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作家王小波的悲剧之路,黑暗里的自由反抗——王小波这样“反乌托邦“,西方作家又是怎样?

作家王小波的悲剧之路,黑暗里的自由反抗——王小波这样“反乌托邦“,西方作家又是怎样?

序 言

乌托邦文学的出现试图将人们描绘的理想世界付诸于实践,然而由于社会的黑暗以及恶劣的环境使它在实现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坛高手王小波,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使他深刻的认识到乌托邦式的美梦终将无法实现。

而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同样经历了黑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感受深刻,并且清醒的认识到,他们描绘的那个理想社会已经破灭,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希望,创作了一系列反乌托邦小说对那个黑暗社会进行反抗。

因此,反乌托邦小说便应运而生。本文将通过分析王小波和威廉·戈尔丁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阻碍,来对他们的反乌托邦小说进行比较,从而挖掘出作品的现实意义。

超越表象的"反乌托邦式"文学之美

理想世界——乌托邦

乌托邦一词出自托马斯·莫尔的小说《乌托邦》,在这里乌托邦是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这部作品的出现对反乌托邦文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反乌托邦并不是以反对乌托邦的形式而存在,更不是乌托邦的对立面。

虽然从表面看,反乌托邦描绘的黑暗世界与乌托邦所描绘的理想世界呈现对立状态,但是,反乌托邦并不是对社会政治和一切先进思想的一种否定,而是担心他们描绘的那个理想世界付诸于实践之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带给人们的失落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的关切。

黑暗世界——反乌托邦

反乌托邦文学是伴随着社会背景而出现的,莫尔的《乌托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然而,社会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下滑以及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们看不到那个理想社会的存在,甚至对现实世界感到绝望和悲观。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开始对那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产生怀疑,因此,反乌托邦文学便应运而生。

20世纪出现了许多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例如《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等。《我们》中描绘了一个没有自由且暴力的现实世界,社会所有的一切都被残暴的统治阶级掌控着;而《美丽新世界》看似是要为读者呈现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部小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并不美丽的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行动,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机器来完成,人们每天生活在一个被科学技术掌控的世界里。

与《美丽新世界》不同,乔治奥威尔的《1984》所探讨的是抛开一切科学技术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的思想完全被控制,没有一切自由和隐私。

在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文学背景之下,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位以反乌托邦为叙事特征的作家——王小波,代表作就是《白银时代》系列,在《白银时代》中,人们没有自由,每天生活在权力机构的监视下,甚至连夫妻生活都要被监视,没有一点隐私。

王小波以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了一系列反乌托邦式的小说,表现了他对自由个性的追求以及对当时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生活状态的关切。

反乌托邦世界中艰难险阻的成长之路

王小波小说中的主人公"王二"是一位思想成熟的知识分子,在极权主义的控制之下,他进行了种种的反抗,但是,他终究没有逃过统治阶级的魔爪。那么西方的戈尔丁笔下的人物在成长道路上遭遇了哪些困难呢?

戈尔丁笔下的懵懂少年在面对人性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挑战权威,尽管他们做过一些反抗,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这些都只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冰山一角。

无论是王二还是那些懵懂少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遭遇了重重阻碍,但是他们也在凭借自己的努力与现实进行对抗,让读者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成熟少年的成长之路

王小波生活在文化大革命的黑暗时期,他对当时的社会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但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成长经历让他对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渐渐失去希望,因此,他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将自己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真实感受表现在作品中,创作了一系列反乌托邦的小说。

这些小说展现了当时知识青年对待社会压迫的一种反抗精神,尽管在反抗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他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气却带给了读者无限希望。

王小波笔下的知识分子尽管身份各异,但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展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却是相同的。例如在《白银时代》中,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作家,但是他小说的创作内容却不能自己来定,而是由公司领导决定,而且他的小说内容不能脱离生活,充分展现了"公司"这个统治阶级对于员工的压迫。

在王小波的反乌托邦世界里,他规划了人们的生活,规划了一个确定的人类世界,人们必须在规定中生活和工作,人们没有自由和隐私可言,但是王小波并没有给读者展现一个压抑黑暗的世界,而是通过知识青年的理智与反抗带给读者希望。

这些人努力的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智慧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尽管结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他们的这种反抗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种胜利。

懵懂少年的成长之路

在威廉·戈尔丁的反乌托邦小说中,他并没有像王小波一样选择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青年作为反抗主体,而是选择了一些懵懂无知的儿童,通过儿童视角来展现人性的恶。

小说描写了在一次飞机事故中,几个英国男孩流落荒岛,没有了家庭的管制和文明的熏陶,他们很快变成了一群野人,刚开始他们还保持理性,始终坚信只要有火就能获救,但是在一次次的希望破灭之后,他们逐渐失去理性,开始相互杀戮,人类恶的本性暴露无疑。

他们上了岛之后也分为了两派,一派是理性和文明的代表,一派是邪恶和野蛮的代表。小说最后,这些孩子被海军军官带回了一个所谓的文明世界,其实他们回到的只是另一个充满战争的黑暗世界。

戈尔丁之所以选择儿童作为展现人性的主人公,有哪些原因呢?

