对的意思,针对杜牧这首诗,写下了一首《乌江亭》,在诗中对项羽兵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二、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是政治家,诗词文章也写得漂亮,亦是千古风流人物。王安石对杜牧的回应是:你错了。所以他写下这首《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这首诗,开篇便为我们论定了一个事实:兵疲。

王安石认为,经过了七年的战争(反秦三年,楚汉战争四年),项羽的士兵,已经疲劳到了极点,他们不愿意也不想再打仗了。接着一句又说,垓下一战,项羽的败局意味着天下大局已定,刘邦实力大增,项羽已经回天乏术了。所以再要东山再起,那实在太难了。

王安石像

末两句更是道出了一个更加警惕的句子:由于兵疲、势定,江东子弟已经不可能像当初那样,再追随项羽重整山河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暴秦已经被推翻了,仗已经打得够多了,现在人们渴望的是和平、是安定、是休养生息,而不是战乱。

王安石的这个论调,可以说也是极具见识,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项羽能否东山再起,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

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李清照,显然是跳出了东山能否再起的争论,而是从气节、人格上,来吟咏项羽,她在著名的《夏日绝句》中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首句中的“人杰”,指的是人中豪杰。此处用了汉初的一个典故:汉高祖刘邦,曾经夸赞他的开国功臣张良、萧何和韩信,说这三个人全是“人杰”,自己之所以能够顺利取得天下,是因为能够任用他们。

第二句中的“鬼雄”,是鬼中的英雄,是从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中化出的。

前两句,其实是高度赞美了项羽的人格,而后两句说的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所以李清照认为,人活一世,就应该像项羽那样成为人中豪杰,就算是死了,也应当是鬼中英雄!到现在人们之所以仍然思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愿意独自渡过乌江,而是宁死不屈,英雄本色!

其实,李清照的这首诗,虽然是在歌颂项羽,但是从李清照的遭遇来看,其中也夹杂了对于南宋统治者和丈夫懦弱的批判。南宋偏安一隅,丝毫不顾惜北方的百姓,导致很多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而丈夫曾经临战脱逃,这让李清照觉得十分羞愧。所以,李清照的这首诗中,充满了爱国激情和高昂气概。

另外,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也提出了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那就是:活就要活得精彩,就要为国建功立业,就算是死也要重于泰山,成为后人纪念的英豪。

其实,除了这三首之外,像刘克庄的《项羽》、贺铸的《题项羽庙三首》、陆游的《项羽》、施钧的《项羽庙》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咏项羽之诗,感兴趣的,不妨找来读读。

语录网网友观点:入关曾纵阿房炬,

玉玦三提王不语。

垓下美人泣楚歌,

项王亦虎虎亦鼠。

我觉得不能这么说,王处的位置比较杜要高得多,所以看问题也更有深度,而且比较中肯客观,就事实而言,我同意王安石的观点。

若论做人气节,李清照的观点更受人钦佩!

题霸王庙

性格致败是必然

刚愎独断智术浅

烧杀无辜天下寒

国事岂凭力拔山

霸王若不思己过

过了江东亦枉然

多少英雄叹当年

霸王庙前泪连连,我支持主席的观点,\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败在违背了《厚黑学》。

鸿门宴不肯杀刘邦是心不够黑,乌江畔不肯过江东是脸皮不够厚。

其实,垓下之战,标志3大势力(刘邦、韩信、项羽),变为两大集团对抗,屡被夺过一次兵权的韩信真是还信刘邦(这时是最佳中立时机)、项羽还是刚愎自用(没了亚父范增大智谋),两人结局都是被会算计人的刘邦害死。

其他不是要害。

乌江水呀水江乌,霸王别姬江绽红。

西楚王不过江东,宁死不屈大丈夫!

英雄盖世无双无敌天下,本可过江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只叹无颜面对江东父,宁可一死可叹可惜!

盖世英雄,大丈夫,宁死不屈距江东,只因内心太过弱,颜面重千斤。

李清照实在是,美佳人,自古爱英雄!

前两个不是宿命论,就是志不嘉,你不会改过从新,对百姓超过刘邦,以待再起么,谁也不是神,还是个青壮人就失志?还是李清照的让人们好好想一想如何才能成为一代英豪,需经过不懈的努力。

她在叫人思索项羽乌江自刎 自弃,究竟对不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y2022092807360650d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