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如何激励乡村教师?不能改变别人  就先改变自己——写给乡村青年教师的十点建议

如何激励乡村教师?不能改变别人  就先改变自己——写给乡村青年教师的十点建议

我在乡村从教三十余年,结识了许多乡村教师朋友,面对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加盟乡村教育事业,心里感到非常高兴,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中国有八亿人住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十之六七的小学生在乡下接受教育,这些乡村教师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百余年前,国学大师梁启超说:“少年雄,则国雄。

”青年教师雄,中国教育也雄。

关心他们的成长,也就是关心中国教育的未来。

我真心诚心渴望着有一天,能从我们乡村的校园里走出像魏书生、于永正,甚至是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教育大家来,并且是雨后春笋般的,那中国教育将会是怎样的绚烂和辉煌啊!我愿为这一天的到来呼唤,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建议青年教师们:

1、立地开花

立地开花就是要安于那片乡土,利用学校为自己搭建的平台,在教室里勤奋躬耕,开出艳丽的育人之花,结出丰硕的教学之果,用实绩来打造自己亮丽的名片。

要永远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热爱和激情,是我们爱这份职业才选择了它,选择就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意味着良心。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因为我的懈怠彷徨耽误了几十人,我们会心怀负罪,一生不安。

我不赞成一边吃着教育的饭,一边恨着教育;一边上着课,一边运动着调离改行,一边忙着考公务员什么的。

教育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干好的活,一旦分心了,鱼与熊掌肯定难以兼得,失落黄金有处寻,失落孩子的青春何处找?

要立地开花便要守得住校园的清贫和寂寞。

乡村生活比起城市确实艰苦些,没有繁华的夜生活,也没有养眼的彩灯,更没有商场的满目琳琅。

但这样说乡村也并不是地狱,她仍有自己吸引人的魅力:夕阳西下,你踩着乡间小道,嗅着桃李的芬芳,去看蓝天流云和修竹翠树,自有一种采菊东篱,世外高人般的感觉;去赴学生家的猪肉羊肉狗肉盛宴,杯里斟着“兰益”纯酿,酒歌声声,一脸酡红;去躲进小楼,闭上门扉,自成一统,读爱读的书,写爱写的文,给你心爱的人发发短信……这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特别是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它和城市的距离已经缩短许多了。

反倒是经历过乡村生活磨练的教师,获得的幸福指数更高些,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更在些。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亲爱的老师们,不要厌恶自己的职业,是这个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才使我们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由“伸手派”变成了“自立派”;由消费者变成了创造者和奉献者,也是这份职业才使我们得以过上一种体面的生活,让生命的增值成为可能。

诚然,我们的收入比不上官员系列,那也仅只是问题的一面,世界上每天有数亿人饿着肚子睡觉,有30亿人因为缺乏安全感出入寺庙。

可我们当教师的,银行里每月都会有点存款,口袋里不缺钞票,实际上我们已经属于这个地球上最幸运的8%了。

立地开花就是要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做精、做绝。

让学生接纳认可你,让领导侧目你,让家长敬重你,让社会恭维你。

做好的第一步是进入角色、备课、上课、批阅、辅导,苦练教书育人基本功,向学校交出一份满意的工作答卷;做精是经过三五年或七八年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独具个性的教学方法,让育人和教书的本领不但自我感觉良好,别人也感觉良好;做绝就是要成为一校的名师,依靠过硬的实力,冲出校园,影响一方。

