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句子大全 论语中的孝道句子,关于孝道的文言文孔子?

论语中的孝道句子,关于孝道的文言文孔子?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

1

孟武伯问孝,孔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这段话大体的意思是说,有个叫孟武伯的人问孔子什么是孝顺,孔子说,父母每天都在为你的身体担忧。孔子的言下之意是说,我们出门在外,能不能赚到钱都是次要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操心我们的身体就是最基本的孝顺。

2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远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这句话从字面理解起来非常容易,是说家中有年老多病的老人时,是不能出远门的,如果有调整不开的事情,也要早去早回,心中有数。

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战国 孔子《论语·学而》

白话译文: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的人,会冒犯君上的人,是很少的;不会冒犯君上,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和悌应是是仁的根本!

2、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明 佚名《增广贤文》

白话译文:各种罪恶之中以放纵为首,各种行为当中以孝道为先。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战国 孔子《论语·学而》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汉 桓宽《盐铁论·孝养》。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战国 曾子《大学》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清 徐熙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宗圣曾子对孝道家风,家训。

《论语》一书中,孔子论孝的经文很多,今列举两章如下,仅供参考。

1、《论语为政篇》中。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在这章经文中,孔子提出孝顺父母,最难做到的事情是长期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色难两个字,体现了孝的最高境界,也给我们这些为人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虽难之,也要尽力践行。

2、《论语学而篇》中。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章经文说明了,做儿子的要尊重父母,不要擅作主张,继承家族的好传统,及美德,并继续传承下去,这才是孝的具体表现。

论语孔子论孝原文翻译

【原文】

有子(1)曰:“(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7、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说话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做到这些之后,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8、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学习过了。

9、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如今说的孝,只是能够养活父母。说到狗、马,也都能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10、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伺候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稍加规劝,如果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要尊敬他们,不加违抗,担忧他们但不怨恨他们

11、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多年不改变忘记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尽孝了

1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以他们的高寿,自己长大了而高兴,一方面因为他们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而忧惧

孔子论孝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

1、 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礼记·内则第十二》

2、 诗书是觉世之师,忠孝是立身之本。——元·秦简夫《东堂老》。

3、 天高不能压太阳,儿大不能压爹娘。

4、 从命不岔,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礼记·坊记第三十》

5、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礼记·祭义第二十四》

6、 屋前檐头水,点点入旧窝。

7、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

8、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9、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世尊。

10、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2、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3、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e202206160600092a61zu-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