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蒲松龄书法,蒲松龄的文学成就早已享誉世界,但是其书法却难得一见,功力了得

蒲松龄书法,蒲松龄的文学成就早已享誉世界,但是其书法却难得一见,功力了得

蒲松龄的文学成就,早已声名远播,享誉世界。但对于蒲松龄手迹的书法特色研究,还远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文人,总是操着一副笔墨,也总有自己的笔墨特色,蒲松龄也不例外。本文便依据其手稿墨迹所流露出的书法信息作些浅显的分析,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

一、书学背景

蒲松龄(明崇祯十三年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一生著述甚丰,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俚曲14种,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

少时因家境渐落,不能延师,蒲松龄便于两兄弟从父读书,当然也需习字练笔。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蒲松龄初应试时,颇得山东学使施润章称赏。

自古文人不离笔墨,蒲松龄的书法亦应在不断学习与变化之中。

康熙三年,蒲松龄25岁应邀到李尧臣家就读,并作《醒轩日课序》以励志。

序中云:"时赵甥晋石在,假馆同居,谓余曰:'请定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

'余曰:'善'!……"由此可知蒲松龄在写文著书之际,仍时时仿帖,沉浸笔砚之间。

清朝政权虽依靠军事力量入主中原,但对汉族政权的统治方式,尤其是科举取士的做法,很早就开始模仿和采用。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之初,立即承袭明代旧制,重修北京国子监为太学,任命祭酒等官员,广收官宦子弟为生徒。

其课程除《四书》、《五经》之外,专设习书之课,学生必须每日临摹晋、唐名帖600字,要求"端楷有体"。

且立有《日课册》。

顺治十五年(1658年)始对监生实行积分制,满15分为及格,可补官职。

每月考试获一等者得一分,但是若善摹锺、王诸帖,书法优秀,虽文不及格亦可得一分。

可见当时对书法的重视。

自明末以来,董其昌的书法被认为是二王嫡派,多受推崇。董其昌古淡萧散的书风固然在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清初,康熙帝也崇尚董其昌,董书的身价一下子又高了许多,学董之风依然盛行,期间赵孟頫书法也有普遍的影响。蒲松龄的行书便透露出赵、董的影子。

科举考试,尤重楷书。字以小楷清雅整齐为美,故学子自小应有小楷之功。在中国书法史上,小楷范本至佳者,尤数锺、王小楷。细观蒲松龄手迹,见其小楷有锺、王余绪,可谓其渊源。

蒲松龄有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正是其勤奋的写照。

二、蒲氏楷书承传与风格特点

影响一个人的书法面貌的因素大抵有三方面,即传统、时风、个性。

对蒲松龄楷书风格的探求,从传统方面讲,当从锺、王谈起。

书法史上著名的四大书家圣手为"锺、张、二王"。

唐人孙过庭《书谱》中曾说:"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锺、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其中"张"是汉代草书大家张芝,人称"草圣","锺"为三国时魏之书家锺繇,人称"楷书之祖","二王"为晋代书家王羲之、王献之,其中王羲之被人尊为"书圣"。

锺、王小楷为正书楷模,被后人竞相临习。

1. 锺繇的楷书。

锺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人(今河南长葛县东)。

官至太傅,人称"锺太傅"。

锺之学问与辩才,都不及书法名声大。

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锺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

三法皆为人所善。

"其中"章程书"即正书,也就是现在说的楷书。

正书由汉隶演化而来,是一种新书体,即早期楷书。

启功先生有诗云:"真书(楷书)汉末已胚胎,锺体婴儿尚未孩",是指楷书在汉末即已产生,锺繇之字尚属年幼阶段,风格古朴,未至妍美,所论锺书特征甚合史实。

之所以称它为"章程书",大概是因为锺繇用此体写奏章而得名。

著名的锺书四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其中前三表皆为奏章。

图一 锺繇《宣示表》

图二 王羲之《黄庭经》

此四表皆为小楷,如《宣示表》(图1)。

锺繇书法大体有三个特点:

一是瘦劲。这是相对于胡昭之"肥"而言的,梁武帝说锺法"字细",唐李嗣真以"秋山嵯峨"比喻锺书的意象特征。

二是天然。即自然,有朴质天成的意趣。

三是古雅。这是锺书的本质特色。后人有"容貌若愚","大以若拙"之评。其中的隶意应是古雅的主要依据。

锺繇的小楷书法是历代学习小楷者的必修范本,不仅影响到蒲松龄,现在仍余威尚存。

2.王羲之的楷书。

唐人编《晋书》记载,羲之善楷书。

传世的都是小楷,其中《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三篇最为有名,(如图2《黄庭经》)。

羲之小楷属于锺书系统,其创新处为:其一,易锺书之翻为敛,笔法称为"内擫 ";其二,写横起笔轻,收笔重,呈俯势收束状,写纵笔伸展挺直,字势变前人横张为纵敛;其三,笔画之间结构关系紧结起来,体态匀称整齐。