不要以为乡村地域偏僻,塘子小,出不了鱼龙。

钱穆、陈平原这些名教授都有从事乡村小学教育的背景,他们是从小学一直教到博士研究生的,多少也算是立地开花的榜样了。

取得成就的大小,成得了成不了名师,最主要的还是自我因素。

拯救自己的人是自己,自己是自己的上帝。

这世界上只有卑微的人,没有卑微的职业。

2、顺“制”而为

在青年教师中,对制度的抱怨非议总要多些,以为制度限制了自己的自由,束缚了自己的个性张扬,因为叛逆弄得人际关系紧张。

那么,不要制度行不行?肯定不行。

不要说人这种依赖社会活着的群体,就是像蚂蚁、蜜蜂、猴群、大雁、草原上的马群,他们都有自身的“制度”。

制度是成长的需要。

就以考勤来说吧,是那条立定的警戒线,让你起早贪黑,让你风雨兼程,让你为自己的惰性承担责任。

如果真废了制度,早来也可,晚来也可,想来就来,不想来就算,那学校岂不成了自由市场。

相信这样的场面任何一位教师都不愿意看到。

就以最遭人诟病的考绩名次扣款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洪水猛兽。

如果真的没有比较了,能有多少人的责任心自觉性是靠得住的。

在对待制度问题上,管建刚先生说过一句真理,把它背在背上是包袱,把它踩在脚下是垫脚石。

如果我们转变心态,把制度看成一种磨练、看成一种美德修炼,抱怨就会变成欣慰,负担就会变成动力。

扣款是压力,但我们何不把这种压力转变成干劲,转变成一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上进心,和学生合作,竭尽全力,发挥潜力,把工作做好,非但不让制度罚自己的款,还要获取制度设立的奖金。

这不但满了自己的意,也顺了领导的心,坏事变成了好事。

就是制度是“脚镣手铐”,我们也要带着脚镣手铐跳出优美的舞蹈。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总的来说,制度是关爱人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一些制度的无聊和霸道。应该说,有意整人的制度并不多。制度是为人的长远利益考虑,关心人,激励人,只是少了点温情,多了些冰凉。

不要以为制度是领导念的紧箍咒,老师们,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会把领导推到你的对立面,就很难形成共同的立场,哪还会站得在同一个战壕里,这是很危险的事。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法人代表,他/她掌握着对我们的评价权。

评价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是幸福生活比蜜甜,还是黄连树上吊苦胆。

话虽夸张,但距事实也不远。

再说,如果你在校长那个位子,扮演他那个角色,他就是心里不想立那条制度,但真能不立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有位校长朋友最爱听一句话,叫做“理解万岁”。

所以,年轻的老师们,闲而有暇的时候,你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校长,那心中的收获肯定不会少吧。

“事非经过不知难”。

3、以书为伴

我亲爱的青年教师朋友们,当你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那就意味着你这一辈子要过的生活,最主要是精神生活。

你要用自己的学识才华去创造自己的“产品”,要为塑造未来真正的人而教。

那么,我们从教的力量源泉在那里呢?我敢肯定地说就在书中,就在那些烁耀着熠熠辉光的卷册里。

如果书是水的话,要有水才可能有绿洲,才可能生机勃发。

从获得教师称谓的那一刻起,你就要爱书,把书看成自己的红颜知己,钟情于她,下嫁于她,让她在你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激励你。

当我被教学碰撞得精疲力竭的时候,一沉浸到书中,就像安泰扑向大地母亲那样,获得力量,产生新的点子或创意,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苏霍姆林斯基送给新教师的礼物,既不是致辞,也不是盛宴,而是他选定的书。

孔老夫子,就着如豆的昏灯,翻阅牛皮绳系着的竹简,竟至“韦编三绝”;黄永玉在鬼子的追击中负书逃跑,跑不动了又丢本书…….袁卫星老师,为了在教学中超越自我,独自躲到一所偏僻的学校,教书读书,黄卷青灯,当他再度出山的时候,一鸣惊人,课上得好评如潮。

考察教师这个职业,从提出“有教无类”的孔子,到“传道授业解惑”的韩愈,再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再到我们,三千年来,其职业要求并未变化——教师本是一书生。

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来。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必定是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

看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希特勒赶尽杀绝的犹太人吧,地如弹丸,人口只700万,资源也不丰富,但却是谁也不敢小瞧的强国。

有两组数字似乎可以作为答案,年人均读书五十余本,世界之冠;万人中科学家的数量是日本的两倍。

老师,我要说你的阅读生活不但影响着学生,甚至同国家的兴衰联系着。

你要把自己的一身书香带到教室里,去浸染学生,烛照他们的心灵世界。

你阅读着,你的精神就每日提升着,“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钱梦龙语)。

精神发育了,你在学生面前每天都是新的。

一个天天向上的教师,学生也会跟着你天天向上。

教学相长,师生共进,你的课堂必定一派祥和。

老师,这样你就很能从中享受到教育的乐趣了。

你阅读着,自我教育就每天进行着。和那些高尚的人对话,切磋研究学问,思想与思想碰撞,人格与人格砥砺,美德与美德感染,无形中,你就获取了最好的教育,实现了终身教育。如果不读书,生活反映到你头脑里来的是零碎的表象,一地鸡毛,力量和生命就处在枯竭萎缩中,自我教育就停滞了。

