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推荐你6本好看的侦探小说,《生吞》:一口气读完,这本侦探小说让我脊背发凉

推荐你6本好看的侦探小说,《生吞》:一口气读完,这本侦探小说让我脊背发凉

△ 封面图片来自剧版《白夜行》,今天推荐的这部侦探小说和《白夜行》一样震撼我

2013年,东北某市,一个19岁少女死于当地一栋“鬼楼”前的大坑里,赤身裸体,腹部被人刻上了奇怪图案。

2003年,同样在这栋楼前的大坑里,警察发现了一个18岁少女的尸体,赤身裸体,腹部同样被人刻上了奇怪图案。

警察推断,两起案件很可能是同一个人干的。

可是,2003年那起案件的“凶手”早在2013年前(2010年)就死了。

当年破了这起案子的警察、如今的刑警大队长冯国金心中不安:难道当年抓错人了?

《生吞》这个故事刚一开头,就紧紧地抓住了我。

上周末的一个下午,我一口气读完了它,震撼的余波至今犹在。

△ 小说改编的电影的预告海报

他们最大的“错误”就是生错了家庭

时间退回到2003年,死在大坑里的女孩叫黄姝,艺校在读,从小就是校花级的女孩,同龄男孩见到她都会脸红心跳。

父母在她6岁时离婚,父亲跟情人去了南方,母亲原本是音乐附中的声乐老师,却在她六年级那年跟着邪教组织跑了。

自那以后,黄姝只能跟着舅舅、舅母、姥姥生活。舅舅曾在迪厅给老板看过场子,后来迪厅黄了就整日游手好闲,干些不能见光的勾当。

失去双亲、寄人篱下、无所依靠,在她惨淡的人生背景的映衬下,她的美丽也变得异常脆弱、透露出着危险的讯息。甚至在她死后,人们谈论起她被强奸、被杀害时,都会意味深长地交换目光,似乎暗示她的美丽是一种罪恶、一种祸害。

黄姝太漂亮、太成熟,所以女生们都排挤她;她虽然漂亮但性格寡淡,所以除了少数调皮的男生捉弄她,大部分男生都不接近她。

当大家得知她母亲加入邪教组织的事情后,更加肆无忌惮地嘲笑谩骂她,暗中捉弄她,排斥疏远她,视她为病毒为异类。

但她还是交到了4个要好的朋友。

秦理是个天才少年,3岁识字,4岁会背100首唐诗和圆周率小数点后200位,5岁看任何带字和带图的内容都过目不忘,小学一路跳级,以至于才读六年级就比所有同学小两三岁;小学没毕业就被全市最好中学的少年班录取。

如果他的人生没有发生意外,那么他应该像少年班的其他同学一样,用2年时间学完初高中6年的课程,十三四岁考上顶级名校,不到三十岁成为科研栋梁。然而生活总要一再为难他。

1999年冬天,秦理突然在学校出了名,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他爸出了事——电视新闻里说,市里一起震惊全国的大案主犯被捕,这个犯罪团伙11年里抢劫杀人25起,葬送18条人命,而这个团伙的主犯就是秦理的爸爸秦大志。

记者采访秦大志时,他说希望对着摄像机给儿子念一封信,信的开头便是:致秦理小儿。

从此,同学们都知道秦理有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爸爸。那以后,秦理就代替黄姝,成为被全班攻击、讥笑的对象。即便后来他进了初中,他那几乎没怎么见过面的父亲的阴影依旧笼罩着他,知道他父亲是谁的同学都怕他、孤立他。

黄姝的另一个朋友冯雪娇是警察冯国金的掌上明珠,从小被娇宠惯了,性格骄横但不乏正义感。

另一个好朋友、也是冯雪娇的同桌王頔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他的父母下岗后,父亲去卖炸串,母亲成了扫大街的环卫工。王頔和秦理是邻居,因为这,他才和天才少年秦理成为了朋友。后来,秦理和黄姝遭同学霸凌时王頔出手相助。这也是4人友谊的起点。

四个人里面,黄姝和秦理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但他们从不在公开场合展示他们的关系,只在放学后、假期里私下往来。最初,他们的地下友情甚至瞒过了冯雪娇和王頔。

他们为什么那么要好呢?

大概是因为同病相怜——两个人都没有父母照顾,毫无依靠;也都出生在世人眼中的“污点家庭”,免不了被指指点点、被侮辱、被欺凌。

王頔、冯雪娇固然是他们的朋友,但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样的家庭,谁又能理解他们生活的拮据和内心的无助,谁又会像他们一样叩问命运的不公?他们理解彼此,守护着对方生命中的微光。

△ 《白夜行》剧照

“黑暗有一百种凶狠的方式来笼罩我”

“黑暗有一百种凶狠的方式来笼罩我,没有什么原因,只丢给我坏结果。”这是我无意中听到的一句歌词,用来形容秦理和黄姝的遭遇再合适不过。

秦理六年级时,他爷爷突发脑溢血,命虽然被救回来了,却丧失了行动能力,只能躺在床上。

后来秦理进了少年班,依旧被同学孤立。更不幸的是,他生了一种叫做“耳水不平衡”的怪病。这场病在他小学时就有了,初中后病情加重,导致他经常头痛,看不了书也做不了习题,多次大考缺席。

