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结合望岳颔联分析这一特点,古诗词赏析系列二“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望岳》赏析

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结合望岳颔联分析这一特点,古诗词赏析系列二“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望岳》赏析

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历来有“诗圣”、“诗史”之称。他的诗以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强烈的政治倾向、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精湛、纯熟的艺术技巧,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爱戴,成为古典诗海中闪闪发光的奇珍瑰宝。

他的诗歌创作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五岁前是第一个时期——读书游历时期。

这时诗人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这一时期留下的作品不多,主要写个人生活或摹写景物。

其间充溢着奔腾跳跃的浪漫气质,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诗人高度自信的豪放气概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杜甫诗集中的开卷之作《望岳》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它最能体现诗人当时的胸襟抱负和艺术才能。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这一首是作者北游齐、赵时望东岳泰山而作的。

首句“岱宗夫如何?”“岱宗”古人称泰山为五岳之宗,“夫如何”就是山倒底怎么样呢?诗人一起笔就摆脱俗套,并不直接描写泰山景色,而是设问开始:为人称道的泰山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这就暗含了作者乍望泰山高兴地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兴奋、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特别是句首虚词“夫”字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正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接着作者自作答辞“齐鲁青未了”,意思是说泰山横跨齐鲁两地,一片青黛色,似乎没有尽头。

这是作者经过仔细揣摩得出的答案,真是一语惊人,它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境外还能望见横亘在那里的泰山。

诗人从远望角度落笔,把泰山当作一个整体,不仅写出了泰山地势,尤其写出了泰山的气势。

明代莫如忠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刘辰翁也说“只五字雄盖一世。

”可见此句的妙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作者做了一番仔细观察写出来的,意思是说大自然汇集成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山北昏晓不同。

这两句作者用了遗形取神的笔法,泰山之所以不凡,乃是由于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壮观赋于了它,一个“钟”字把大自然写得非常有情义。

高耸的群峰竟把同一时辰的山麓两侧“割”为明暗不同的两个世界。

“阴”与“阳”,“昏”与“晓”两对反义词和一个动词“割”字,极为准确地传达出来诗人由空间物体感受而在内心连锁引起的时间差异感,具有传神般的美学效果,使读者不仅看到了泰山的雄姿,而且也品味出这奇幻境界中的无穷神韵。

由此可见,诗人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意思是说,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激荡,目送归鸟入没眼眶几乎要睁裂了。“生”和“入”直截地写出了作者被大自然奇景所陶醉产生的美学错觉,两句诗蕴含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作者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意愿。

“会当”是一定要,“凌”是登临的意思。

这二句并非有意套用《孟子·尽心上》所说的“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而是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当年,“登泰山而小鲁”的孔圣人不正是自己直面人生、开胸放眼的榜样吗?由此可见,诗的最后两句是主旨所在,是青年杜甫积极进取人生观的生动写照。

两句诗意境开阔,造语警拔,给人以登高攀险领略无限风光的鼓舞。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话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清代浦如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句”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是一致的。

《望岳》全诗描绘了泰山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充满了昂扬的乐观精神。

本诗艺术构思巧妙,表现手法别致,恰当地处理了情与景,志与物的关系。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扣了诗题中的“望”字,层层生发,自远而近,从朝到暮,由望想登依次写了“远望之色”,“近望之势”,“细望之景”,“极望之情”。

全诗并不以细致描摹具体的山形、木、石、亭台、楼观为能,重在表现诗人的内心感受,意境阔大,寄托深远,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此外在炼字上极见功力,几个词“夫”、“钟”、“割”、“生”、“入”、“会”、“凌”用得十分精警,耐人寻味,真可谓“一语胜人千百奇,千秋万代诵名篇”,《望岳》诗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附: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语录网网友观点:不凡的笔触,把《望岳》剖析得淋漓尽致……真是妙笔生花,耐人寻味!

点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l2022060319340556d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