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有感

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有感

真希望我在为人父母前读过这本书,如果我父母以前就读过这本书,那该有多好!

很庆幸我能在姐姐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书,这本书有种一开始就不想停下来的感觉,跟着书中的内容,我很认真的跟着作者的节奏,边看边思考这些案例,像极了可怜的、无助的、愚蠢的自己。

全书用大量真实的案例,讲解亲子关系的建立,以及如何弥补那些裂痕。“我们从上一代获得的亲子教养方式,以及那些教养方式对我们养儿育女的影响,也会讲到我们在亲子教养方面可能犯下的错误,尤其是那些我们并不想犯的错,以及有了过错之后我们如何弥补。”

作者一开始就很清晰的说明,如果自己的童年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充足的爱与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有不适的感觉,但是,请我们正视这个问题,并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找到相对应的答案。

我将自己在书中的感触进行简单总结如下:

一、关系修复

所谓破裂,也就是我们误解彼此,做了错误的判断,伤害了他人。

在每个重要、亲密的家庭关系中,翻脸是无可避免的,重要不在于关系破裂,而是要加以修复。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家庭关系破裂的经历,我的成长经历稍微复杂一些,在读到这段时,我忍不住想到高中时期,我有阵子特别想倾诉,想跟父母沟通,甚至争论,我想得到他们的认可,想听到他们道歉,哪怕就是一句:对不起,我们还是爱你的。

可是,这一切都是个想象,我并没有机会和他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我无数次在脑海中,想着我要说的话,我的不满,我的委屈,我的愤怒。

记得高一时,我用作文本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大概写了六七页的样子(那时候高考作文也不过两页纸而已),好像写完也没有给他们,一方面怕他们看到后精神会受不了,另一方面也怕他们从此会更加不喜欢我。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那些东西都被我放在床单下,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那个时候的愤怒,委屈与不解,我也逐渐变得能够接受了,但是,因为没有太多正面的沟通,我还是很难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反馈给他们。

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也许是因为父母不知道如何表达爱意,我也没有从他们那里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当我发现有人向我发出爱意的信号时,我下意识地会拒绝和讨厌这样的人,反而,对于那些我爱慕的人,内心却有深深的自卑,这也导致高中时期,我面对喜欢的男孩子始终不敢表白。

我在第二次怀孕期间一度抑郁,其实为什么抑郁,我也不知道,甚至不敢让身边的人知道,读完这本书后,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第一次当妈妈时,最初的几天,我看着自己的孩子,觉得陌生而恍惚,又过几天,我逐渐开始喜欢上孩子,并且眼睛一直不愿意离开她,我觉得她的一切都让我着迷,看着她我就禁不住开始想象,我小时候什么样,我的父母是否认真看过我,他们有没有觉得我很可爱,他们是不是不舍得这个小宝贝,有没有担心她吃不饱穿不暖......想到这些,我控制不住自己落泪了。

那时候我的心情不是很好,爱人也不在身边,有时候躺着躺着眼泪就控制不住流下来了。

我甚至对医院产生强烈的不满,由于没有经验,害怕、紧张、等不到爱人时的不安,生完孩子,肚子上那么长的刀疤,这一切都让我把所有的情绪都指向了医院,很久一段时间,我都充满了怨气。

后来还是我将这些情绪讲给姐姐听,她表示了理解,并理性的告诉我,既然已经成为事实了,就要勇敢正面地接受,过度纠结也不能改变什么,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

这之后一段时间,我才慢慢将这个种怨气放下。

第二次当妈妈后,我觉得孩子治愈了我,看到二宝和大宝一个样时,我又重新回忆了我只有大宝的那段时光,我经常跟大宝说:“你看,你小时候就这样,可爱吧?”她也会充满爱意的看着妹妹,现在,她们都长大了一些,两个人难免有吵架的时候,也总有人告状。

比如:大宝生气的说:“妈妈,你看妹妹又在捣乱了。”

我会微笑着告诉她,“是吧,你告诉她你想让她怎么做啊,你小时候可比她讨厌的多呢。”

她将信将疑地问:“真的吗?”