初一下学期,受病情影响的他被少年班淘汰,进入了王頔和冯雪娇所在的普通班。天才少年再次沦为与庸人为伍,再次被排斥、被欺凌。

遭受接连打击的秦理也许愤恨于命运不公而自暴自弃,他不仅疏远所有的同学,还跟老师做对,上课闷头看课外书,课后不好好写作业,理科考试永远只写最难的大题的正确答案,没有解题步骤,语文、英语考试只写作文,而且还是意识流文体。

所有老师拿他没办法。学校甚至想劝退他,只是找不到正当的理由。

但命运并不打算就此放过这个单薄的少年。学校里一场锅炉爆炸事故,让当时正在锅炉房值日的秦理几乎双耳失聪,而这场灾难的承受者原本应该是冯雪娇——原本应该是她去锅炉房值日,但她当天身体不舒服,才和秦理换了岗。

那场爆炸不止摧毁了他的身体,也将他的灵魂逼向了深渊。他也许叩问过命运:为什么又是我?但没有人能够回应他,正如冯国金安慰女儿冯雪娇时说的:人各有命。但这个理由确实太站不住脚。

再看黄姝,虽然她没有像秦理那样遭遇意外,但命运没有对她特别照顾,还挖了一个更深的陷阱等着她。

上艺校期间,黄姝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夜总会跳舞。她舅舅后来向警察交代,是黄姝主动央求要去的,一来可以得到“锻炼”,二来可以挣钱。但去夜总会这个选择,已经为她后来的不幸埋下了伏笔。

有些人拼尽全力,却依旧躲不过凶狠的命运。读这个故事时,黄姝和秦理的命运让我格外唏嘘。

△ 《白夜行》剧照

黄姝后来遭遇了什么?是被谁杀死的?秦理又怎么样了?

为了不影响你的阅读体验,我就不剧透了。我强烈建议你亲自读一读这部小说,它是我读过难得的阅读体验绝佳、故事叙述非常流畅的小说。

小说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一条线讲述黄姝生前几位少年的成长故事,一条线讲述警察冯国金寻找2003年案件凶手的经过,还有一条副线讲述冯国金在2013年如何探寻真正的真相。

旧案件与新案件交织在一起,会引发读者的各种猜测,让我们在一次次假设、一次次否定中逐渐拼凑出真相。

说来惭愧,小说读到四分之三部分时,我对于真凶是谁还丝毫没有头绪。但真相的扑朔迷离,也正是这部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

你我也可能成为罪恶的同谋

导致黄姝死亡的罪恶,当然是我们阅读这部小说所要探寻的真相之一,但叙述者想让我们看到的罪恶显然不止这一种。

我在前文写过的少年们对污点家庭的孩子的偏见和欺凌,就是另一种恶,也是更常见的恶。很多人在年少时甚至可能参与过这样的恶,或由于从众、怯懦等原因而任由这样的恶发生却未加阻止。

但这部小说所要展现的还有另一种恶——为了私利而伤害弱者的恶。

事情缘起很荒唐,却以更荒诞的方式收尾。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秋游中,同班的男生借用秦理和王頔的房间看黄片,由于没关窗户而被老师发现。但老师破门而入时,几位当事人已经从窗口逃跑了。

老师最先怀疑的是秦理和王頔。王頔虽然知道“真凶”是谁,却碍于一些利益关系而不能向老师坦诚,但他又不愿自己承担莫须有的罪名。

老师告诉王頔,一旦罪名落到王頔头上,他就会被开除,但同时也暗示王頔,可以将罪名推给秦理。

王頔经历了激烈的心理挣扎,最后还是屈服了,因为另一个好友告诉他:“学校早晚要开除秦理,谁心里都清楚,你只是个借口。”而这句话也成为王頔屈服于黑暗的好借口。

这件事成了压垮秦理的最后一根稻草——黄片事件发生在秦理因爆炸受伤之前,学校让王頔作伪证发生在那件事故之后,学校这么做是为了证明秦理在出事时已被学校开除,从而免掉对秦理的赔偿。

王頔作伪证时虽没料到学校的险恶用心,却无意中让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秦理的家庭遭受了更沉重的打击。

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试炼中,王頔输得一败涂地。这件事也在王頔往后的人生中时时纠缠他,让他承受了沉重的内心谴责。

叙述者王頔怀着赎罪的心理讲述了这个故事。而如果你读了这个故事,也一定会反思:自己是否在某些时刻充当过恶的同谋?是否也曾抽刀向弱者?是否也曾被内心的黑暗生吞?


一碗甜豆花:武汉大学文学学士、艺术硕士,从地产策划转行文字编辑。好读书不求速度,每周精读一本书,专注心理学、文学书籍,偶尔涉及哲学、社会学、艺术、商业畅销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b20220826171012aad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