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牛逼人生」70后,怀念学校读书的日子

「牛逼人生」70后,怀念学校读书的日子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三十多年前,农村很热,很火,基本上每个村都有小学,我们不用去外地读书,我们村在半山腰,占据了我祖辈重建的祠堂,是四合院式的建筑,有两排教室,一排是教师办公室,一排是大队指挥部的礼堂,操场坝在中间,是个泥坝。我们刚进学校的时候,学长学姐们经常挑泥填党当,房子都是泥墙,用白石灰粉刷,当时还挺气派的。

我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童年,我家离学校不算太远,快步走十分钟就可以到达,我测试过,虽然当时没有手表,但课间间隔十分钟,记得有一次听到家里的预科铃声,吓得我背起书包就跑,没按铃声就跑去学校了。我们学校的铃铛是一块废铁管,掉在教室的屋檐下,敲钟的时候,我拿了一根铁棍敲了一下,声音传了好几里都能听到。

我是80年的一年级学生,学费几块钱,我师兄报了名,读书是一件很向往的事情,读书就意味着不用割猪草,也不用割牛草。

老师是这个村的,老师一般要简单测试你10以内的加减法,不过没关系,对不对,都会让你看的,去说你父母的名字,报你生日,名字就可以了,户口本我没拿到,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把书学费给老师就行了,没拿到钱就得请大人好好跟老师说话。口头上答应了很久,有时候可以,有时候不行,因为书本学费是按照书本学费来定的,没钱就没书看,我真的没钱,老师也会让你走的,作为一个审核员,你要去上年级的同学那里借一套旧书,等你明年富了,就有新书了。读旧书那一年的书学费存了下来,但这种情况不多,土地下放,生产包产到户,情况比过去七年好多了,但孩子小,读旧书,孩子心里会有阴影,那时候大多数家庭还能拿出来。

上小学的时候,上午去,下午回去,中午没有吃午饭,只有离学校近的才回去吃午饭,由于大人们忙于农活,回去很多都没有热腾腾的饭菜吃,只是吃了一碗凉拌饭和辣椒面,有的还有点发霉的豆腐吃。

慢慢地,很多亲密的同学都懒得回去吃饭,在学校玩,中午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那时候玩多了,男生自己做,做个螺丝钉,什么都有,课间做题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同学有铁圈,前面有人滚,后面有人追,我连玩的能力都没有,跳了三次,前面一个人蹲下,后面的人就从我头上跳过去,我跳的时候弯腰跳,有时候跳不动。他们两个滚下了地,赢得了阵阵笑声,滚得满身都是常事,女同学爱跳橡皮绳,爱踢健康,爱抓种子,随季节变化,我玩的多了,有些也是学校禁止的,比如玩纸板,老师看到了会被骂,玩纸板没错,但是有同学把书撕了,纸板折了。学期还没结束就把书撕了,所以老师一看到就没收了,撕了书第二天就叫你带着家里的大人一起来,后果就知道了,要打耳光,打耳光,轻则罚跪,重则罚饿一天,不准吃饭,玩纸板都要背着老师。

至于我们学校,课间谈话还是很丰富的,有两个木钉篮球架,还有一个额外的教室专门钉在乒乓球台上,风吹雨打不影响打乒乓,很多时候老师课间带我们去打篮球,结果乡镇小学的篮球比赛中心学校打不过我们,气得老师大骂,骂他们三个不称职五个没用,丢学校的脸。

我们村当年还是比较好的,敢于从各方面去挑战,多亏了老师们的敬业和负责,只有两三个人在升镇第一的时候没有考上,我们这届恰逢教育改革,第一届六年制,小学学习比以前多了一年,也是上天的眷顾。

好景不长,从初中到镇上,有十几里的山路,早上都是下坡,放学都是上坡,教室后面的一段路比较平坦,课间的习题被我们强行占据,那时候是我们的天下,还好那个时期车少,一天也没见几辆车。为了节省时间,八个八拍被我们压缩成了两个八拍,老师讲课言简意赅,几句话就搞定了,从不拖泥带水,婆婆就聊了半天。