你阅读着,就有力着。一个教师如果能形成一种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智慧便会像溪流一样,不断注入你的心田,丰富和滋润着你,成长着你。一个每日学问长进的老师,其教育的活力就像春天的野草一样,一定会绿遍山原,异常美丽。当然我这里主要指的是专业和非专业书籍的阅读。

读书的好处再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如果我们的年轻教师真正做到了与书为伴,建立书香校园就不是一句空话了,学校也就真正像个读书人在的地方了。

令人遗憾的是,在乡村学校里,教师不读书已成一种普遍现象。

我在一所学校办讲座,课间我请一位年轻教师找本书来翻翻,他给我一份《云南日报》,我问他除了报纸呢?他递给我一本课程标准,我再请他另找,他说没有了!那一刻我有许多话要说,但又说不出来,只有笑笑。

他们的知识背景和智力背景会是怎样?事后我分析,年轻一代,从小学到大学都在为分数而读,没有兴趣,没有快乐,有的只是压力和痛苦,一旦完成了那趟“文化苦旅”,见到书就害怕了。

为博取学历而读的书,又是非常的功利,你要“圆”来我要“方”,毕业证书一到手,敲门砖一丢,能求到些什么知识呀!也只是在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相比多了一份硬件。

当然也不否认乡村教师工作任务重,没有闲暇来读书的现实。

4、思在路上

在漫长的教育旅途中,老师们,你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思想上路,就像猎人带着猎枪一样。

帕思卡讲,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

说人是芦苇,那是因为生命的脆弱,随时可能会在社会风险中消失。

但你的思想却是最有价值的,甚至可以穿越时空。

不是么?王羲之的思想通过他的书法艺术成了一道永垂不朽的丰碑,鲁迅的思想化作一千万文字,赢得生前身后名。

作为教师,每天对工作需要反思追问的起码应该有三个方面:思学生、思课堂、思自己。

学生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我们的职责是尽力帮他们成长,走向真善美,可他们又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是因为混沌和蒙昧才来找老师雕琢,找老师教。

我们要把知识,把社会规则教给那些独特的生命,每一天都面临逆反,面临较量,让人迷惘、迷惑。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永远不要麻木,看见了当作没看见,经历了当作没经历,而是要心灵敏感、眼睛敏锐、耳朵敏聪,从细微中发现。

去追问、去思考、去为你教的每一个学生担忧,在痛苦中收获欢乐,在追求中发现真理。

老师,当你思考时,你生命的长度、厚度、宽度都得到了延伸,上帝就微笑了。

教室是师生共同绽放思想之花的地方,就是在这个地方,当你挥洒自己的青春热血时,学生也把自己最美好的金色童年交给你来培育,将灵魂交给你来雕塑,这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回报在里面。

老师,传播知识,教会做人不可能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更寻找不到一劳永逸的方法。

这课书这样教有效,下课书再这样教效果就不明显;这种方法教语文可以,教数学却不行;甲学生犯错后可以严厉批评,乙学生如果你这样做就要闹出后果来,这中间充满了无数个为什么。

当我们在求解这些为什么时,思想也就一步又一步地推进着,加深着,你已经开始超越教学,迈向研究教学的层次了,开始了把教学做强、做大、做成品牌的日子。

课堂是侍弄生命,也是关照生命,教育对精神意义上每个生命体的探索,会让你感到无限的乐趣,会让你入迷,沉醉不知归去。

老师们,不知你们意识到了没有,自己在教育中也是一脉富矿,是值得经常进行开掘的资源。

独处一室,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要叩着心扉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今天读了吗?我今天做了吗?我今天思了吗?我今天写了吗?如果这四道题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我可真为你高兴了。

年轻人,教育之神开始垂青于你了,你继续努力奋斗下去,前途不可限量,真的不可限量。

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出100个杜威、100个窦桂梅、100个杨振林才不愧对中国教育。

如果你交出的是一张白卷,那我们便有理由担忧了。

当教师失去理想的时候,教育就陷入庸碌的泥沼,一切设计再好的方案都有可能搁浅在沙滩上。

老师们,只有人改变了,社会才能改变。

要换来这个改变,自我奋斗、自我培养、自我造就是必须的。

可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你的思想要变,要思想未来,规划人生。

人千幸万苦来这世界上走一遭,庸庸碌碌也是过,走向优秀也是过,我们何不选择后者,通过边教边思考边研究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5、写作提升