首先是与他过去的职业相关,他过去做过老师,因此对孩子十分了解,他十分清楚孩子在没有家长和学校的管制之下会完全暴露其本性,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其次他想通过天真善良的孩子与人性的恶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对于展现人性、表现主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他们不像王小波笔下那些思想成熟的知识分子,在面对黑暗势力时仍然能保持自己的理性,他们只是一群在没有食物没有火的环境中而暴露本性的无知的孩子,戈尔丁的创作一方面表达了他对于现实社会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担忧,另一方面他要告诉读者,在面对恶劣的社会环境时要时刻保持理智。

反乌托邦式乐极生悲的幽默叙事

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股清流,这种文学创作手法主要是在展现喜剧风格的同时表现悲剧内容,这种乐极生悲的叙事模式目的是为了展现对当下社会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忧虑。因此,在王小波的作品中,这种黑色幽默是主要的叙事手法,他常常以一种幽默的叙事口吻来展现社会现实,引人思考。

王小波在美国读书期间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特别是深受西方黑色幽默风格作品的影响,因此在他创作的过程中,黑色幽默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因素。王小波自己也认为黑色幽默就是他小说的风格,他对这种风格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把这种见解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去,形成了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

王小波在反乌托邦的小说创作中,他借用了黑色幽默的叙事手法,立足于现实世界,通过对未来世界的描绘来展现当下社会的残酷和黑暗,表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同时,王小波的作品中还塑造了很多反乌托邦式的英雄人物,"王二"就是其中代表,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群受现实压迫,不得不放弃人生理想的人物。

在《2015》中,王二是一位热爱画画的画家,但是他必须拥有执照才可以出售自己的画作,由于他的坚持和热爱,他依然在没有执照的情况下出售自己的画作,最终结果就是一次次的出入警局。

后来,由于他一直坚持卖画,因此还被送去改造,劳教。从王二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小人物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而不断与现实进行反抗的精神,从他反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社会带给人民的压迫。

戈尔丁式的滑稽模仿

滑稽模仿是以一种幽默的表现手法对严肃作品进行模仿的艺术创作手法。戈尔丁的作品中就充分展现了这种创作手法。在小说《绳王》中,孩子们被困的那个小岛就是对《圣经》伊甸园的模仿,它展现了作者所描绘的理想社会,那是一个充满美好的乌托邦世界。

在那座孤岛上,孩子们为了生存开始学习原始人采集野果,打猎,这些行为都是对原始社会的继承与模仿。此外,在《绳王》中还有对神话故事的模仿。

戈尔丁通过对孩子们言行举止的描写表现了具有戈尔丁特点的幽默,作者通过孩子们披着的文明外衣来展现他们在变成野人以后的野蛮,形成了一种对比的讽刺式幽默,带给读者一种荒诞感。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种滑稽的模仿是无力的,甚至是发人深省的,戈尔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展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读者在感受作品幽默、戏谑的同时还体会到了作品强烈的讽刺意味。戈尔丁幽默的背后是对人类社会的关注和对现实的思考,在揭露人性恶的同时,带给读者以欢快的阅读体验。

结 语

王小波和戈尔丁都生活在最黑暗的历史时期,在那个极权主义笼罩的社会之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令人深思,他们想要反抗却又无力反抗,在这种极端的社会背景之下,他们创作了一系列的反乌托邦的文学作品。

王小波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通过黑色幽默的展现手法,表达了他对人类社会的极大关注以及对现实的揭露与反抗,他把自己对于自由个性的追求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引人深思。

而戈尔丁的创作是对人性的探索,他把战争中体现出来的人性恶的本质在作品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引发了读者对战争中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的反思。无论是王小波还是戈尔丁,他们在展现人类真实的社会生存状态的同时还让读者看到了故事背后人们对于个性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永恒的追求与探索——英国乌托邦文学的嬗变》

《泯灭的童心,泯灭的人性——读戈尔丁的《蝇王》

《比较文学视域中的王小波:中西资源与态度选择》

语录网网友观点:虽没有看过戈尔丁的作品,当能看出作者颇有些见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i2022053114421975f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