学校有食堂,只供应老师,学生只能自己蒸米饭,自带餐具,早上把米饭洗干净放在食堂相应的水里,中午就可以上菜了,菜品都是自产的,大部分都是油海椒,还有各种霉豆腐,家里比较好,有一些肉做的干。我有一年没有去蒸米饭,因为听他们说饭菜经常飞的毫无期待,没吃到饭的时候就把那碗蒸米饭丢了,那时候管理不规范,食堂把蒸米饭堆在砧板上,中午去各拿一份,不要以为学生素质好,有几个人不遵守武德,他们会给你端饭吃。如果你吃了碗,你会失去它,让你想哭。

家里有钱人给点零花钱,就在学校买包子包子,开始卖包子的是街上的一个大爷,五十多岁了,来的时候同学们都去大厅里打他,有的交钱,有的拿包子,他手忙脚乱,敢浑水摸鱼,不给钱,也在拿,有时候拿几毛钱。我们这些胆小的人在外围捡漏,有时候拿在里面偷偷的发出去,谁抓到谁就属于谁,这个大爷脾气好,总是笑嘻嘻的,每天中午来的时候,都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可能回去算账发现打错了,据说被老婆骂了好几次,然后就换了。

卖包子成了他的女儿,当时十八九岁,长得很漂亮,这个姐姐比他爸爸聪明多了,盖上一块白布,给你钱,这样她就没有机会吃免费的了,有时候就剩下他一个人,偶尔卖不出去。

回家都是上坡,那叫一个又累又饿,路上随便吃点东西都会被一扫而空,记得有一次,路边一户人家的堤坝旁边有棵桃树,背负着很多,那叫一个嘴馋,没办法,家里管得很严,每天上学放学的这个时候,家里总会有人,无从下手。直到有一天下雨了,学校怕水涨船高,提前放学了,回来就没人了,到处找,发现家里都是种在玉米林里的,于是分工合作,有人看风看哨,剩下的人去摘,不一会儿就全摘了,摘完知道有麻烦了,连续三天看书。都是围着人家转的,回想起来,眼泪都笑出来了,就像一群土匪。

下半年,最多的就是偷红薯了,路边的红薯土被我们挖的千疮百孔,农民很无奈,知道这些读书的小鬼掏钱了,笑我们是大老鼠,在我们眼里,偷羊不是贼,所以心平气和,掏钱多,也有经验,一旦掏钱,就准了。红薯藤下只要有一条裂缝,下面一定有一条很大的,这都是经验,我们也讲究一条快准,怕被抓,怕挨打,只要没被抓,反正也不卖帐,入秋后,我真的没吃,嫩玉米梗和高粱梗都要嚼几下,汁水香甜,很开胃。

那时候土地放下到家门口,家家户户都有忙不完的事,读书的也不例外,放学回家,吃两碗凉饭填饱肚子,还要割猪草牛草,晚上才有时间看书,早年农村没有电灯,都是煤油灯看,煤油要凭票供应,有时候用钱都买不到。煤油灯都是自己做的,很多都是墨水瓶做的,火苗的大小可以调节,一般都不大,指标紧,得省着点,后来电灯慢慢来了,晚上电灯也不是很亮,有时候还不如煤油灯,只是风吹不出来,多年以后慢慢变了。

上世纪80年代,在农村学校读书,虽然条件苦,但留下了太多的快乐时光。

大山里的孩子大多去街上读书,一周回来一次;有的在街上买房子,一学期都懒得回来一次;有的还跟着打工的父母去了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大多只回来一次;老家的很多学校都被挪作他用,没用的也渐渐被抛弃。

再回首,鼓舞人心的铃声也不在,剩下的教室里,墙上的标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那么的醒目,老师剩下的粉笔还在,却再也等不到原来的老师了,在农村读书的日子无比珍贵,儿时的欢声笑语,羞涩的女同学的笑容,早已随着时间被吹散。

回忆上学时的句子-怀念上学发朋友圈文案(图20)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7419-0.html