为了到达成功的彼岸,青年教师朋友们,你要一边用粉笔爬黑板,一边用钢笔爬格子。“粉笔”能为你创造学校范围内的声誉,钢笔却可以为你走出校园,开辟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写作着你对教育的贡献就是双倍的,当然这里指的是结合本职工作进行教学研究文章的写作。

为什么这样说?你在教学中创造的那些新鲜经验,那些成功做法,或是对失败的反思结果,其实就是你对教育的研究了,就是你的教育发明创造。

这些凝结了你心血的成果,它不仅对你有意义,对整个教育都是有意义的。

当你把它写出来与人分享时,你在贡献自己学生的基础上,又贡献了他人,惠及一方,福泽同行,所以我要说你对教育作出了双倍的贡献。

如果把那些珍贵的东西丢掉,或是藏在教室里,那实在是一种可惜。

写作能使你处在最佳的研究状态中。

现在,许多教师接受波斯纳的观点,认为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等于他的教学经验加上他的反思(虽然我认为还欠缺专业著作阅读这个条件,但我还是接受波氏的说法)。

“反思”就是教师针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研究行为。

因为在写的过程中,那些杂乱、模糊、浅表的经验就会被思维反复加工,显出清晰和条理来;那些埋藏在经验背后的理论就会被挖掘出来,进而自我得到了提升。

这样你就能更好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你做出的工作成绩也就会表现得更好些。

没有研究,教育教学文章是写不成的。

老师们,教学研究文章的撰写,是教师用自己的辛劳搭建一座通向成功的桥。

在写作中教师还可以享受到多方面的乐趣。

才情如花,将在字里行间开放;痛快淋漓也将在字里行间表现,铺陈说理,我的文字我做主,“妙处难与君说”。

写作是教师成长的火车头。

要写作便要读书,没有写作的读书可以存在,但没有读书的写作不可能;要写作便要甘于寂寞,在一切都可以速成的年代里,唯写作文章是不可速成的,“板凳要坐十年冷。

”教育的寂寞和文章的寂寞正好可以使你能从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里冷静下来,明白自己肩负的道义责任,完善自己的道德人品。

要写作便要细心地观察生活,使自己的内心时时处于准备和等待中,教育活动中的一事一物一景一旦触动我们那根敏感的神经,思想便会浮想联翩,激情便会喷涌,教师的精神世界便会变得丰富多彩……

青年教师朋友们,我建议你们能写写这样几类文章:一是教育随笔,有感而发,这些文章可长可短,拿得起来,放得下去;二是教学经验文章,你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要依靠这类文章来总结记录;三是教育叙事,因教育而生发出来的故事,就用这种形式来叙述;四是案例。

因教育教学而产生的故事很多,有些故事触动了你,令你掩卷深思,那你就把故事写下来,加上自己的思想。

五是教学设计,把你对教材的研究记录下来,但要摒弃教学参考资料上那些别人的东西。

不要托词没材料写,教室里并不缺少美;时间要靠挤,上天没有多给谁一秒钟。

6、仁爱学生

说来,教育多是些老话题,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不爱学生,成天绷着脸进出教室,稍不遂心意,斥责学生半天,弄得满心怒气,一室冰霜,那就得考虑,是否明智地从这个岗位上撤下来,因为这对你和学生都是一种伤害。

老师,有三类学生你必须把更多的关爱分给他们:一类是考试成绩常坐“落底那张船的”;一类是在课堂上引你不快的;还有一类是常在教室外惹事生非的。如果你管不了这些人,做不下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你对教育倾注满腔热血,教育却会回报你一盆冰水,让你一点成就感也没有,心里灰蒙蒙的,那还怎么把阳光带给学生呢。

这就需要年轻的老师们,用爱来确立一种心态。

儿童犯的错误往往是因为经验不足。

埋怨学生不听话,那是因为我们的办法太少;不听话,只是因为他/她的个性太鲜明了;学生在校的考试成绩和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没有必然的联系,人是一个变数;你要允许差异存在,差异也是一份教育资源;如果我们在学生心里播洒了足够的阳光雨露,学生是会出现顿悟时刻的;你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来,别着急,老师在下一站等你……你要仔细思考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观点,并把它们化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

对于那些学习又好又听话的学生,不论是你教还是谁来教,他们都会为老师挣足面子,既要雪中送炭,也要锦上添花。

不论学生怎样淘气,你都要心怀爱意,坚持说理。

理是教师手中是最有力的武器。

不要骂他们,更不要朝他们挥动教鞭,体罚不但触及法律,伤及孩子的皮肉和心灵,也让他们看到老师黔驴技穷,你的看家本领拿出来也不过如此,下一招还能怎样?这样做只能是自己断了自己的教育后路。