我认真的说:“真的啊,你小时候可闹腾了,没有让妈妈好好吃过一顿饭,一吃饭就生气......”诸如此类的,她听完后就不会那么生气,也不会和妹妹争论了,似乎也能理解和包容二宝了,像是原谅幼小的自己那样。

二、不要贴标签

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没有好坏之分,贴上“好父母”或者“坏父母”,都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相信每个父母都想做好父母,每个孩子也都想成为好孩子,父母害怕面对自己的错误,其实对孩子毫无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保持一个“好父母”的形象,而隐瞒或者隐藏了很多不真实的情况。

记得前不久,一个好朋友说她有一次带孩子,带到情绪崩溃,忍不住对孩子发火的事情,她感慨说,平时遇到路上和孩子进行吵闹和争论的家长时,会感觉不理解,觉得这个家长太不冷静了,怎么能在大街上吵孩子呢。

但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之后,才能感受到,有时候崩溃来临了是控制不住的。

本书的作者建议,一个脾气暴躁但是诚实的家长(一般人眼中的坏家长)可能比一个表面和蔼可亲但私下沮丧又埋怨的家长更好。如果我们作为父母,遇到心情不好,处理不好事情,我们可以真诚的告诉孩子:“我确实很累,我不能帮你一起搭积木了,我需要自己静一静,你可以给我五分钟,让我自己待一会吗?”

我读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深刻反思自己在之前对待孩子时,批判性的语言和负面的语言较多,所以,周五我专门回家了一天,和大宝认真的道了歉。

我看着她的眼睛,认真的说:“妈妈想跟你道个歉,在你小的时候,妈妈脾气不是特别好,总是批评你,总是跟你发火,那时候对你也不好,妈妈想跟你说声对不起。”

大宝:“妈妈,你那时候还不会照顾小宝宝,还没有学会怎么当妈妈,是吧?就像不会养小猫小狗一样。”

然后,她过来抱了抱我,我很感动,也很感谢,孩子竟然这么能理解和包容我的不好。

我一度认为我自己不是个好家长,但是又不敢面对一个坏家长的称呼,当孩子原谅我的那一刻,我觉得,我以后应该会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我也会思考,如果我的父母跟我真诚的解释一下当年的决定,他们也有他们做的不好地方,我想我也会早一点谅解他们,并让自己早一点释怀吧。

在很多书中,都提到,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我也尽量不说孩子就是坏的,懒的,不听话的等等这样的话,不希望孩子受到这样的标签干扰,进而开始敏感或者自卑,也希望家人和周围的人都能够理解孩子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关注和呵护。

我非常认同一个概念,孩子是不会被父母的爱宠坏的,真正爱孩子,孩子也是会身心健康而茁壮成长的。

三、回应和包容

关于回应,我特别感谢爱人,他总是对我充满了爱意,理解和包容我的一切。

即使我不懂得很好回应他,他都没有放弃过,依然对我热情满满。

很多时候,我能感受到爱人对我发出来的,需要我回应的语言和动作,但是,一般都被我拒绝或者不情愿的,满脸嫌弃的应付了,记得有一次,他又向我发出来了示好的信号,我假装没看到,他后来感慨到:你这样很可怕,如果,我是说如果,日后我找别人示好了,你也别太在意!

其实,听到这样的话,我还是挺难受的,怎么可能我不在乎呢,只是,我总是不会回应,不知道怎么回应才是让彼此最舒服的方式。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孩子的情绪表达,我在学会如何包容这一节里有很多感触,很多时候,孩子是希望我能够看到她,感受到她的,比如手碰着了,腿磕着了,她会说好疼啊,可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疼了,只要能在忍受范围内就忍着呗,肯定会好的呀,何必闹得全世界都得知道呢,何况有时候只是轻轻碰了一下而已!”读了这一段我明白,是我太忽视她的感受了,她一直没有被重视的感觉,导致她内心十分渴望我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事儿!

最近,孩子有点小挫折时,我会认真地对待,问她疼不疼,需不需要帮忙,她好像也没有那么无理取闹了,之前总是害怕她沉浸在这种小挫折中而不面对她的真实感受,反而让她失去了安全感,这本书也让我知道,被看到是多么的重要,我也有太多时间都想被看到。

四、亲密行为也是沟通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孩子是没有身体上的接触的,坦白说,我几乎没有和父母之间有这样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我过马路时没有牵过他们的手,我害怕时没有得到他们的拥抱,我高兴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们的亲吻,我沮丧时没有得到过他们的安抚,所以,我很难和别人有身体的接触,或者比较亲密的动作。

而我特别感谢孩子们的到来,让我可以尽情地拥抱她们,亲吻她们,无论走到哪里,大手拉小手,我都觉得自己超幸福!

我真希望我的父母看过这本书,或者看过我的文章,对我能有更多的关心和了解,能透过我的倔强和小任性包容或者理解我的心思,因为无论我多大,我都是个孩子。

一本书读完真的很快,但是一些事情要做到,却需要很长的时间,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能把最真实的自己呈现给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

2021-04-25 北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x202208040340046c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