比之锺书,羲之楷书端庄有致,将楷书的笔法、笔意、结构推入到形巧而势纵的新境界。

王羲之的小楷,备受后人推崇,学者竞相临习。

加之书圣的光环,遂使其书法成为绕不过的经典,直至现代,指向将来。

蒲松龄自会受其书法的洗礼也在情理之中。

3.蒲松龄楷书风格特点。

施润章在对蒲松龄童子试文章的评语中曾赞道:"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

"对于"运笔如风"的评价,后人多从文章文笔之美来理解,这固然不错,但也不能断然否定有对其书法的评价。

因为在科举考试中是很重视文章与书法的,中国的知识分子是用文章与书法来塑造自己的文人形象,展示自身才华的。

唐代曾"以书取仕",遂造就了蔚为大观的大唐书法。

清代是书法复兴的时代,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在科举考试的制度中,主考官除了文章之外,不能不对书法也作特别的关注。

其实,在古代书论中,不乏以"风"来比喻书法之妙的例子,如"索靖书如飘风忽举"(袁昂《古今书评》);草书如"风回电驰" (萧衍《草书状》);卫夫人书"穆若清风""有乘风之势"(张怀瓘《书断》);"以腕运笔,运行如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现在也经常用"运笔如风"来形容文章之美或书法之妙。

笔者以为,要达到"运笔如风"的境界,须有两个条件:一是读书万卷,才思泉涌;二是笔法娴熟,有"纸上神行手不知"之功。

二者犹如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浑然一体。

这也正是施润章的高明之处,前面谈观书,后面说运笔,这"运笔"应该说既有文笔又有行笔,既有文章又有书法,非如此,则论述是不全面的;诚如是,则可探知蒲松龄青年时期的书法风格:笔法娴熟,用笔果断,清雅可喜。

细观蒲松龄《杂著》(图3)手稿,其小楷风格近似锺王,更确切的说是以锺为形近,以王为笔近。

图三 蒲松龄《杂著》

图四 《聊斋志异》手稿

所谓形近,是蒲松龄小楷的结构仍以横张为主,虽然隶意已无,但体势却似锺书。

笔画间的关系纵向短促,横向张扬,字形较锺书平正、匀称,不像锺书有飞扬之势,结体较松。

大凡事物的发展,都沿着正-反-合的规律运行,书法亦不例外。

早期甲骨文笔画瘦硬,金文笔画肥厚,到了小篆笔画便匀称适中了。

如果说甲骨文为正,金文为反,那小篆便是合。

小篆字形瘦高,隶书字形阔扁,到了楷书高宽比例就适中了,这也是正反合的规律。

就楷书而言,欧体斜画紧结,颜体平画宽结,柳体吸收二者特点走向了中和,还是这个规律。

楷书是字体发展的最后一种,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小楷是日常生活学习中最常用的形式。

蒲松龄小楷的这种略扁型风格,除了个人的喜好之外,大概也与竖写的格式有关。

在书法的书体演变史上,自锺繇开创这种风格以来,楷书多是扁形的。

即使在楷书烂漫多姿的唐代,多数唐人写经的小楷作品仍以左右开张为主,这种形式一直延续至今。

其原因之一便是汉字的独特竖写格式,因为这样有利于行气的贯通,并且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容纳更多的字,在章法上也更严整有序。

蒲松龄的小楷同样具备这种特点,当为锺之余绪。

所谓笔近,是说蒲松龄的楷书笔法,多为王羲之笔意,没有刻意的翻笔 ,也无浓厚的隶意。

笔画爽直伸展有力,颇具法度。

整体上有严谨整饬 ,开阔蕴籍之风格。

楷书的笔法是完备而严谨的,早在隶楷过渡之际,古人便总结出"八法"之法,每一笔都有严格的规范和生动的姿态。

当然到了明清之时,由于科举考试的缘故,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实用、字形规范、千篇一律的书风,人称"台阁体"、"馆阁体",其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抹杀了书法的个性,所以大多数文人考卷都是严整有余活泼不足。

在蒲松龄手稿中,虽未完全摆脱时风的影响,但个性还是较为突出。

由于书写较轻松,极少羁绊,故笔画也较为舒展。

细观锺书之捺画,如图中"令"字,其收笔厚重而短促,仍有燕尾之态,这显然是隶书遗韵。

而在王羲之的小楷中,笔画已经新意倍出自然畅达。

横画坚挺,撇捺舒展,隶意已无。

在蒲松龄的字中,笔法较顺畅舒展,与王羲之一脉相承,其他笔法亦是如此。

对于蒲氏之《聊斋志异》手稿(图4),其风格与《杂著》有别。其字形结构内松外紧,有雍容之态,笔画多随意,起笔多尖锋。字之力度较杂著手稿稍弱,少了点愤世疾邪之意,多了些散漫妍美之风。而"聊斋志异"四字却厚重质朴,有高古气息,后之鲁迅手迹与之神似。