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他们和你一样敏感,你对他们施予尊重,学生一样尊重你,你把爱奉献给他们,他们也会用爱来回报给你,“爱人者,人恒爱之。

多责自己,少责别人,要通过改变自己来求得别人的改变。学生迟到了,先问自己是否守时;学生出口不逊,先问我们语言是否文明;学生情感粗糙,先问我们的情感是否细腻……教育的因果有时很复杂,问题出在学生,根源还在老师。

当你胸怀善良和爱意面对学生时,你的笑容是温柔和灿烂的,你的语言是鼓舞人心的,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产生教育的力量,“心有灵犀一点通”。教室就被你营造成乐园和天堂了,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了阳光的味道。

7、勇挑重担

在学校压来的重担面前,不要随便寻找托词,你要有足够的自信,足够的思想准备,迎着困难上,不要以为领导在整你,在制你的冤枉。

分给你教毕业班,分你教“分层”以后人家挑残拣剩的班……都不要跟领导讲价钱,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常对我的朋友们讲:如果领导不信任你,他敢把自己的“盖面肉”——毕业班交给你来上课吗?你一旦寻找理由想推掉这个重任,领导就会以为你把他的好心当作了恶意。

若是你没有经验,也不用怕,找同行学,请领导指教,他们是会乐意帮助你的。

手把手的教,也就会心跟心相连。

能做校长的徒弟,得到他/她的栽培,是很不错的事吧。

再说,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教过毕业班,校内外都很难认可你的本领。

你要建立自己的名声,创造自己的闪光点,都必须具备毕业班的工作背景。

这样一想,就是再重的担子,我们都会心甘情愿将肩头伸过去,担起来,不背思想包袱轻装上路。

比教毕业班压力更大的班级是上面说到的学校“分层”留下的所谓慢班差班,我亲见我们老师教这样的班教哭了,师生矛盾空前尖锐,教得胃疼,神经衰弱,心脏出问题,头发掉,我非常同情他们。

我本人也有这方面的实践,那可不是领导分我教,是我主动请缨,我把它看成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如果这样的班级我都能带出来,以后还有什么样的班难得倒我……至今那些毕业了的学生还和我书信往来,怀念那段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老师们,乡间有句老话,人不会,世上学,刀不快,石上磨。

你在一所学校,还会有许多临时性的任务交给你——你从来没做过的,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重担。

你说自己做不来,虽然也有道理,但这终究是一种消极怠惰,何不换种心态,把重任接过来,干着再说,遇到问题找人请教商量,失败了从头再来,吃一堑,长一智,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

任务完成了,学校只收获任务的结果,而自己却收获了毅力、勇气、能力,收获了对待困难的态度,这对你的成长不也值得么。

我这样说,仍然反对领导鞭打快牛试的为人,大事小事,什么事情都找到一两个人头上,不为他人着想,不顾他人的内心体验,竭泽而鱼,到时连句暖心话都没有。如是这样,一定要据理力争,权利是争来的,这样做跟勇挑重担并不矛盾。

8、搞好关系

学校是个缩小了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要想做出点成绩,是需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的。关系协调不好,你取得的成绩就会被负作用抵消掉。所以社会上流传一句话叫“关系也是生产力”。要协调好和领导的关系、同事的关系、学生的关系、家庭里的关系、社会的关系。

(1)要协调好和领导的关系

校长是单位里的一把手,是直接管理我们的人,教师要等着他们来培养。

如果我们的工作能得到他们的关怀支持,就如鱼得水,如虎得风,日子就会过得阳光灿烂,芝麻开花节节高。

另外还有一点要看到,领导掌握着对我们的评价权。

虽然说这种评价我们总是期望客观公正,可很多时候是带着感情因素的。

如果感情上有了疙瘩,评价的舌头上就难免长出蒺藜。

避免矛盾的最佳办法就是不产生矛盾,不要搞什么事后补救,不要搞什么赔礼道歉。

就是被误解,也要以和平的方式去沟通说明。

我虽然对领导的人品作风并不一概看好,但我仍然认为要以诚相待,以礼相待。

虽然我们做不到圣雄甘地那样用自己的天灵盖去迎接别人的狼牙棒,但坚持送人予玫瑰,用爱化解冤孽是可能的。

我很赞成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态度,她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使用两把尺子,一把用来量别人的长处,一把用来量自己的短处。

