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心灵鸡汤体现一个人不辨是非,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正是婚姻和情感的掌控难度

心灵鸡汤体现一个人不辨是非,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正是婚姻和情感的掌控难度

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道德经》: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掌控的本质是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其中的难度主要来自如下几方面:

一、 人类整体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很有限

开车在路上,按照限速及车道内行驶,这似乎很简单,多数人能够做好这样的掌控。这种掌控,除了普通人的行为活动能力能够达到外,背后是造车的技术,造路的技术,对规律的掌控。例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驾驶员踩了刹车,但车的制动系统出了问题,我们仍然掌控不了车的速度。

汽车之前是马车,汽车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人们对造车技术的探索与掌控的过程。最近这些年,造车技术集中在探索无人驾驶方面了。

科学家说,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足5%,这样的话,注定了我们个人因为认知能力的局限,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的有限,最终使得掌控人生很困难。

俗话说: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意思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甚至是天灾人祸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为什么?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大自然规律的认知和掌控能力的缺乏。

在人类整体对事物的认知局限中,人对自己大脑的认知不够是重要的一方面,这直接导致自己对自己无知,导致的了提升认知能力的难度。

二、 来自于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掌控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涉及他人,而他人是我们很难掌控的。驾驶员自己可以掌控方向与速度,这也仅仅是掌控自己驾驶的车辆,别人驾驶的车,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婚姻是夫妻双方的事情,要掌控婚姻,除了自己,我们的另外一半就很难掌控。于是,我们就说:家庭是用来讲爱的地方,谁对家人讲理谁就输了。不能通过讲理让对方认同,只能通过讲爱进行包容对方的不同了。

家里的气温,我们可以买台空调机来帮助调节,无非就是投资点钱花点电费的事情。但是爱人会对一句话、一件事怎么思考,原来有的认知与三观如何,最终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真的是很难预测。

有的女人,随时随地想自己的老公在哪里、在干嘛,于是随时打电话查问,甚至请人帮忙跟踪。显然,这样的掌控努力很可能最终是徒劳的。

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诗词是裴多菲写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陈寅恪先生倡导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明什么?思想自由是人的重要追求与拥有。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思想解决,追求精神独立,追求自由意志。于是,要掌控别人的难度更高。高在哪里?高在不能追求禁锢别人的思想与意志,而是要追求让他的思想和意志符合规律,符合人性,符合他的人生目的。

人是立体善变的。今天你们是好朋友,明天可能就成为了敌人。一念之差,人可能就与昨天天壤之别了。

人从骨子里追求自由,不想被他人掌控;但生活中又有许多事情是需要同心协力才能完成。于是,让我们许多人陷入其中的困难中,如父母想对孩子的行为的掌控,夫妻双方想彼此想掌控对方,上级想对下级行为的掌控,国家对公民的掌控。这其中有权利欲望,也有对掌控内容认知的缺陷。

三、 掌控自己很难

尤瓦尔·赫拉利在他《人类简史》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类的生理结构和生活、思维、社交习惯,其实是为了适应数百万年的采集生活而形成的。

这些习惯,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

什么意思?虽然人类整体进入到了智能时代,但我们个体许多的能力属性还是停留在服务于采集时代的生活方式,用在解决当下的问题则是困难重重。

如采集时代没有婚姻,所以现代人对婚姻中掌控能力弱。

我们试着让自己10秒钟20秒钟时间脑袋里一片空白,是否可以做到?绝大部分做不到。我们最无知的、最难控制的其实是我们的大脑。

有人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为什么?因为我们许多人的提升都输给了自己的欲望和懒惰。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生活中,许多人是常立志,而不是立常志。年初计划要学什么,要看几本书,但后来总被无数的理由所打消。

为什么掌控自己难?

本能的欲望,好吃懒做、散漫、不想承担责任等随时在作用,随时都需要自律的能力来与之对抗。

人对事情的反应首先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情绪又影响到自己理性。人还会因为情爱而忽视看到对方的问题等。

人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是有一个过程,甚至是艰难的过程。过目不忘、一学就会的人极少。

所受的教育很多都有问题。现在的教育总体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培养会听话做事的“机器人”的,是外求的,导致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人生的认知的缺乏,自然掌控自己的能力就很低。

做许多事情确实难度很高,本身就含有许多的不确定性,需要人们冒险和付出巨大的努力。胡适说,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w2022070404400482b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