作为一个文人,平时所书所记甚为浩繁,其中字体亦不以楷书为唯一。

小楷作为古代文人,特别是科举考试制度下的文人,是与"及第"、"荣华"密切相关的。

因此只有字好、文好才有出仕的可能,蒲松龄也是如此。

其小楷应有多年的临帖之功与实用之地,其习书范本亦不止锺王一脉。

后世小楷名家如锺绍京、赵孟頫、董其昌等人亦可能为之览习。

特别在清代前中期,帝王对先贤书法如董其昌等的顶礼膜拜,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致使全国上下专学香光、后来竞讲子昂,此风延续有年,这应当属于时风的影响。

蒲松龄在学书过程中,传统的浸入,时风的影响,加之自己个性的注入,遂成现在看到的手稿墨迹风格。

三、杂说

楷书多用于正式场合,尤其小楷则是科举必备之用。作为最抒发性灵,表现其性、志、才、学的字体并不是抄录用的楷书,应该是日用手书,即行书,多为笔记信札,交友便条,偶然所书之作。像王羲之的诸多手札,在致一书、陈一事之中便见其晋人风韵。蒲氏之书能见到的随手墨迹,手扎之类较少,所以较难探测蒲氏书法之全貌。

今幸见蒲松龄抄聊斋诗手札一幅,(图5)书赠莲花社长,蒲松龄行书,世为罕见。此件出津门世家,甚为珍贵。钤印:聊斋、蒲、松龄,清手稿本。1册8页,纸本。29×19cm。

图五 蒲松龄手札

图六 赵孟頫手札

内容为聊斋诗:

其一:风定云收雨乍晴,月光如水十分清。流萤带润浑无力,鸣柝绵宵正有声。独立不知零露重,闲愁时共夜凉生。抚桐四顾谁同赏,拈得新诗负手行。城西散步小饮。

其二:秋来意不适,扶醉度青林。客燕留残影,栖鸦亦好音。不才人共弃,多恨病常侵。指点流云外,斜阳塔影沉。聊斋诗誊录呈蓬仙老社长清政。留仙蒲松龄。

此件书法行楷为主,杂以草书,总体感受既流畅又厚重,整齐中富有变化,妍美中古韵犹存,颇具宋元名家风范,尤以赵孟頫为最直接、最相近。

(图6)其中又透出董其昌的影子。

自宋代以来,书法尚意书风渐起,为更多的文人所推崇与接受,其书卷气颇足,一直影响到现在。

元代赵孟頫作为一代宗师,越唐宋而追魏晋,获得全面的丰收。

其影响以乾隆时为最盛,至今不衰,蒲松龄之书法学习应难以绕过赵孟頫。

观其二人手书,笔法气息相近,蒲松龄只是更为整饬而已。

当然作为清代初期的蒲松龄,也生活在明代书法的笼罩之下。

加之康熙对董其昌的崇拜,使学董之风遍及全国,成为一代之风尚。

蒲松龄的这幅手札作品亦受董书之影响,只不过没有赵孟頫的痕迹深罢了。

(图7)此手札轻松流畅、真切自然、文气十足,似乎更能展现一个真实的蒲松龄。

图七 董其昌书法

另在《蒲松龄自画像》上有两段蒲氏题跋,(图8)蒲松龄时年74岁,为晚年所书。其跋一:

"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孔之羞。康熙癸巳自题。"

其跋二:"癸巳九月,筠嘱江南末湘鳞为余肖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松龄又志。"

此两段跋是行楷字,为日常应用最多的字体。第一题跋字迹稍大,墨色较浓,运笔自然,轻松流畅,虽已至暮年,却有童心之趣。此无所挂碍,性之所致。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7)确为的论。这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

第二题跋应为经过一段时日后所题,字迹较小,墨淡笔轻,笔力偏弱,略显颓唐之态,但仍自然洒落。

图八 蒲松龄自画像

唐人孙过庭曾有"人书俱老"之论,盖指人与书达到高度融合,而"不激不励,风规自远"之境。

书写时只见笔墨游走,情随笔转,心中并无挂碍,少做千秋之想,此时之书,最见性灵。

今见此二跋,想蒲氏一生奋笔疾书,写鬼写妖、刺贪刺虐,随笔墨之枯湿浓淡写胸中之喜笑怒骂,文以抒情,字以写志,文与字共同构筑了蒲松龄的文化风景线,使后人如吾辈流连忘返……

今读《聊斋志异》,又见蒲松龄之手迹,在字里行间作翰墨之想,其中不免拉杂赘语,所谈多为主观臆测。方家一见,莫为之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q2022071123400604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