要把自己的工作干好,甚至是干得有些特出,这是对领导的最大支持了。

谁当校长,都希望自己属下有本事,别人夸奖教师,也是校长的光荣,强将手下无弱兵。

其次领导分配给自己任务时不要讲价钱,先接受过来再作说。

不会也别怕,不会可以学,可以请领导指导,请其当自己的老师。

我前面就说过,手把手的教,才可能心与心相连。

任务完成了,领导收获的是结果,而我们自己不但收获结果,还收获了能力,想下来是最大的赢家。

也不妨给领导汇报汇报自己的工作,领导日理百机,在一处工作又怎样,不一定了解我们。

让领导了解你,才会真正的得到他们的关心。

这样说并不是在诱导大家吹牛拍马,对于那些搞歪门邪道,玩弄权术、热衷腐败的“校官”,我们仍然要通过正常渠道开展斗争,用正气来打败邪气,还校园以清净和斯文。

(2)要协调好和同事的关系

一所学校的老师,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才走到一起来的。

没有这个职业,我们怎好领取国家那份薪水。

我处理同事关系的经验就是互相帮助,以人为善。

人家找到你,能帮忙的要尽量帮忙,哪怕就是停下手头的活计也要帮。

上山打虎易,开口求人难。

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不是那个人,不是人家看得上你,人家好随便向你张口相求吗?再说你帮助了他人,也是给自己增添一分友谊,增添了一份德行的本钱。

说不定某一天自己也会求到别人。

帮助别人是帮助自己。

也还要主动帮助人,搞得分教学信息,一个人也是用,两个十个八个也是分享,传传给别人;有了研究成果或是教育教学经验,多相互聊聊吹吹。

能付出是美丽的,回报不回报那到无所谓。

(3)要协调好和学生搞好关系

学生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没有学生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当然和学生搞好关系和前面谈到的不同,它是一种职业使命。

关键是自己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你讲的课要能吸引学生,要能让学生自觉自愿的结合在你的旗帜下跟着自己走,我们不但要扮演好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要扮演好关爱者、保姆、引路人的角色,教书育人。

要让学生感觉到在相互牵手走过的一程里,教师是他们的彩虹和阳光,教室制造出了津津乐道的逸闻和趣事,你是他们的偶像。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最容易被老师得罪,但又是最不能得罪的人。

如果没有了学生真心诚意的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一天也进行不下去。

年轻教师们,是缘分这群学生才会给你教,是缘分你才做了他们的老师。

珍惜缘分就是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共同度过这段美好时光。

当学生离开你的时候,不仅带着一个分数,更要带着你和他们共同创生的理想和幸福走出去,你们师生的友谊就会地久天长了。

三十年、四十年后,你也须发苍苍,垂垂老也,你的学生也是人到中年,可见到你还会立在一旁向你行礼问好,还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童年故事,这种由师生情衍生出来的崇高敬爱,会让人感动到永远。

老师,你要特别善待那些所谓的差生,扶扶他们的肩,和他们走一路,到他们家去访问做客,让他们为你泡杯茶,多投给他们期望的眼光和微笑,激励他们的自信,保护他们的自尊,努力和他们搞好关系,把好学生教好了不算本事,把差学生转变了才算能耐。不管评价如何不客观公正,我们都要守住自己良心的底线。

(4)要协调好和家庭关系

家庭是我们的后院。

教师这种职业,表面上作息时间分明,但事实上工作的后延性非常明显。

要在课余时间备课、改作业、家访、接待学生、思考解决教育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忙啊忙,有时忙到看望老人,陪伴子女的时间都难找。

这就会把家务的担子更多地压到亲人身上,做教师着实不易。

要把工作做好,就要让家人明白这个职业风光背后的艰难,多给予理解支持。

自己也要挤出时间,多作些分担。

在劳动上亏欠家人时,就要努力在经济上给他们更多补偿。

一个好老师身后必有个好内助。

还是那首歌唱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5)要协调好和社会的关系

我们的学生来自社会的许多家庭。正因为这样,教师的劳动就和社会紧密联系着。在现实情况下,社会看教师,仍然看的是你教的考试分数。分数成绩出了问题,人家就说这个老师不会教。带着几许无奈,很多时候教师不能不迎合社会,屈从社会。

所以,一定要竭尽全力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上来,但又不能违背教育的政策法规,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还要保留着自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否则,学生家长那么多嘴,一张一张成平方的扩散开来,吃掉我们,淹没我们,我们的形象就会受到影响,整所学校就会受到影响。

有的老师因为教学出问题,村民集体上书要把他赶走;有的因为动手动脚,被群众骂为:“这种老师只够得上吃一百二钱一个月,再多就是糟蹋老百姓。

”三百块钱就是“低保”生活费!引人深思!

和领导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和学生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你都处理好了,无形中你就建立了旺盛的人脉,这个美言你一句,那个赞扬你一语,天帮地帮,不如人来帮,你生命中的“贵人”就会不断出现。

当你在一种融洽和谐、友善友好,被人重视的环境里工作,就会心情舒畅,效率倍增,呼风有风,唤雨有雨,你的成长,你的教育教学就驶入了快车道。

但这种局面不会自然形成,靠的是自己努力、自己怎样去协调、自己怎样去做人。

9、有点“野心”

“野心”是一种追求,是梦,有梦才有远方。想当骨干教师?好!想当名教师?更好!想当专家学者型的教师?依靠实力给自己换所条件好点的学校?后生可畏!不甘平庸、不愿满足,是许多成功教师的共同特点。

实现野心靠的是自我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国家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教师的职业很大成分就需要仰望星空,祖国的未来有如说是在政治家手里,不如说是在教师手里。

要担负起如此重任,我们就得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教师,他们既是育人的榜样,又是教书的楷模。

可名师不是评出来的,也不完全是领导培养出来的,更不是靠培训班训出来的,而是在一线摔打,自我奋斗,自己培养自己出来的。

那就得进行自我规划,做一校的名师、做一县的名师、做一省的名师,直至走向全国。

这些目标看似很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拿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来,达到每一个小目标,始终走在路上,大目标也就一天天靠近我们了。

譬如要做一校的名师,一周里设计好一课书,上一堂自己认为出彩的课,和班上的后进学生谈一次话,做次家访,读三十页专业书,写一则反思或经验总结之类的教研文章,一学年比较成功地转化名差生,管理好一个班。

我敢保证,照这样坚持不辍的做下去,不出三年,在同行中,你一定是“带头大哥”了。

可能你要到第五至八个年头,才能完成自己教育教学的“原始资本积累”,到这个时候,老师们,你就像一只雄鹰,羽毛已经丰满了,志在蓝天白云,你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自己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学已经不在是蜡烛的燃烧,而是师生共同成长和享受。

当你参加教学赛事时,获取瞩目成绩应当成为可能。

你的中期规划开始实现,开始迈进一个地区的名教师行列。

这世界很多时候属于有心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学问是永无止境的,到了这个层次,你要尝试用教研成果来服务学生,服务更大范围内的教师。

那么你每一天的工作便要与别人有些不同了,思考教育,研究教育,撰写教研文章,开博客,和外界教育同行建立联系,就要成为你的工作常态。

对一个乡村教师来说,这是艰难的泰山十八盘攀登,需要超凡的勇气和毅力,可每攀上一级台阶,你都会发现,“无限风光在险峰”。

到了这个时候,你距专家学者型教师已经不远了,好梦就要成真了!

10、强健体魄

酒桌上常听到句祝酒辞:“身体好就一切都好啦!”也真是这样的,身体是工作的本钱,是生命的载体。没有身体,金天银地,辉煌伟大,笙歌燕舞,烟花风流通通等于零。所以又有了一句传世经典:“健康是1,后面是0。”没有1,0再多……不说了。

健康的道理一点也不复杂难懂,但能身体力行的却不多,说来容易做来难。

人累有两种情况,一是身累,二是心累。

下地干活,工地上搬砖,乏了,回家来哗啦哗啦吃几碗饭,倒头睡一觉,第二早起来照样精神抖擞出工去;心累就不同了,忧这样,虑那样,畏上惧下怕领导,在床上烙大饼,翻来覆去睡不着,眼圈发青、心理倦怠、精神萎靡。

教师的累属于后者。

国人平均寿命已达72岁,可知识阶层不足60,这也反证心累危害之烈。

这说的都是外因。

还好,上帝让我们自己掌握着“内因”,救自己的人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自己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要身体健康还是医生教我们的,管住自己的嘴,迈动自己的腿,心理平衡。

这三块基石安妥稳固了,身体也就保健好了,就能精力充沛工作到退休。

管住自己的嘴要做到两点,一是不要过太的享口福、不要过太的享身福。

现在经济发展了,教师口袋里多有两个钱,可落后观念仍然统治着人们:“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缝年过节——吃!朋友聚会——吃!婚嫁喜庆——吃!学校里搞个活动——吃!在家随便找个理由,或是什么理由也不用找——吃!一个二个吃得肠肥脑满,吃得将军肚子挺的,吃得“三高”缠身。

物极必反,好酒好肉是烂肠子的东西,把健康给吃掉了。

美味美食,人人喜欢,但要节制,少些再少些。

反倒是那些上不得大雅之堂的粗粮杂粮,山茅野菜却可以多吃点,经常吃点。

老祖宗就是靠吃这些东西过来的,千万年了,现代人的基因中仍然保留着,违反不得。

交通工具发达,上邻居家串个门子都要开车,上班更不用说。

身体享福,行走的机会在减少,腿脚在退化。

教师工作本身运动量就不大,加上长时间的以车代步,身体肯定要懒惰出病来,健康肯定要受到破坏。

所以要保护健康就要少享口福和身福,对自己狠些再狠些,种瓜得瓜。当我们上一天课一点不感吃累从教室里走出来;在电脑前敲六七个小时键盘头不昏眼不花;蹬上十层楼梯,脸不红气不喘,那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带给我们的最好回报了。

迈动自己的腿。

青年教师,在你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一定要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对自己的健康进行持续投资。

在一切投资中,对健康的投资是最有意义,最值得的投资。

你抽不出时间来锻炼,就要抽出时间来生病,那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

很多疾病都是不良的“量”积累,最后导致质变。

保健要乘早,防病要乘早,中年的病要青年防,老年的病要中年防。

千金难买一身安。

一身安了,是自己的幸,学生的幸,学校的幸,教育的幸。

我不相信老师们就会忙到一天中连连区区半小时锻炼时间都找不出来,我是这方面的实践者,我在学校里工作了大半辈子,什么情况我不清楚,不是不能,非不为也。

人们说没有一个方子包治百病,但经验却告诉我,运动能包治百病。

运动能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功能,打通筋脉,却除百病。

身体好了,少拿些钱去赞助医生,自己又获得幸福愉快,何乐而不为。

心理平衡。

教师是心理最不能平衡的一个职业,在现今形式下,班级之间,要比统考平均分,要比名次先后;教师之间要比职称高低、工资荣誉多少;同行之间要比官衔有无,升迁快慢;非同行又常拿公务员、烟草、电力、发了的生意人和自己比,比来比去,比得心灰意懒,比得牢骚满腹,心理哪还平衡得了。

结果生出病来,未老先衰下去,把健康也比丢掉了。

怎么办?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仰望天空云卷云舒,想开吧。

幸福的原则是简单,平均分也好,名次也好,荣誉也好,多拿两块工资少拿两块工资也好,官大官小也好,无非是名利。

名利我也爱,想当官,甚至想当管官的官,可能吗?命八字上有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是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占齐才可能的事,绝大部分人注定此等荣耀可望而不可及。

那就退而求其次,做个普通平凡人,守望好教师的“饭碗”,甘于寂寞,经历了奋斗的过程,自觉问心无愧,对得起学生对起人民对得起党,就不要耿耿于怀,忧戚于心,达官贵人过一天,我也过一天;风光无限者过一天,我也过一天。

何况国家对我们很好,时间一到就发薪水。

只要身体健康,慢慢熬吧,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上半场比的是工资、官职、荣誉;下半场就不比这些了,而是比血压、血脂、血糖。

上半场让你赢,下半场看我的。

打胜上半场的人,春风得意,心高气傲,用健康去交换名利。

到了下半场,也成强弩之末,健康也被他们过多透支。

这样冷眼看世相,很多事情就想开,心态也就不会那么不平衡了。

古希腊有个故事,说一位法师,自称会移山大法。一日他将作法表演,届时观者云集。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他虽舞手蹈足,念咒多时,山仍然没有过来。正在观众失望的时候,法师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虽是谎言,但却是一句真理:不能改变别人,就先改变我们自己!

语录网网友观点:你阅读着,就有力着。

一个教师如果能形成一种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智慧便会像溪流一样,不断注入你的心田,丰富和滋润着你,成长着你。

/星天1014老师对教育有很深研究,赞!

这段关于读书说得很好!

教师在头条多,读书者多!

谢谢你关注,优化小环境,适应大环境,有能力有机会的时候才是改变环境的时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g20220527015606b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